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坚持从西部山区的实际出发,把握发展重点,有效推动了山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潘长海 《奋斗》2006,(7):37-37
木兰县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四点”强力突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役。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8,(12):46-46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经济基础是发展支撑产业,即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时期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是团结和组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兖州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立足当前,从实际出发,逐步实施五种村庄改造建设形式,推进“文明小康村”建设,展现出一幅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相似文献   

6.
杨有贤 《共产党人》2006,(11):40-4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搞一刀切,必须从农民最现实的实际出发,从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循序渐进,扎实推动,结合原州区实际,具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省粮食局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围绕"全力推进安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主题,深入调研,理清思路,多措并举,力促发展,努力把思想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粮食收购"创新高。去年我省在夏粮增产的情况下,秋粮又获好收成。全年粮食产量超过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8.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新一轮经济竞争的关键,如何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主要是增加科技投入,将传统产业逐步向现代化转化。  相似文献   

9.
《奋斗》2006,(9):2-2
于8月7日至8日召开的省委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决定》中的一系列新思路、新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深刻反映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特色优势,必将为促进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地为农之本。粮食问题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粮食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一种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商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其首要内容.又是其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前提。农业生产发展,首先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而在当前形势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则是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探索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对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早在1995年,中央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界定为"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小波 《奋斗》2006,(10):45-4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通过农业的集约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措施。客观地说,这项工作现在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工作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经过深入调查我们感到,当前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五种倾向要防止,否则必将影响该项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总体规划,河南省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分三步走,分别在2010年、2015年、2020年,使我省粮食总产量分别提高到1100亿斤、1200亿斤、1300亿斤。这不仅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给我省粮食流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沈健 《当代贵州》2010,(21):34-34
<正>最近,省委主要领导提出了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工作要求。全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保安全、重民生、壮实力、增活力、求突破"的方针,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使长春市农业的未来发展被置于WTO的整体框架之中。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要审时度势,按照WTO的基本规则,积极凋整长春市农业发展政策,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保护的重点;把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充分利用WTO规则的国内支持空间;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绿盒”政策措施;利用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系列措施是长春市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发展县域经济要加快经济转型,走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同时还要推进县域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7.
程延 《廉政瞭望》2004,(9):16-19
近年来,全国农业连年丰收,然而粮食减产的幅度却很大:去年我国粮食产量为4.3亿吨,比上一年减产2639万吨;粮食种植面积14.9亿亩,比上一年减少6720万亩:由于生产锐减,每年形成的粮食缺口高达250亿至350亿公斤,去年更高达500亿公斤:粮食生产亮起了“红灯”: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已引起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一今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此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频顿入访农家,鼓劢农民种粮,并承诺以“不低于0.7元一斤的保护价收购”:但令人忧虑的是,中央的好政策,到下面执行时却走了样.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视野下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实际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国生 《发展论坛》2003,(10):60-60
今年6月省委工作会议之后,我县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分析形势,查找差距,在全县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大讨论,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县委、县政府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工作措施,决心落实“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强化“四项保障”,举全县人民之力,推动郓城经济高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落实“一个目标”,即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今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6,(6):34-3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农村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指导原则和检验标准。新农村建设是造福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举措都要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边实践、边总结,用典型引路,把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扎实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