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这是人大代表行使法定职权、执行代表职务的基本形式。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有关机关必须认真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这也是法律对建议承办部门规定的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履行这样的法定职责,谁来答复代表建议?怎样答复代表建议?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效果的瓶颈。首先是谁来答复代表建议。一般的做法是人代会结束后,大会秘书处将整理分类的代表建议转交“一府两院”,政府召开办公会议,根据代表建议涉及的内容分别交由相关委办局承办。在承办代表建议的工作程序上,…  相似文献   

2.
代表法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据此规定,提出建议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而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必须研究处理并答复则是有关机关、组织必须履行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依据代表法第十八条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有权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  相似文献   

4.
《辽宁人大》2009,(3):28-28
什么是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根据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可以向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交由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  相似文献   

5.
《人大研究》2010,(6):46-46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人大常委会滕修福撰文说,依据代表法第十八条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有权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文章以为:对于人大代表依法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统称“建议”),无论是在人代会上提出,还是在闭会期间提出,无论正确与否、是对是错等等,有关办理机关、组织依法“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  相似文献   

6.
对“一府两院”提出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代表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渠道和基本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一府两院”办理建议,既是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断推进依法行政的本职要求,也是对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尊重代表劳动成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人大论坛》2008,(11):23-23
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交办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交由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交办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能 《人民政坛》2013,(3):36-36
《人民政坛》编辑部: 我是一名新当选的代表。代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在今年初的人代会上,我看到代表基本上提的是“建议”而很少有提出“批评”。请问,代表批评和代表建议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9.
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是执行代表职务、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研究办理并答复代表建议是有关国家机关和组织的法定职责。岁末年初,是代表建议办理"交帐"的时间,本刊特推出"代表建议办理"专题。  相似文献   

10.
《公民导刊》2011,(11):4-6
代表法规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代表建议),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办理好代表建议,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举措,是尊重人在代表、保障其民主权利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机关及有关组织接受监督、改进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人大代表向“一府两院”提出建议,改进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一府两院”对办理代表建议作也越来越重视,限时答复率也极高,但是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代表对其答复并不十分满意,建议中提出的实际问题有些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代表建议的交办时间滞后,  相似文献   

12.
答复代表建议“八忌”辛道领怎样才能搞好代表建议的答复工作呢?我们感到着重应注意八个问题,即答复代表建议“八忌”:一忌敷衍搪塞。把答复当作应差,对代表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不是认真地研究其合理性、可行性和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而是在答复的字文上虚应故事,或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督办等环节不到位的问题已逐步显现出来:办理制度不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不健全:一些部门对代表建议存在“重答复轻办理”或“重办理轻落实”的问题,少数单位对办理工作不够重视,敷衍了事:个别承办单位对不能办理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探索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转型”:规范重点建议办理、开展跨年度“回头看”、加大建议办理督办力度。紧盯代表建议“落实率”,提高办理质量。“转型”,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具体举措,是对代表建议权的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评价办理代表建议好坏,不仅要统计建议代表的“满意率”,也要分析建议事项的“办成率”。答复代表建议让代表满意是有关机关、组织的法定职责所在。有关机关、组织办理建议答复代表,让代表人人满意,使代表“满意率”达到100%应是基础性的目标。办理代表建议不能只顾“满意率”,不求“办成率”,要让代表真正“满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建议办成。有关机关、组织要积极研究处理代表建议事项,想方设法将建议事项办成,努力提高“办成率”才是实质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曾昭亮 《人民政坛》2007,(10):24-24
9月13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情况汇报会。承办代表建议的党群口和福州市政府等单位在会上汇报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据了解,9月中下旬,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了8个检查组分别对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回头看”检查,重点检查各承办单位答复代表“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建议落实’睛况,以及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七十次主任会议确定的3件重点建议的落实,隋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坤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7.
王学能 《云南人大》2010,(6):28-29,43
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提出推进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是执行代表职务,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形式。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是有关机关、组织的法定职责。近年来,富源县针对“一府两院”在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工作中存在重答复、轻面商,解决率低的实际。多措并举,创新督办代表议案、建议新机制,督办代表议案、建议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张军 《云南人大》2009,(5):26-27
南涧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把办理工作列入政府政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落实专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做到任务、人员、措施“三落实”,确保办理工作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办、件件有着落。各承办单位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方式,在正式答复代表前,通过电话征求意见、上门走访、召开面商会等形式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事先征询代表意见,全面准确领会代表所提建议的缘由,  相似文献   

19.
孙倩 《天津人大》2011,(6):11-11
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785件,按照《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条例》已于5月25日前全部办复完毕并答复代表。  相似文献   

20.
戚琳 《云南人大》2006,(10):25-25,27
代表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代表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代表执行职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和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工作,是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有关机关或者机构、组织代表提出建议。必须认真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如何有效地对省人大代表的建议进行处理,省人大代表建议的分类方法和省人大代表建议的分类体系,则是处理省人大代表建议面对的首要问题和工作环节。省人大代表建议分类的准确与否,直接关乎着省人大代表建议的统计、分析、交办、承办和督办,为科学、完整、准确地对代表建议进行分类。进一步规范省人大代表建议的管理和运用,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