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信息技术标准制定中专利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制定及使用的现状,在充分考虑了标准制定及使用各方的利益平衡前提下.认为我国信息技术标准制定中的专利信息披露制度应采用鼓励事前披露制度.并分别就信息技术领域的两大行业提出了鼓励事前披露制度的几点具体建议.同时,强调专利信息披露制度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模板.而应根据标准组织以及制定标准的性质来精心设计.才能有效地防范和解决标准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2.
标准中专利等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慧 《知识产权》2009,19(2):40-45
标准纳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也随之凸显,该问题的实质是标准作为公共产品与知识产权私权性质的冲突.实践中对于标准中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可采用专利法体系内和反垄断法体系内的解决模式,但这两种事后解决模式存在不足之处,文章通过分析提出在标准制定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中事先设计专利信息披露制度的解决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标准中专利披露是标准化组织知识产权政策的核心制度。披露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成效将直接影响标准制定中的信息决策与顺利实施。本文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政策发展趋势梳理专利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原因,结合我国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制定及信息披露现状,剖析专利信息披露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司法和行业执行等层面思考下一步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标准化组织知识产权政策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经济中标准无处不在 ,私人标准化组织是产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 ,而知识产权是私人标准化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绝大部分标准化组织都有其知识产权政策 ,其所规范的知识产权主要是专利 ,在一些软件产业等领域中 ,版权也是其主要的管理对象。在其政策制定过程中 ,一般均规定了知识产权人的信息披露义务 ,除极少数标准化组织外 ,均允许成员拥有标准所包含的知识产权 ,但一般要求知识产权人将其权利以合理和非歧视性原则许可给标准的使用者。研究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 ,有助于我国企业在标准战略包围下应对策略的正确执行。  相似文献   

5.
罗蓉蓉 《法学杂志》2013,(10):101-108
技术标准制定活动是竞争者之间的一项合作性行为,其与横向竞争者之间的共谋有本质的区别;标准制定活动本身具有的"选择竞争"性质及标准实施后的"锁定"效应可能增加专利权人的市场力,并诱发垄断。专利权人不当使用标准或操纵标准制定过程、不向标准制定组织披露专利信息或者虚假承诺等行为,都可能构成反垄断违法。除了反垄断法的必要规制,更需要建立"适当"的知识产权政策,以保证在专利权人获得创新回报与占用标准的排他性权利之间平衡。因此,专利权人的披露义务要适中,不宜过宽、过早,且仅限于披露必要专利;FRAND许可的判定,需对标准制定前后的不同环境下专利权人索取的许可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标准化组织知识产权政策中的披露义务,是该政策的基础性规定.相关裁决往往以是否存在和是否违反披露义务为前提.然而,由于标准化组织关于披露义务的规定存在模糊性,给整个政策的执行,以及相关司法裁决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Rambus案裁决中明确批评了标准化组织政策关于披露义务规定的模糊性.时至今日,标准化组织等机构仍在探讨如何完善披露义务规定.深入研究法院关于披露义务的裁决,对于我们认识该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加快完善相关规定的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一个政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讯与信息(ICT)产业的健康发展,要求有完善的ICT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政策为基础.尽管有些问题仍待深入讨论,但总体采说,近年来关于ICT标准化中知识产权问题的讨论已经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了基础.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应该抓紧提上政策日程.具体到ICT标准,考虑其标准化的国际特征,应该优先考虑国际政策.  相似文献   

8.
技术标准中专利信息不披露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垄断法在专利信息不披露行为的法律规制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应从权利人主观意图、专利信息披露义务、专利信息不披露行为与市场支配地位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对相关市场竞争的影响等要点进行反垄断审查。我国亟需制定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执法指南,对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专利权行使行为(包括对专利信息不披露行为的审查)作出规定,同时还可以逐步探索对标准制定组织知识产权政策进行反垄断审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朱诗颖 《法制与社会》2012,(23):271-273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是美国法院于20世纪初期形成的,它是对商业秘密侵害的一种事前救济方式.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是由三个经典案例确立而来,而在它日后的适用过程中有人支持这一原则,认为它给予商业秘密充分事前救济,大大防止商业秘密的披露;也有人对它给雇员带来的严格禁令提出异议.法官在适用此原则时,必须全面考虑,不能进行滥用.  相似文献   

10.
标准化中的专利权问题: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化中的专利权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和法律对此应特殊对待.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下,标准化中的专利权目前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对通讯和信息产业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国际社会对此表示不满,积极推动有关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如慎发禁止令、允许事先披露许可条件等.但一些复杂的问题,如联合谈判许可条件、第三方所属专利权的处理、标准代表的公共利益于专利权私人利益平衡的法律依据、国际层面的政策协调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