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宇玥 《群众》2011,(8):50-51
2008年4月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随着案件量、案件类型分布的变化,高院集中了大量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当前,民事再审审查案件占高级法院工作量的一半以上。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准确定位民事再审审查程序的职能,以有效推动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立法规定的民事再审案件范围过于原则,造成近年来民事审判监督工作中的无序现象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应重新界定民事再审案件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上班期间斗殴受伤是不会被认定为工伤的。而这起案件的原告却认为自己是为了维持劳动纪律,在履行职务行为时被打伤的,理应属于“工伤”,于是他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却被驳回。接着他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劳动保障部门,要求撤销其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并判令被告重新认定。他能打赢这场“打架官司”吗?  相似文献   

4.
民事抗诉再审级别,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发现具有法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哪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由哪级人民法院再审。由于我国民诉法对这一程序规定得过于笼统,又由于检法两家在此问题上“各行其是”,从而严重影响了民事抗诉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民事抗诉再审案件的质量。笔者仅就此问题进行粗浅辨析,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5.
浅议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素珺 《前沿》2006,(12):158-162
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由于立法规定存在种种弊端与不完善,故缺乏可操作性,已严重影响了司法独立和程序公正。针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当事人申请再审难以及再审事由过于笼统等缺陷,本文提出了建立民事再审之诉制度、取消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取消检察机关抗诉权、限制再审次数和再审案件标准确定化的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6.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进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一种特殊的纠错、救济和监督程序,是民事审判的最后屏障.实践表明,由于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存在着诸多缺漏和不合理的地方,客观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程序的有效运行,难以适应现代民事审判发展的需要.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应以"坚持秩序安定,适度进行改判"为原则;取消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的资格,当事人是提起再审程序的主渠道;为再审设定严格、缜密的条件;就再审案件的范围作出禁止性规定;完善再审程序的设置.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修改的情况下,通过制定司法解释,规范再审立案,合理设置再审次数,应是限制无限再审的一个办法。对于规范再审立案,最高人民法院于2 0 0 2年9月10日印发了《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规定(试行)》,它既规范了法院的再审立案工作,也规范了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活动。对于再审次数的设置事关一个案件的命运,应力求符合实际,不宜偏多,也不宜过少,偏多了则使得无限再审得不到应有限制,过少了则使得一个有错误的案件失去纠正的机会。应本着既要经过再审,使错误裁判得以纠正,又要对再审的发动有节有度,以达到既确保法院…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位知名律师,张晓陵经手办理的案件很多,其中有号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大案”的无锡新兴公司非法集资案;1994年,他又参与了那起震惊全国的”梅花奖舞弊案”的代理工作,在环境和气候对自己均十分不利的情形下,张晓陵不畏权贵,据理力争,最后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帮一介书生的弱女子袁成兰打赢了这场官司。多年来,张晓陵始终关注贫民,关注弱势群体,并心甘情愿地充当他们的代言人。他的”铁肩担道义“的义  相似文献   

9.
旷日持久的美国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娈童案官司,终于随着无罪判决的结果尘埃落定。享誉全球的一代巨星杰克逊尽管在这场身心疲累的官司中艰难获胜,却将为这场官司支付天价的律师费。46岁的杰克逊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流行乐坛的头号巨星,他的流行歌曲专辑《颤栗者》至今仍保持着流行音乐史上销量最高的纪录。少年成名的杰克逊成年后仍向往童年生活,经常邀请少年儿童到自己的卧室过夜。1993年,杰克逊曾受到一起类似的性侵害指控,后在支付了巨额赔偿后以庭外和解告终。2003年,引出这场官司的原告——13岁的男孩盖文·阿维佐罹患癌症时,曾经…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从审判权运行与当事人诉讼成本的角度,创新性提出民事再审申请的改革事项。此后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在试点地区开展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从机制、标准、程序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四级法院职能定位,完善了再审申请“补充救济”程序,真正搭建起梯次过滤、层级相适的案件分布格局,确保再审申请制度与配套机制相适宜。从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入手,分析民事再审申请立案程序运行现状,重新审视再审申请权的性质价值和功能作用,有助于从制度和实践层面科学合理地构建民事再审申请立案程序,在充分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减少司法资源浪费和维护司法既判力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郝鹏学和他的女儿郝晓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了将近一年时间,终于在1997年3月建起了一栋楼房。但很快被强制拆除,夷为平地,由此引发了一场行政赔偿官司。二个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和一家乡政府,成了这场行政赠偿官司的被告。当事人各持己见这场官司的原告郝鹏学、郝晓英,分别是乌鲁木齐县二宫乡八家户村的农民和乌鲁木齐市的个体工商户;三名被告分别是乌鲁木齐县土地管理局、乌鲁木齐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和乌鲁木齐县二宫乡人民政府;因为八家户村委会与这场官司有利害关系,也被卷入诉讼。他们在起诉状、答辩状中各持己见,均极力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阐明理由和进行辩解。  相似文献   

12.
民事申请再审案件上提一级的规定,对提高再审公信力、促进司法公正有一定好处。但是上提一级以后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上级法院特别是最高法院和省高级法院的审判压力大大增加,使最高法院和省高级法院把大量精力都用于审理再审案件,这与最高法院和省高级法院所承担的保证法律统一适用的职能不相一致。保证法律的统一适用是各国最高法院的一个主要功能。最高法院一般是有选择地审理那些新出现的案件或者法律意见分歧比较大的案件,而不是大量地直接审理一般性案件。  相似文献   

13.
李华 《青年论坛》2007,(6):113-116
依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再审程序可由法院依职权提起,可由检察院抗诉提起,也可由当事人申请提起,启动主体的多元化、职权化,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难题.本文以再审程序的正当性为逻辑起点,对提起再审的主体进行理论评析,并提出重构方案取消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程序,人民检察院只能就特定案件提起再审程序,当事人及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为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案例:1994年1月,兴宁县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借据纠纷案,纠纷双方的陈述如下:债权人陈某说,张某于1992年1月20日和1992年7月20日分别向他借款各一万元,合共二万元。当时他都写了借据。陈某向法院递交了张某书写的两张借据。债务人张某则说,1992年1月20日,他向陈某借了一万元现金,借款时写了一张借据,后来应陈某的要求,他又写了一张同样内容和同样日期的借据作为交付利息用,两张一万元的借据实际上只是借一万元。陈某出示的交利息那张借据日期“92年7月20日”中的“7”字是他有添改的,原字应是“…  相似文献   

15.
潘君 《人大研究》2004,(5):10-12
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加以规范、改革和完善,笔者提出的思路是:将审判监督程序改为再审程序,再审程序只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民事案件,一类是基于法官行为导致裁判不公的案件,另一类是基于诉讼参与人行为及情势变化出现了必须改判的因素的案件。对第一类案件,再审的目的是纠正法官的错误审判行为,回复正常的审判秩序,这类案件的再审启动权属于审判监督的性质,根据我国的宪政体制和司法实际,应当统一由检察机关启动;对第二类案件,主要是给民事诉讼参与人提供一个上诉程序之后的特殊救济程序,这类案件的再审启动权应当完全由当事人掌握,在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6.
一鹤  宇晖 《公民导刊》2005,(11):40-41
福建龙岩卷烟厂将自己花970万元巨款购得的注册商标束之高阁,却在企业自己生产和销售的卷烟上使用了未经注册的商标,将七匹狼香烟推入不能“与狼共舞”的尴尬境地。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连环商标权官司,不但使3家企业深陷其中,还把国家商标局也拖进来当了被告,最终使一场民事纠纷演化成多起行政官司。2005年6月20日,历经6年的商标纷争终审结果是双输。这起案件,对中国众多企业,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商标很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招远市检察院与法院实施制定了《关于检察建议启动民事调解案件再审程序的实施细则》及做法。这一详细规则得到了招远市人大的肯定,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招远市检察院与法院实施制定了《关于检察建议启动民事调解案件再审程序的实施细则》及做法。这一详细规则得到了招远市人大的肯定,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如今很多老百姓提起打民事官司就头痛,因为很多民事官司常常演变成马拉松式的官司,甚至产生子承父业打官司的悲哀。如何产生这么多旷日持久的民事官司,不能不引发一些思考。记者近来了解到的一个官司,从中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所在。意外事件引发官司一个即将开业的市场,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希望。一个突发的意外事件,却成了打破希望的闷棍。为此,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走上漫漫的诉讼之路。这要从2001年说起,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新村九区,紧邻世纪大道的华闻市场(德力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当时是一个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刚刚建成的大型农贸批…  相似文献   

20.
陈凤贵 《前沿》2011,(9):75-77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存在明显的不足,即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色彩,注重国家公权力干预,漠视当事人诉讼权利。2007年,对民事再审程序的修改,固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再审制度的职权主义色彩依旧。改造和完善我国民事再审制度,面临观念变革和制度更新。民事再审的目的在于纠正错误的民事裁判,但是,纠错一要遵循诉讼规律;二要进行价值权衡。在制度上,要以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改造我国再审制度,打造再审之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