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社会的开放性以及司法审判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功能定位,使得舆论易于进入到司法审判之中,进而影响法官的信息选择以及裁判的形成。这种开放型的信息选择机制尽管有利于提高司法回应社会的能力,但却为"舆论审判"的形成埋下了风险,不利于司法法治的形成。因此,法官在司法裁判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信息选择机制,以确保其能够处理好舆论与审判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形成社会可接受的司法裁判结果的同时推进司法法治化。  相似文献   

2.
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民事审判方式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方式方法。民事审判的方法是否符合社会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能否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及效益、能否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的根本问题。因此,改革旧的民事审判方式,探索新的审判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规范和保障。”“改革、完善司法制度和行政执法机制,提高司法和行政执法水平、”要实现从为计…  相似文献   

3.
保障司法统计数据的精确、真实,要求司法统计方法进一步完善,这就要求科技发展能够促进司法统计的发展。科学的统计方法要求能够解决司法统计数据孤立、统计报表报送滞后的问题,并完善审判质效评估体系、创新海量数据挖掘分析机制,最终为司法审判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案多人少"的司法审判压力,域外相关国家设计了小额法庭、一期日审理原则、小额索赔程序等进行案件分流,从而减轻诉讼压力,提高审判效率,促进司法正义。立案登记制下的中国司法面临着大量审判任务,简案快办、集约审判都亟须小额诉讼程序释放更多的程序效能。但是,程序适用率偏低、效率优势不明显、转换率较高的运行弊病掣肘着小额诉讼程序效能的发挥。所以,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囿于国权主义思想、审判人员的司法理念与审判方式不健全、制度设计缺失等因由,刑事审判工作在很多地方仍然亟待完善,本文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刑事和解、未成年罪犯的刑罚等三个方面论述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以期在刑事审判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6.
司法改革是一个历史跨度很长的老题目,也是一个时代感很强的新题目,还是一个风险度很高的难题目。最高法院制定并颁行的两个五年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人民法院司法改革不同阶段的目标、原则和任务,所进行的改革有89项之多。“一五”改革主要涉及审判方式、审判组织、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二五”改革主要涉及完善诉讼程序、完善执行程序等体制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审判公开是看得见的正义,公众积极参与庭审旁听对推动审判公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基层法院在当事人参加诉讼、社会公众参与旁听审判这种传统途径下的审判公开实施效果有限,究其原因,制约审判公开实施效果有制度方面、社会公众心理认知方面及法院自身方面等因素。为此,应建立和完善庭审旁听关联制度、完善信息公告系统、扩大庭审旁听的便民措施、将庭审旁听人数纳入阳光司法考核体系,这样,才能使庭审旁听制度更加完善,并加快司法公开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审判公开是看得见的正义,公众积极参与庭审旁听对推动审判公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基层法院在当事人参加诉讼、社会公众参与旁听审判这种传统途径下的审判公开实施效果有限,究其原因,制约审判公开实施效果有制度方面、社会公众心理认知方面及法院自身方面等因素。为此,应建立和完善庭审旁听关联制度、完善信息公告系统、扩大庭审旁听的便民措施、将庭审旁听人数纳入阳光司法考核体系,这样,才能使庭审旁听制度更加完善,并加快司法公开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拒证问题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立法对证人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保护乏力,证人权利与义务严重失衡。制订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是保证证人出庭的前提,是完善我国诉讼制度的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公正高效审判目的的需要。在借鉴别国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尽快制订专门的证人保护法或将证人保护制度以专门章节列出,对证人的权利义务、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保护措施的启动条件及运作程序、保护机关等问题都应明确。  相似文献   

10.
媒体介入到刑事司法审判之中,是社会对司法进行监督的要求之一,有利于司法的透明与公开,但媒体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也会影响到我国司法审判的独立性。因此,媒体与司法判案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媒体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工具,要在扮演好社会角色的同时也要扮演好自己的法律角色。认清媒体的作用,完善相关媒体行业的法律制度规范,完善司法机关与民沟通机制,加大对新闻媒体报导的监督,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是协调刑事审判与媒体之间关系,发挥媒体在司法方面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媒体审判"现象在当代中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从媒体审判与司法审判的区别来看,两者具备不可融合的矛盾之处。媒体审判和司法审判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对于媒体审判不能因噎废食,在保证媒体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前提下,要做到媒体审判和司法审判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需要积极促进《新闻法》制定从而明确媒体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需要提高司法审判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司法实践中民意逐渐对刑事司法审判产生影响,民意开始进入学者的视线,引发了有关司法与民意关系的诸多讨论.民意与司法审判的冲突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意影响了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及司法权威.造成两者冲突关系的原因既有民意方面的不足,又有司法方面的缺陷.只有对症下药,减少媒体对民意的误导,完善法律制度及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民意与司法和谐互动的关系,才能缓解民意与司法审判的冲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巡回审判制度是马锡五审判方式和枫桥经验的传承,能实现便民、利民和就地法治宣传的司法目标,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减少诉累。从实践看,推行巡回审判机制的长效发展,需要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建立人财物保障机制;加强与基层相关组织的联动机制建设;细化巡回审判运行机制;完善司法工作人员考核体系;建立案件回访机制;建立巡回审判安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提倡“依法治国”的当代中国,审判权及其行使是否应该独立,怎样实现独立,实现什么样的独立,该文就这一问题结合审判实践进行了探讨。认为:审判应当独立,应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独立。实践中制约审判独立实现的主要问题在于,民众“人治”观念的不改变和“法治”观念的不确立、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司法体制的不适应性等。要保证审判的独立的实现,必须改变民众“人治”观念,树立起民众的“法治”观念;从立法和理论上确立审判的独立地位,对现行的司法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正正义,”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就此展开.2014年6月《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率先被中央批准,随后上海确定包括1家中院、3家基层法院在内的4家法院作为试点法院,开始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根据《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内容,基层法院试点内容主要是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和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解决的是“权”的问题,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解决的则是“人”的问题,而无论是“权”还是“人”,都是法院最主要的审判资源.本文对基层法院审判资源优化的探讨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  相似文献   

16.
新闻监督对司法审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又在价值取向、程序和效益追求上与司法审判产生冲突。新闻监督的不规范状态和审判体制的滞后性是造成冲突的主要原因。应当在制度上构建两者之间的平衡,在完善审判制度的同时,尽快对新闻活动立法,规范新闻监督。  相似文献   

17.
价值判断在疑难案件中的适用,能够克服司法推理尤其是三段论推理下司法实践中的困局,满足个案正义的正当需求,形成完善的司法审判逻辑和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新闻监督对司法审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又在价值取向、程序和效益追求上与司法审判产生冲突。新闻监督的不规范状态和审判体制的滞后性是造成冲突的主要原因,应当在制度上构建两者之间的平衡,在完善审判制度的同时,尽快对新闻活动立法,规范新闻监督。  相似文献   

19.
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监督司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司法既应坚持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也应受到媒体监督。我国媒体时司法监督的作用是积极的。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监督法院依法公平审判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因媒体监督权的不当行使一定程度上给法院独立审判带来消极的影响。建议加强媒体监督立法,强化司法公开,树立司法权威,以促进媒体监督对法院独立审判的正面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司法的目的是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审判是司法末端、定纷止争的代表。实用主义审判以纠纷的解决为目的,不拘泥于真理、原则等理论框架,积极运用法律修辞等手段,形成一个合乎情理的判决。实用主义审判所追求的效果与司法目的具有一致性,在提倡司法改革创新、提高司法效率的今天,实用主义审判能为中国司法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种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