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朱美丽,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主任,芭蕾舞学科带头人,芭蕾舞精英教学工作室负责人.作为一名资深的芭蕾舞教育专家,她勇于探索,永不满足;作为一名芭蕾舞学科带头人,她勤勉好学,铸就着上戏芭蕾教育的金字招牌;作为一名管理者,她热心付出,严格要求.她是一名集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各种荣誉于一身的老专家,但...  相似文献   

2.
<正>人物名片张四玲,民进会员,永州市政协委员,湖南省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获2018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在湘南一个偏远小县江永生活着这样一位女性,她从下岗女工到公司董事长,从街边流动摊贩到永州市政协委员,从餐馆老板到省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她,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她是一位充满情怀的追梦  相似文献   

3.
郭红敏  卫红春 《侨园》2012,(12):14-15
今年67岁的陈梅月幼年丧父,从小一直生活在河南。陈梅月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她集国民党元老之后、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慈善家、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画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她是国民党元老陈果夫惟一的外孙女;她15岁唱红津门,成为一代名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夸赞;她一生收养了23名孤儿,培养出7位博士;她是中华纸塑脸谱第一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她是河南省华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和世界陈氏联谊总会会长,力促祖国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7,(Z2)
正前几年,我曾在上海一个台湾商人家里做过近两年的秘书。这家主人杨太太是美国一家"化妆日用品"分公司的营销商。在上海打工的日子里,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很新潮的小姐。她叫蔓娜。第一次见蔓娜是在公司组织的一次讲课上,我正好坐在她旁边。她个子不高,穿了一身紫色套裙,烫的小卷发,脸色粉粉的,眉毛画得往上翘。听课时,她注意力很集中,讲课人每讲一句,她就不住地点头、微笑;眼睛忽闪忽闪的,表情随着讲课人的表情而变化。当讲课  相似文献   

5.
作为艺术团体,在中国可能再没有比人民解放军的文工团跟革命的关系更密切的了。她诞生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建国后又一直随着革命和建设的步伐前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近几年中,这支充满着蓬勃生机的艺术队伍,跟随改革的浪潮,又跨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张振中 《侨园》2007,(1):8-10
当诸宸出现在面前,你不得不承认上帝对她太过偏心。纤细的身材,明亮而柔和的大眼睛带着些许羞涩,两侧的小酒窝为略显疲惫的脸颊添了一丝甜美,她绝对是个魅力四射的女子。然而,诸宸可不是一位普通美女,她12岁就在国际象棋界颇有名气,26岁成为历史上第一位集世界少年冠军、世界青年冠军和世界冠军于一身的女棋手。更令人惊讶的,是她和“卡塔尔王子”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位略带传奇色彩的"80后"华裔女孩,年仅22岁、外表文静温婉的她是美国联邦政府储备署旧金山分部的金融与经济研究员,她集美国女性经济协会奖、美国国际金融经理协会领袖奖、美国总统教育奖等多种荣誉于一身.她的名字叫张雅青.  相似文献   

8.
朱干 《瞭望》1996,(24)
1951年春天,我和卓秋被派到小埠东村蹲点兴办农民夜校。那时我俩相遇不久。她穿一身深灰色列宁服,翻衬着白领,齐耳的短发,白皙的面庞,显得端庄而又俏丽。 进村后接洽干部、开会,晚上到夜校听课,她总是拿着一本书抽空儿默默地在一边看。我问她看的什么书,她说是一本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讲起这本书来,热情洋溢,妙语迭出,喜怒哀乐,津津乐道,还熟背几段给我听。一天,我去县里汇报工作回村,她在村外田间小道上迎候我。相见时她喜形于色,把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递到我手中。  相似文献   

9.
秋瑾是20世纪初集革命家、诗人、妇女解放运动先驱于一身的传奇女子,她受西方天赋人权、维新派及个人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踏上了为妇女解放而奔走呼号的伟大征程。她提倡女学、开通女智;主张经济独立、人身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等,并为此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她的这种女性解放思想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出闪耀的光芒,不仅为近代女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也对当今社会女性的思想发展起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昆仑雪莲     
程青 《瞭望》1996,(31)
从小失去双亲的17岁农村女孩姜云燕,偶尔从广播中听到喀喇昆仑山三十里营房医疗站的医护人员数十年为戍守雪域高原边防一线官兵防病治病的事迹,决意也做那样一名医护人员,也干那样一番事业。她只身从河北省定兴县出发,跋涉万水千山,历尽周折,到达了目的地。1994年她终于被破格批准入伍。至今,她已两上昆仑山,并荣立二等功。 在新疆叶城新疆军区第十八医院,我见到了刚从山上下来的姜云燕,一身护士装束,脸上带着质朴、沉静的笑容。她说她希望不久再上昆仑。  相似文献   

11.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学的好榜样.但雷锋自己有否榜样?他(她)又是谁呢?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他在县政府当公务员时,经常随县委张光玉书记下乡.张书记下乡常常是鞋一脱就下田,一边扶犁,一边和老农搭话,一身泥水一身汗,分不清谁是农民谁是官.雷锋入伍后,主动向灾区捐款,团政委韩万金得知后,热情宣传他为国为民分忧的精神,而韩政委自己把工资捐给灾区,却不准向外透露一个字.  相似文献   

12.
新华社1991年6月4日发布消息说,江青自杀.其实,江青自杀时间是1991年5月14日.美国作家R·特里尔的<江青全传>中写道:3点30分,一名护士进来,发现她已经吊在浴盆的上方,其他的医生和护士匆忙赶来,但已经太晚了.这位集演员、政治家、文艺女皇和毛泽东妻子于一身的"白骨精",在她77岁的时候死去了……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6,(7)
正谜解圩峡河经过近3个月的调查核实,调查组在牟平县得到一个引起关会元高度重视的线索。牟平一位民政干部向他反映说:在圩峡河,有位叫宋学芝的老太太,为坚持儿子是解放军的事儿上访多年。当年他儿子参军后,传说有人在东北见过她儿子是一身土匪打扮,就怀疑她儿子是开小差当土匪去了。所以村里和公社不但不承认她家是军属,还把她家当成阶级对立面看待,因为这件事她家一直抬不起头来。老太太不服,她多年上访县里数百回之多。后来  相似文献   

14.
韩杰 《民主》1998,(12)
第一次看见贺旻,是在去年的5月,我到大连市参加一个会议。当时,贺旻还是大连市市长助理。她,中等身材,一身朴实雅致的衣服,一副文静秀气的脸庞,对人特别热情与真诚。民进大连市委会主委、辽宁师大副校长潭忠印同志带着十分赞赏的语气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位普通的女性,正迎着兔年惊蛰的春风向我们走来,脚下一条充满荆棘的创业之路。在这位平凡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身后,演绎出一串串令人惊叹的故事。她就是刚刚被授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的东方小吃王国集团董事长傅萍。1972年料峭的3月初春,在那乍暖还寒的大动荡岁月,年仅17岁的傅萍,扎着两个天真活泼的小辫,穿着一身绿棉装,从江南都市的上海,下乡到了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师(现建三江农垦分局)。  相似文献   

16.
三余 《民主》1997,(10)
采访她,真难。一是她工作忙,二是她不愿登报、上电视。要不是民进组织出面,我也会和许多记者一样,遭到谢绝。这天,她准时赴约。“我没有迟到吧?”一口浓浓的吴中乡音使人倍感亲切。矮矮的身材,短短的头发,一身淡黄色的夏服,十分得体,处处透露出一种女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我抓紧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她嘴里掏出更多的东西。可没谈几句,就有人打扰,或找她请示汇报,或找她研究工作,前后一个半小时的采访,竟有四、五次被打断。这也难怪,手下有着一百多万“臣民”,主管全市文、教、卫、体、民政、广电、信访、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副市长,其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她,就是府采芹。一个吴山越水哺育成长的女人,一个职位不断变化的知识分子。她先后当过医生、医院院长、卫生局副局长……人,不在于位,而在于为。那么,府采芹的“为”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写梅     
宏图 《瞭望》1991,(12)
梁实秋氏赞“四君子”曰;“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其中,于梅,梁氏似情有独锺。据赵清阁女士《浮生若梦·隔海悼念梁实秋先生》记,1942年梁氏为她《翰墨书香》册页写梅数枝,苍劲古朴,并题曰:  相似文献   

18.
蔡登山 《各界》2008,(12):20-22
集政治家、文学家、编辑、记者等身份于一身的杨刚,自反右斗争中去世之后,名字便久为人们所忘却了.但她的好友萧乾自1978年以来陆续发表一系列的文章,让人们再度对她有了了解和认识.萧乾说他是于1929年在燕京大学包贵思教授的寓所认识她的."杨刚得悉我曾于1926年因参加CY(共青团)被捕,就主动同我接近.……为了引导我重新走上革命之路,她给我写了上百封信.……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对主管部门是言听计从、谨小慎微、亦步亦趋的“小媳妇”,政府则是集各种权利于一身、大事小事发号施令的“婆婆”。如今,“婆婆”这一角色有了什么变化吗?在深圳,许多企业认为,经过政府一再转换职能和政府对政企关系一再进行调整,政府对企业已不再是一个管天管地管生管死的“婆婆”。但实际上呢?政府仍是“婆婆”,是一个她不来管你,你却非求她不可的“婆婆”。譬如,如果你不求她,或是求不动她,你企业的资金结算可能被拖延过长的时日,或是产品出口一年后仍拿不到出口退税指标等等。因为银行实质…  相似文献   

20.
东书 《瞭望》1984,(14)
“可别让我当新闻人物。”虽然我采访王素香的第一步就碰了这个“钉子”,我还是挤进了送她去申家山的吉普车。一个出身上海的老太婆,又有孙子,又有钱,又到了退休年龄,却不和老伴在上海一起享清福,偏偏要孤身钻到甘肃省通渭县最穷的申家山去吃酸菜水煮面条,滚一身虱子,而且倒贴了好多钱。这种采访对象,记者能放过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