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武陵山区拥有生态经济优势,生态文明建设既有优越条件,又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要形成共识,明确思路,加强合作,实施生态带动战略,努力打造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领先、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武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八大同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马克思在《资本论》、《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等一系列著作中,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论述,创新发展与批判地继承,这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8,(1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业已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目标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民生所需,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更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生态思想对于当下我们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刚  曹静 《学理论》2013,(4):28-29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及其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城市建设是我们实现经济与资源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途径,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其生态意识对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面对高校生态意识教育实效性不强、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缺乏、生态保护知行不一等现实问题,提出从高校导向性显性教育层面、日常化隐性教育层面两个维度探究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及养成路径。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3)
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民主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对民主和生态文明的解读、民主作为一种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对生态文明的积极影响四个方面来阐述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和自然关系的深入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在进行社会发展的同时,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到方方面面,我国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方面的文明建设中,尤其在进行城市建设中更应将生态文明贯彻始终,实现构筑"五位一体"的建设框架和目标。当前,成都正处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何能够探索一条成都特色生态城市模式,显得极为必要。而成都所具有的先天的自然环境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生态基础,为成都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去分析成都在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探索特色生态城市模式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省份,黑龙江省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阶段后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将制约着黑龙江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新形势下加强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又是破解黑龙江省社会发展问题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结合十八大精神,从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机制层面努力探索适合黑龙江省省情并具有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这种探索为实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态良好、山清水秀的大美龙江建设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2)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从其任正定县领导开始逐渐形成的,并渐渐走向制度化。本文从生态文明与文明、经济、法制的关系出发,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的内容: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在21世纪实现了生态转向,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弥勒净土思想是梵净山佛教弥勒信仰的重要内容,包括兜率净土和人间净土。佛经对两种净土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图卷。梵净山佛教弥勒信仰的生态理想观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无疑是一致的,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解读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标志着中国对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国家意志,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首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协调各种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是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工业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为代价,必须让位于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文明,因而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早期生态环境考察的基础上,在创立、发展和深化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以唯物辩证法为本,对前人理论的批判创新。恩格斯站在历史全局视域向人们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揭示了人类劳动与自然界的内在关系,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之解。恩格斯生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以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内核为基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打造人与自然的绿色之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世界生态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15.
《学理论》2016,(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国范围内出现的雾霾、洪涝灾害以及频频发生的地震、自然资源的捉襟见肘,不得不让我们停下脚步,审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我们带来的伤痛。生态补偿制度的早日确定是解决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优途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列为五位一体的地位,而如今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应贯彻执行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17.
Spatial Effects and Ecological Infere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spatial effects in ecologicalinference. Both formally and through simulation experiments,we consider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ecological inferenceand cross-level inference methods in the presence of increasingdegree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Past assessments of spatialautocorrelation in aggregate data analysis focused on unidimensional,one-directional processes that are not representative of thefull complexities caused by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ur analysisis more complete and representative of true forms of spatialautocorrelation and pay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specification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models with random coefficientvariation. Our assessment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this specificationon the bias and precision of parameter estimates.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危机已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政府、企业和普通公众等生态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各自的生态责任,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划分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域的文学,历来是文史学家或文艺批评家所不愿忽略的。迄今经济特区的历史已逾20年,其文学发展也逾20年。只要回顾诸如“苏区文学10年”、“文革文学10年”的研究并非没有意义,那么对“经济特区文学”的研究不论在时间的跨度还是在政治经济的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从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基础着手分析,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生态问题的恶化,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问题,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生态良好的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优势,努力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