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界》2012,(9)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抚州临川人(今属江西抚州)。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顿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建梅 《学理论》2009,(32):124-125
东晋诗人陶渊明历经人世的艰难困苦,终于抵达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这样的生命境界呈显在他的诸多诗歌中。宋词中和陶渊明相关的意象非常之多,宋代词人欣赏并企慕抵达陶渊明之生命境界,在这些词人中苏轼和辛疾弃是其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唐宋词中的重要因素。唐宋词中丰富的"花"与"雨"意象是词人表达情感的外在表征,它们承载着词人的个人情感、审美趣味,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两者的组合使用强化了唐宋词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4.
《各界》2010,(11):F0003-F0003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画词人。原字坦夫,改宇幼安,中年名所屠日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5.
王惠民 《学理论》2010,(24):168-170
李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卓越的词人,他的词直抒胸臆,形象鲜明,风貌天然,感染后人。本文从词学张力的角度.探究李煜词所表达出的强烈亡国之痛、亡国之思、孤寂之恨、故国之恋等思想情绪,进而穿越历史时空,所形成的震撼后人心灵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6.
《各界》2010,(6):F0003-F0003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横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相似文献   

7.
宋朝爱国词人辛稼轩有一首著名的词《摸鱼儿》,词中有句云:“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词人用了一个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住长门宫,自悲自叹,不禁想起司马相如擅长辞赋,遂以百斤黄金,请其代作《长门赋》,抒写失宠后的情怀。汉武帝终于被这篇情辞并茂的佳作所  相似文献   

8.
杨彭荔 《理论导刊》2006,(10):127-128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纤细敏感,加之个人一生的坎坷,创作了不少美丽动人的诗词,被称为“婉约之宗”。让我们在寻寻觅觅中感受其词抒情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作品中语句的散文化倾向表现为常用词汇、长句、叙述句。这种散文化倾向改变了词的传统语言风格,使词的语句带上了浓厚的散文色彩。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在词的创作领域成就巨大。在她的词作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书写自己的个人生活、感情经历与心路历程,其词大胆直率,真挚感人,从李清照词作中女性意识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分析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意识,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家在古代文学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委委 《侨园》2013,(11):43-43
<正>中秋节期间,一则新闻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位于北京海淀区上庄镇永泰庄村的清代文学家、大词人纳兰性德的家庙东岳庙,将拆除与庙宇无关建筑,修整恢复庙宇本来面目。近日,纳兰纪念馆经过筹备也重新开馆,位于永泰庄村村委会内。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朝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清初著名词人。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相似文献   

12.
郭艳 《学理论》2010,(10):148-149
读秦观词,我们常会被那溢于文词,力透纸背的情思所打动,情感主线支配下的词作可谓秦观生动的心灵写照。坎坷多难的人生词人无力挣脱,浓郁的感伤更是无法自拔,脆弱纤细的心性外张不得只能内敛,所以将反复咀嚼感知之后的一腔感伤之情娓娓道于词作中。情感为内蕴驾驭词作,词作为载体释放情感,词人以真情观照实景,情景交融;以挚情营造虚境,意境朦胧;以浓情寄于淡语,韵味悠长。  相似文献   

13.
董凯扬 《学理论》2012,(20):180-181
刘毓盘《词史》作为我国第一部通代词史,较为系统地概述了千年词史的演进过程。在我国词学研究史上,《词史》第一次对词的发展历史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词体的发生起源到晚清词人的创作,都作了细致的叙述,并进而探讨了盛衰之故。同时,《词史》的理论框架与写作体例,对后来的词史著述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宝石,北宋词更是其中一缕炫目的光辉。在创作题材上,北宋大量词作都与青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宋代青楼,分析青楼词作,探求北宋词人与青楼的关系,掌握其内在影响,必然有助于加强对北宋词作的理解和文人内心世界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朱慧玲 《理论导刊》2008,(6):126-128
刘克庄是辛派词人的后劲,他不仅创作了数量不菲的词作,且流传有内容丰富的词学理论.他主张词作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抒发诃人的真情实感,推崇大声镗鞯的豪放词风.同时,他亦不偏废词之为词的本色,认为词以缘情为本,具流丽绵密之致、须协律可歌.他还主张在本色词体之中,注入现实内容,这是常州词派"比兴寄托"理论的先声.  相似文献   

16.
《各界》2012,(5)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宇,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耒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相似文献   

17.
李白词是代言体,凭借自己对于女性的感受,把男性对女性形象的想象和塑造写进词里;李煜是以自述的方式表达男性对生活的经历,借助阴柔美的形式描写大开大合的情感体验,充满了个性美的光辉;而李清照,大胆抒写自己的女性体验,表现知识女性的精神和女性视角,创造出女性情感的表达方式、词汇。研究这三位词人在词中阴柔美的趋势,为性别文学的发展补充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云红 《学理论》2009,(5):140-141
清朝在入关初期,曾将大量人犯流徙东北地区,这一政策延续至乾隆初年始有所改变。清初发往东北的流放,一般称之为“流徙”,“流徙”初即为流刑,只是没有流放里数的限制。东北地区作为清王朝统治者的“龙兴之地”。那么,清初统治者缘何将大量人犯发往东北一隅呢?  相似文献   

19.
王姝 《学理论》2009,(30):221-222
弗洛伊德的“作家无意识创作”是二十世纪文艺批评理论一个重要的观点,它通过分析作家的创作心理,揭示出作家创作的源动力。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塑造了众多温柔可爱、对爱情执著追求的女子形象和缠绵哀婉的爱情。联系金庸的情爱之路,可以看到其作品正是弗洛伊德关于“作家潜意识”创作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清代特别是清初,其思想学术的主流仍是复兴的程朱理学。这种复兴的程朱理学被称为清初朱子学。清初通过理 学的重建,继承与发展了儒学的基本价值,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促进了民族融合,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