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成立,1993年联邦解体,1999年捷克正式加入北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历诸多变故的捷克军队面对新的形势也任力求转型……  相似文献   

2.
中东欧社会民主党执政、参政情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国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冷战时期的一个政治概念,指的是“二战”后与苏联一起形成“东方阵营”的8个国家。1989年剧变后,民主德国已并入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已分裂为5个国家,形成12个主权国家。从国家性质来看,这12个国家都抛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在国际共运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中苏关系恶化前,中国在对南关系上与苏联保持一致;中苏关系恶化后,南斯拉夫与苏联一道成为被批判的修正主义对象。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后,中南双方都担忧会遭到苏联的武装入侵,由此开始接触并且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开展合作。根据南斯拉夫外交解密档案,中南关系的正常化可以分为破冰期、试探性接触期、高级代表团互访、领导人互访四个时期,推进中南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对于社会主义认知的变化以及中南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和国际政治中的分离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尽管全球化的潮流开始主导当代国际关系,但必须承认的是,现今国际体系仍以主权国家为基本成员单位。对任何主权国家来说,国家内部的地区、族群可能提出的分离主义要求是非常严重的挑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相继解体,分裂为二十几个新独立的为国际体系所接受的民族国家,这预示着在冷战后国际关系中分离主义的挑战可能更  相似文献   

5.
东欧中亚地区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最为活跃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苏东剧变,使各国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多党制风潮席卷整个地区,党派林立,分合频繁。1991年苏联和南联邦解体以及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使这一地区国家数量由剧变前的9个(包括东德)  相似文献   

6.
欧盟东扩的机遇与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月1日,对欧盟来说是一个很不平常的日子,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十个国家将在这一天正式加入欧盟.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八年     
3月南共中央就希特勒德国军队入侵奥地利发表时局宣言。宣言指出:"希特勒主义既不是朋友也不是好邻居,而是被公认的南斯拉夫人民的自由与独立的敌人……今天希特勒的军队践踏了奥地利人民的自由,今天它准备打击捷克斯洛伐克,明天它的部队就会通过卡拉万肯向南斯拉夫压过来。"宣言揭露了保罗亲王和斯托亚迪诺维奇政府出卖人民利益的罪  相似文献   

8.
从1989年政局剧变至今,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作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直接继承党,是中东欧国家中唯一不改名换姓和保留马克思列宁主义特点的政党。近30年来,它没有在捷克的政治舞台上衰落,一直是议会党,是两大左翼政党之一。2018年7月,该党通过对少数派政府的支持,结束了长达28年的反对党身份,获得剧变以来最大程度参政的历史机遇。捷摩共是欧盟成员国中实力和影响力不断走强的共产党。它在捷克政党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是历史原因、现实发展、政治环境和应对策略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即所谓"布拉格之春")20周年来到了。如何认识这次事件的主流和性质,不论在捷克人中,还是在国际共运中,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研究社会运动,就要善于分析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我们认识"布拉格之春"当然也应该循此途径。本文试图从这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请研究捷克斯洛伐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是战后欧洲共产党的国际性机构。它成立于1947年9月,由苏联共产党、南斯拉夫共产党、波兰工人党、罗马尼亚共产党、保加利亚工人党、匈牙利共产党、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组成。情报局成立时明确规定,其任务是组织各党之间的经验交流,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配合各国党的活动。情报局的总部先设于贝尔格莱德,后迁移至布加勒斯特,并出版机关报《争取持久是平,争取人民民主!》周刊。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六年     
1月8日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保留对南斯拉夫撤销即使是有条件的承认的权利,并说美国对南斯拉夫的承认仍然是有条件的。 1月31日制宪会议通过"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是南斯拉夫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宪法规定:"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是共和国形式的联邦人民国家"。  相似文献   

12.
1967年以来,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内改革和对西德政策的调整,让民主德国(东德)政府难以承受.1968年“布拉格之春”正式拉开帷幕后,东德政府更将其视作影响东德存亡的巨大威胁.通过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和西德“新东方政策”结合起来批判,并促使苏联对捷强硬,同时加强对国内的管控,东德最终同华约四国一起粉碎了兄弟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短暂的改革.对苏联来说,东德对捷的强硬态度,不仅可以体现苏联在德捷争论中的“中立”,加强自身外交的灵活性,同时,东德的存亡也为军事侵捷提供了借口.  相似文献   

13.
原捷克斯洛伐克是人杰地灵之国,早在中世纪其文化、科技等方面就具有世界先进水平。1945年国民生产总值曾跃居世界第6位,举世瞩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人民对现状不满,强烈要求改革,走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14.
前言捷克虽然只是偏居中欧一隅的小国,但长期以来其军事工业界的实力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纪30年代捷克生产的Z-26轻机枪被公认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可靠的步兵必用支援武器。二战胜利后,捷克加入华约集团,前苏联对盟国的严密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东欧各国的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有着光荣传统的捷克军工界也不能幸免,但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中,捷克沃多霍迪公司仍然独辟蹊径,在军用中高级教练机领域开创了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15.
捷共重新崛起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即捷克和斯洛伐克3/4世纪的婚姻结束后7年以来,两国一起在深重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危机中挣扎.在斯洛伐克,作为拒绝经济紧缩政策的牺牲品,弗拉基米尔@麦恰尔先生的继承者们的脆弱联盟由之受益的宽限状态已经结束.在捷克,共产党的重新崛起表明,社会民主党和保守党今后要共同实施管理的转变日渐被人们否定.  相似文献   

16.
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个问题各自作了努力的探索,形成一股较为重要而富有深远影响的非苏联模式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7.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立了一种有别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自治模式”虽已在南斯拉夫内战的炮火中消失,但它在国际共运史上刻下的至深印迹永远不会逝去。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是在卡德尔社会主义自治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第二次世  相似文献   

18.
在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除阿尔巴尼亚外,其他各国都曾时有长短、程度不同地推行过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与体制。但到后来,除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在形式上还保留这一制度外,其他国家基本夭折。探索前苏东国家多党合作的演进历程与后果,对于人们研究和分析其政治体制改革的挫折及江山变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姜琍 《当代世界》2020,(1):40-47
由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组成的中欧地区合作组织维谢格拉德集团于2004年加入欧盟后,致力于争取与欧盟老成员国平等地位并增强在欧盟的影响力。在经历了入盟初期的松散合作后,四国积极克服差异和分歧,在一些欧盟议题上形成共同立场,并持续推进优先合作议题,从而提高了在欧盟的声望。随着政治上愈益自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及与欧盟老成员国的利益分歧加大,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努力维护民族国家利益,在欧盟内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时有挑战欧盟政治正确性的举动。作为中东欧地区最具活力和最有成就的地区合作组织,维谢格拉德集团在政治、经济、安全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对欧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原捷克斯洛伐克是人杰地灵之国,早在中世纪其文化、科技等方面就具有世界先进水平.1945年国民生产总值曾跃居世界第6位,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