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G·R·劳利斯是定居在爱尔兰的爱尔兰国民,1957年7月11日,根据爱尔兰(1939年国事罪法令》第30节的规定,他因涉嫌参加一非法组织而被捕,并被拘禁在柏林一警察拘留所中。他于当日被书面通知“他只要书面保证遵守爱尔兰的宪法和法律并不  相似文献   

2.
贝卡利亚从社会契约论和人道主义新观念出发,他提出的死刑废除论,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我国限制死刑已迈出了强有力的步伐,今天重温贝卡利亚的死刑废除观点对我国加快废除死刑的历史进程不无教益.  相似文献   

3.
黄琨 《法治研究》2006,(9):57-58
1914年,亚特兰大一家铅笔厂的经理犹太人列奥·弗兰克被法院认定强奸和谋杀了该工厂14岁的雇员玛丽·法根,并因此被判处死刑。弗兰克是无辜的。对他的判决是在一种被媒体煽动起来的狂热的反犹太人的氛围中作出的,而真正的凶手是该工厂的雇员詹姆斯·康利。在佐治亚州高等法院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均驳回了列奥·弗兰克的上诉请求后,阿瑟·格瑞·鲍威尔——一名优秀的佐治亚州律师,他后来成为一名法官——通过律师/客户关系了解到了真正的凶手的身份。鲍成尔保守了他的客户的秘密,对弗兰克的无辜保持了沉默。在1943年出版的回忆录中,鲍威尔自己讲到。  相似文献   

4.
关于财富,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正榜样?当岁月迈进2002年时,杰克·韦尔奇已经67岁了,可全球经理人几乎人手一本《杰克·韦尔奇自传》:沃伦·巴菲特已经72岁了,可华尔街的新生代重新拜在了这位投资界老前辈门下;彼得·德鲁克已经93岁了,可世界顶尖商学院再次把他的著作奉为管理经典而最新研读。  相似文献   

5.
事前预谋踩点“2003·05·31”绑架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徐××、汪××和汪×预谋后,经过几天的观察,将某超市经理的儿子姚××(12岁)绑架,打电话索要15万元现金赎人。“2003·07·24”绑架杀人案(在安阳市作的案)。毕××、王××经物色对象,将杨×(男,10岁,小学生,家住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金桥小区)骗出绑架,然后打电话向杨家索要58000元。  相似文献   

6.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4):5-5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共同主办的“2007刑事司法新发展国际研讨会”于7月28El至29El在保定隆重举行。以马里兰大学刑事司法与犯罪学系主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终身院士查尔斯·威尔福德博士为团长,美国联邦监狱管理局局长哈利·岚宾,美国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大学校长杰瑞密·崔维斯等为成员的美国代表团出席研讨会。荷兰监狱长联合会主席扬·凡·登·布朗、香港惩教署署长郭亮明等挪威、荷兰、瑞士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代表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7.
乐毅在2006年10月1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说,2006年度搞笑诺贝尔奖揭晓,鸟类学奖颁给了加州戴雏斯大学的鸟类学家伊万·舒瓦布,他解释了啄木乌为什么不会头痛;数学奖颁给了澳大利亚女数学家妮克·斯文森和物理学家皮尔特·巴内斯博士,他们计算了每名摄影师必须拍多少张照片,才能确保团体照中都没有人眨眼……  相似文献   

8.
再论死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论死刑●马荣春从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首次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世界范围的死刑存废之争已达两个多世纪之久,各国的死刑立法也越来越深地受到了影响。随着世界范围的废除死刑思潮的再度兴起和废除死刑立法趋势的新发展,有人在我国刑法修订之前和修订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许知远 《法人》2004,(11):139-139
托马斯·沃森很容易被视作一位独裁者。在1940年《财富》(Frotune)杂志的记述中,这位IBM公司的领导人好大喜功、性格乖张、极端自负。他禁止员工在任何公开场所饮酒,要求销售人员一律身穿白色衬衫、深色西服,他们一律要学唱“IBM之歌”及称颂公司领导人的歌曲……历史学家埃德温·布莱克(Edwin Black)在2000年出版的著作中,甚至将托马斯·沃森小与阿道夫·希特勒拉到一起——IBM产生的打孔机在德国纳粹清理犹太人的行动上,起到了重要的技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废除死刑的呼声越来越高之时,美国对未成年人(指不满18岁的人)判处和执行死刑的问题不能不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不断注意。一、美国未成年人死刑的历史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未成年人是托马斯·格兰杰。他于1647年在普利茅斯城因犯有兽行罪而被执行死刑,时年16岁。最近一个被执行死刑的是杰伊·凯利·平克顿,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死刑废除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两大法系对待死刑废除的态度、现在世界各国死刑废除的实践、以及联系中国现状来谈谈死刑废除的阻碍,并分析其缺陷提出完善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死刑,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刑罚,也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最严厉的刑罚。当今世界有些国家废除了死刑,有些国家仍保留着死刑。从理念上来看,死刑废除论是刑罚人道主义思想的必然结果;从客观上来看,它又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禁毒法初稿已成核心是将禁毒作为基本国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6&#183;26”国际禁毒日新闻发布会及毒品案件公开宣判暨销毁毒品大会6月26日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大会对12名被告人进行公开宣判;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庄楚城等5名走私、制造毒品罪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14.
死刑制度在我国存在已久,近年来死刑制度的存废更是刑法学界争论不止的问题。目前国际社会对死刑已采取严格限制并最终废除死刑的态度,我国大部分学者也认为死刑应当废除,只是在现阶段中国不能废除死刑。本文认为我国的死刑制度在现阶段能够废除,并阐述了我国死刑制度应当立即废除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美国戏剧文学领域里,奥古斯特&#183;威尔逊是一位众所瞩目的重要剧作家。尽管无法与尤金&#183;奥尼尔和阿瑟&#183;米勒等戏剧泰斗相提并论,但他在戏剧创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令评论界和学术界刮目相看。自1980年第一部剧作《吉特尼》问世以来,奥古斯特&#183;威尔逊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两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这在美国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美国戏剧文学领域里,奥古斯特&#183;威尔逊是一位众所瞩目的重要剧作家。尽管无法与尤金&#183;奥尼尔和阿瑟&#183;米勒等戏剧泰斗相提并论,但他在戏剧创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令评论界和学术界刮目相看。自1980年第一部剧作《吉特尼》问世以来,奥古斯特&#183;威尔逊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两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这在美国  相似文献   

17.
浅议西方死刑制度存废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西方死刑制度存废之争·杨明·死刑虽然是刑罚制度中最古老且最严厉的刑罚手段,但它成为西方刑事政策及刑罚学争论的问题,迄今才有160多年的历史。现在西方一些国家业已废除死刑,也还有不少国家继续使用死刑。只要这种对立状态存在一天,则死刑存废的争论在西方...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美国戏剧文学领域里,奥古斯特&#183;威尔逊是一位众所瞩目的重要剧作家。尽管无法与尤金&#183;奥尼尔和阿瑟&#183;米勒等戏剧泰斗相提并论,但他在戏剧创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令评论界和学术界刮目相看。自1980年第一部剧作《吉特尼》问世以来,奥古斯特&#183;威尔逊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两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这在美国  相似文献   

19.
废除死刑的呼声越来越高,死刑的废止似乎成为了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已经废止了死刑也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是一个适用死刑范围广泛的国家,学者们对于死刑的存废亦争持不下。那么是借鉴国外废除死刑的经验,追赶文明发展之趋势而彻底从刑法上放弃死刑,还是本着治乱世应用重典的立法指导思想继续保持死刑的适用范围呢?本文就死刑在我国是应该保留还是废除作出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林子皓 《法制与社会》2013,(30):21-2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种罪名的死刑,年满75岁的老人有条件不适用死刑。标志着有条件废除死刑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立法层面的认可。但中国目前的社会现状不具备全面废除死刑的条件,所以现阶段中国死刑制度选择只能是“有限制地保留死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