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宪法教育问题。目前,大学生宪法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授课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进行宪法教育的重要性,适度增加法治部分的课时占比,把宪法教育作为法治部分的教学重点,在讲授时间有保障的前提下,对宪法教育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宪法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方法也应当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7,(1):30-3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领导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领导干部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法治思维的核心是宪法思维。宪法思维的基础性、规范性、价值性和实践性,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宪法思维,正确履行宪法职责,坚持改革"于宪有据",协调"效率"与"公正"之间的价值冲突,在宪法法律框架下建立多元利益的表达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尊重司法权威,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宪法教育、宪法宣誓和宪法监督制度是提高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增强领导干部运用宪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层信息     
正省体育局开展"学宪法""爱领袖"教育活动近日,省体育局再次召开学习动员会,对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新宪法进行安排部署,在全局系统启动"爱领袖"教育活动,使学习宪法的过程成为向领袖学习、向党中央看齐的过程。局党组指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必须在遵循系统性、连贯性的基础上,原原本本地学,联系对比地悟,深刻领会和把握这次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一要强化政治  相似文献   

4.
焦洪昌  王放 《当代贵州》2014,(36):58-59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法的核心是宪法,依法治国首要的是依宪治国,宪法是法上之法,是母法。强调依宪治国就是要按照宪法规定的立法程序和宪法的基本精神原则、具体条文去立法。"法治三老"之一,著名法学家郭道晖曾言,定一个宪法日是好的,但绝不能只搞这一个形式。要树立宪法的权威,一是教育干部尊重宪法,提高干部的宪法意识;二是纠正违宪行为,树立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5,(1):58
<正>答:《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这是推进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的重要举措。从世界范围看,把本国通过、颁布或者实施宪法的那一天确定为"宪法日",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旨在提高公民对宪法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和国家观念。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四五"普法规划规定:"将我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向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其公民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是宪法教育。宪法教育几乎伴随着美国宪法的制定而产生,并做为公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贯穿于美国学校教育课程的始终。美国通过长期不断的宪法教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宪法典有着极其严密的逻辑结构,序言部分包括"历史"、"经验"、"概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文部分包括总纲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学习和领会宪法,不能只停留在宪法条文上,还必须领会和掌握我国宪法的精神与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写进了宪法。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9.
刘山鹰 《探索》2013,(3):54-61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在经历了1975、1978年两部宪法规定国体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之后,人民民主专政又出现在1982年宪法序言和宪法第一条。人民民主专政的宪法重现不是"重归新民主主义"。这是因为中国发生了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上的精神颠覆,即社会主义不再局限于单一公有制和单一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而是可以包含资本主义的局部成分,可以包含私营企业主和民营企业家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1982年宪法不是"重归新民主主义"的宪法,而是一部实现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精神颠覆的社会主义宪法。  相似文献   

10.
与前几部宪法相比,"八二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规定最详细、更具体,最丰富的宪法。在过去的30年间,经过四次修正案的调整,特别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使得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得到极大的充实与提升。"八二宪法"实施30年历程,在为中国改革开放护航的同时,准备了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的实现基础性条件,丰富了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宪法宣示,多方面推进了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的实现。"八二宪法"实施30年的历史启示我们: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永恒的主题,依宪执政是当今中国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宪制秩序变迁是中国现代化与国家建构进程的主导性线索。新中国宪制秩序肇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毛泽东宪制思想和共同纲领制宪实践为宪制起点,历经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而抵达作为真正"改革宪法"的八二宪法。新中国宪制秩序以人民主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为不变的根本法,以不同宪法文本及其具体宪法律秩序为内容构成,对70年来人民主权与党的领导的法治互动及其制度网络的成熟起到了根本法的保障作用。"改革宪法"具有典型的政治平衡性和法治协调性,对习近平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及对外战略起到持续支撑作用。围绕"改革宪法"存在不同的理想图景和政治取向,我们需要始终注意维护这一宪法的原则、限度及其平衡性,避免极端化的冲击和改造。新时代宪制秩序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旗帜,以2018修宪新秩序为规范框架,试图建构一种完备自主且对外开放的中国宪法新秩序,其发展前景依托于"一带一路"具体实践及其政治哲学的理念准备和规范导引,而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宪制方向不断寻求共识和进展,从而将中国宪法再次带入世界文明制度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人权入宪"条款意义重大.从宪法发生史来看,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以人权保障为核心;从实证法角度分析,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文本都将人权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和宪法的基本原则.新中国人权保障的立法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宪法和人权不够协调等问题."人权入宪"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宪法价值目标更加明确、逻辑体系更加严密、权利规范体系变得开放,使宪法和人权满足了各自理想的价值诉求和制度表达,这不仅是人权保障的进步,也是宪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发挥好模范作用。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依法治国的深化和宪法权威的维护需要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更需要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是领导干部在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15,(8):59
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在北京景山学校多功能厅里,举办了首个国家宪法日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参加了活动,他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将广大学生培养成为真诚信仰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为坚实的基础。北京市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表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在学生中开展宪法教育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宪法典有着极其严密的逻辑结构,序言部分包括"历史""、经验""、概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文部分包括总纲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学习和领会宪法,不能只停留在宪法条文上,还必须领会和掌握我国宪法的精神与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一、学习《宪法学》的重要意义第一,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2002年12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各级党校和干校都要开展宪法教育。”这个讲话指明了开展宪法教育的重要性,具有极为深远的指导意义。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方略,而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第二,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的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上…  相似文献   

17.
正宪法法律权威和公民法制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多年来,中国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公民法制意识教育,推动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中国现行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经过  相似文献   

18.
正"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宪法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这是宪法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回顾我国宪法发展的历史进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又先后进行了4次修改。实践证明,每一次宪法修改,都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成就和经验,充分体现了党和  相似文献   

19.
在法治的庞大体系中,宪法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宪法是法治的核心,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就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牢记宪法作为法治的核心,就应当永远汲取建国以来人治的教训,以法治理念进一步完善宪法。承认宪法作为法治的核心,就应当注重宪法"人权保障"和"有限政府"这两个基本内核的制度配置。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宪法解释等具体制度明确宪法的直接法律效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坚定对宪法的真诚信仰,党员干部要带头真诚信仰和学习实施。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实施宪法,是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依法治国实践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既自觉在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