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铁初 《法学研究》2013,(5):162-174
“狱贵初情”是指在案件受理之初认真调查证据,并在事实认定时重视采信此类证据。“狱贵初情”观念萌芽于先秦时期,历经秦汉至隋唐的发展,到宋代时成型,元明清时期继续深化。“狱贵初情”对中国古代的立法与司法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部分司法者对初情采信的偏面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狱贵初情”观念与实践的异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狱史上有“皋陶造狱”之传说,“狱”作何解,与今天的“狱”字有何联系,是中国监狱史上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涉及中国古代法律语言中关于“狱”字的正确解释的问题。实际上,从多方推定,“皋陶造狱”与典无据;“皋陶造狱”是汉代人的推断;“狱”的本义与引申义存在着源与流的演变关系,这种流变关系,吻合了“皋陶造狱”说法,从而为汉代人“皋陶造狱”之说找到了注脚和基石。  相似文献   

3.
狱情排查是强化监狱民警危机思维的重要举措,是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提高改造质量的“金钥匙工程”。当前监狱排查工作中存在的狱情排查力度不“深”、排查方式不“细”、狱情报告不“实”、狱情掌控不“准”、收集渠道不“多”的弊端,应引起各级领导和监狱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狱情排查和防控的科学体现,应该是科学地认识狱情的来源;科学地排查狱情;科学地搜集狱情,建立科学的防控机制,这也是狱情排查与防控科学化的基本前提、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狱情分析制度是监管工作的一项核心制度。加强狱情分析,对于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监管安全,以及提高监狱民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当前狱内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加强和改进狱情分析工作已势在必行。必须在强化民警居安思危意识、提高狱情侦查掌控能力、畅通狱情信息收集渠道、激发民警工作创新动力等方面花气力、下工夫,从而使有效的狱情分析成为监狱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闫斌 《政法论丛》2013,(6):115-120
“狱侦耳目”制度被滥用的危害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狱侦耳目”制度作为一项刑侦手段,有可能异化为变相的刑讯逼供,破坏监管秩序,或者引诱犯罪,从而影响司法公正,危及法治的实现和人权的保护.为防止“狱侦耳目”制度被滥用,首先应该在立法层面对此项制度的适用范围作出严格限制;其次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应对由“狱侦耳目”作出的证人证言谨慎对待,最后即使必须使用“狱侦耳目”,也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试,若有违法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蒋铁初 《中国法学》2022,(5):143-161
察狱以情是中国传统司法的一个重要特色。其语义源头为《左传》所载鲁庄公之言,实质源头则为《周礼》中的“以情讯之”。“察狱以情”中的情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察狱以情既有入罪功能,亦有出罪功能。入罪之情必须满足发生在争议事实之后与违反常理两个条件。出罪之情则有通过判断事实出罪与判断证据出罪两种表现。察情入罪与出罪在标准、对象、主体与结果四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传统的司法理论更重视察情的出罪功能。察狱以情与当代的经验法则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亦有区别。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判断事实的依据。不同之处有三:一是经验法则只能判断证据事实,不能判断案件事实;而察狱以情两者都可以判断。二是依经验法则判断的事实为确定性事实,而察狱以情判断的事实为可能性事实。三是依经验法则倾向于对事实作出肯定性判断,而察狱以情倾向于对事实做出否定性判断。当代司法借鉴察狱以情,应当做到慎用入罪之情,重视出罪之情,如此可有效避免冤狱形成并能为已形成的冤狱平反。  相似文献   

7.
武占江 《法学杂志》2012,33(7):44-50
两汉时期的引经决狱体现了儒法两种法律文化双向互动的关系。董仲舒在推动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对现实政治以及当时通行的法家文化作了让步,对儒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法家化解释,这种法家化解释在具体的引经决狱实践中也多有体现。同时,儒家又坚持了其核心价值,并在既有的法律体系中灌注了慎刑等人文情怀以及亲亲尊尊等宗法原则,开启了法律儒家化的历程,使西汉以来的法律体系具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蕴,重新实现了法律体系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通。  相似文献   

8.
对两汉时代的经义折狱,学界的诸种论点都只关注同一个问题,即在经义折狱案件中经常出现的“原心定罪”及与之相关的公羊学说究竟是一种主观主义刑法理论还是一种客观主义刑法理论.事实上,在汉朝意识形态儒学化,且律令断罪又是汉代法律运行之基本模式的情况下,经义折狱的核心命题实为儒家经典与律令的关系,而所谓的主观说或客观说都只谈到了该命题的某个侧面.在两汉时代,经过董仲舒等儒生与朝廷权力的互动,在儒家经典与律令之间最终形成了以经补律、以经饰律、以经注律、以经破律等各种关系,王霸道并用的汉家法度也由此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制定狱务公开工作规定是监狱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狱务公开工作出现的新情况,亟待制定规范的狱务公开工作规定。制定狱务公开工作规定不仅具有理论依据,而且是有实践依据。狱务公开工作规定应包括总则、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结果的执行与复议、责任追究与补救措施、附则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狱务公开是依法治监的具体体现,实施狱务公开对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提高干警执法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狱务公开有多种模式,“一改二挂三统一”的执法模式是狱务公开的集中体现,它的推行推动了狱务公开的规范化建设,推动了监管改造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狱名发微     
绪言“狱”,是古今对拘系囚犯场所或建筑物的通称。狱作为拘束人身自由的设施,其演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狱的前驱,当是原始人驯化野兽的穿槛或岩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狩猎野兽有所剩余的情况下,刺激了人们驯养家畜的要求。开始把已经捕获但一时吃不掉的兽类,尝试用槛圈、岩洞、穽穴或用棘丛围困的办法,来防止逃逸,迫其就范,以便驯养。驯服野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刑侦部门大力开展刑侦基础业务建设,狱内侦查工作在侦查破案、打击刑事犯罪斗争中应当发挥攻坚克难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业务建设,推动狱内侦查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本文在对狱侦工作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狱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一个时期内如何深入开展狱侦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两汉时期是承周秦之制度、启唐明之规模的重要历史时期。以汉律为代表的汉朝法律制度,在封建法制史上不仅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而且标志着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最后确立。两汉狱政思想继承了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核心,融入了改造了的儒家内容,体现在宽缓治狱、恤刑悯囚,等级治囚、优礼长吏,秋冬治狱、春夏缓刑等方面,指导着汉代监狱立法及治狱实践,并对后世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略论《奏谳书》所反映的秦汉“覆讯”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黥城旦讲乞鞫案反映出在秦汉时期诉讼程序中存在着一种覆讯制度。覆讯制度,又称验证制度,是指案件经初次审讯,案情基本清楚后,再由其他官员或审讯人本人进行二次审讯,以验证初次审讯案情真实性的程序。《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中提到的“案验”是案其事,验其实之意。验,是覆讯制度的另一表述。居延新简中“粟君责寇恩案”和“秦恭取鼓案”也反映出秦汉覆讯制度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论狱务公开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法学杂志》2002,(6):14-16
狱务公开制度是我国监狱法制建设和行刑文明进步的体现 ,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狱务公开有自己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它对推动狱务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自机制”是金华监狱对当前犯情、狱情进行充分排摸分析,基于进一步规范民警执法行为.遏制罪犯改造的不良倾向,破解当前制约监狱改造工作的难点、疑点问题,营造更为公正、公平的改造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对狱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和监狱工作“三化”的具体落实。“三自机制”的推行对抑制不良倾向,解决当前“改造与反改造”的矛盾,树立改造正气,净化改造环境,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使民警的执法观念和罪犯的改造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中,有七篇作品被战国秦汉学者指实为周公所作,但后人颇多争议,驳论之说多可成立。秦汉时代流传的《诗经》本事偏重于道德之善,而相对忽略事实之真,多为战国时人臆造。清华简所载《蟋蟀》本事当是后人拟撰附会。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封建时代的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除了掌握行政权之外,还控制着辖下地方司法权。中国古代尊奉的"政出一门"治官思想与西方民主制度下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是尖锐对立的。在西方,司法和行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从体制上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而在古代中国,界限则十分的模糊。一般来说,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也是其辖地内的最高司法官。这种情况在近代以前长期延续。本文选取清初康熙年间名臣汤斌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分析此人物的刑狱作为,窥探出封建时代的地方官在司法刑狱方面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张坚 《中国司法》2001,(11):20-21
在依法治国方略的统揽下,积极椎行依法治监进程,是丰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 狱务公开是依法冶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依法治监的重要途径。 在依法治监进程中“狱务公开”不可缺少。实行狱务公开,是刑罚执行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所作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刑罚执行机关对依法治国方略的积极响应,是在依法治国力略精神指导下,所采取的实际步骤和重大举措。 狱务公开全面实施两年多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对外宣传、建章立制、全面实施、初见成效” 的起始阶段。如何深化狱务公开,拓展其内涵与外延,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狱侦刑嫌调控是监狱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侦查基础任务。由于传统“重危犯查控制度”不具有该侦查基础模式的一些特定功能,而且排查“重危犯”的方法又有着诸多缺陷,致使监狱的侦查视线不能真正“剑有所指”,这决定了监狱必须依托情报导侦平台与科学的情报侦查方法,先要准确及时地排查出哪些罪犯具有再犯罪危险性与可能性,然后才能有效开展刑嫌信息的研判、预警、侦查、控制等职能。那么,监狱为实现;住确控制与精确打击犯罪的战略目标,对刑嫌对象的排查应如何建立起科学适用的方法体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