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法制博览》2019,(31):131-132
期待权制度源于德国,在我国有关不动产物权期待权案件巨大,而有关不动产物权期待权的相关制度却并不完善。本文主要从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制度现状及问题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的现行制度规定以及一般理论,并比较了域外(德国)的相关规定,提出了我国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完善的三点建议,以期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制度更好的发挥社会实效。  相似文献   

2.
物权期待权系法定权利,具有排除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本文主要探讨三种不动产买受人物权期待权类型与普通债权、担保物权及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之间的顺位适用规则,以及不动产买受人物权期待权在具体法律适用与执行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志 《法制博览》2023,(13):67-69
期待权理论发源于德国,我国涉及物权期待权的司法实践突显相关理论、立法以及司法均存在亟待完善之处。本文将以我国物权期待权基本理论与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德国不动产物权期待权立法与实务,结合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特别是《执行异议与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对我国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实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适时提出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完善的建议,以期对统一司法裁判尺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统的犯罪构成四要件体系越来越受诟病,改革犯罪构成体系的呼声愈演愈烈。引入大陆法系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即是近年来改革声潮中颇受瞩目的一个话题。鉴于我国与其原产地的大陆法系国家在犯罪论体系上存在的重大差异,其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如何兼容的问题乃重中之重,而其合理适用问题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分析,以当前理论界对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理论发展进程以及它在刑法中的地位着手,归结当今不同刑法条文中期待可能性的渗透作用,论证期待可能性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闫真 《法制博览》2013,(7):63-64
亲属拒证权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很多国家的刑事法律都涉及到该制度的规定。我国在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任何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如实作证的义务。此规定与我国人情事理有很多冲突之处,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缺失亲属拒证权制度而引发的问题比比皆是。虽然在新设置的一百八十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但是本条并没有排除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的作证义务。本文从设立亲属拒证权的理念出发,对比古今中外的亲属拒证权制度,提出构建我国亲属拒证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此权利的具体设置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张博 《法制博览》2013,(6):68-69
期待可能性这一刑法学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该时期现代刑法学业已基本确立的。然而,由于我国的犯罪论体系导致了我国的刑法学理论往往不谈期待可能性这一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期待可能性理论。同时,再加上期待可能性理论它所反映出来的价值理念与当前我国刑法学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也十分符合我国重视伦理道德的传统法律文化。因此,探讨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期待可能性的基本理论入手,着重围绕了自由意志和正义论讨论了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我国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谈到税收,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纳税的义务: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当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只有公民依法纳税后,国家才能将税收作为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本来服务于公民,公民才能更好的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公共性服务。这样的理论之所以深入人心,一方面是因为国家为了提高公民的纳税自觉性和积极性,一直偏重强调税收的必要性,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一方面是因为税收是受国家政治权利保护的,久而久之,国家税务机关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淡化了纳税人的权力,不自觉地放大了自己的行政权力,公民也忽视了自己在纳税中的权利享有,这样严重导致征税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公民只有应履行的义  相似文献   

9.
形成权的提出填补了一类权利的空缺,使得民事权利体系更加完整。形成权的行使仅需权利人一方的行为即可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而无需相对人的同意。为了保护权利相对人的利益,形成权的行使必须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17,(8):90-9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网络购物更是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深受人们亲睐。然而,相较于传统的现场购物方式,网购等远程购物因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悬殊的信息落差非常容易引发纠纷。为了更好的平衡购物双方的利益,2013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立了消费者反悔权制度。为了推动该制度良性发展,妥善处理纠纷,本文对消费者反悔权的适用和限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保障消费者反悔权顺利实施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