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楚汉相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拉锯性战争。战争双方的主帅,一位是西楚霸王项羽,一位是被项羽封为汉王、后来成为汉高祖的刘邦。楚汉相争开始时是楚强汉弱,而最终的结局则是刘邦"得天统"。汉武帝时司马迁写《史记》130卷,排在前面的12卷本纪写的是黄帝以来最高当权者的历史。本纪第七和本纪第八分别写项羽和刘邦。由此可以看出项羽、刘邦的历史地位和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喜欢谈论刘邦的文武大臣,尤其是陈平和周勃。陈平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与张良并称为“良平”。他原是项羽的人,后来投奔刘邦,刘邦摒除谗言,对他很信任,陈平也多次为刘邦出好主意。1965年8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听取罗瑞卿总参谋长汇报关于诱敌深入的备战方案时,他非常高兴地说:就是要诱敌深入。毛泽东即兴谈起自己的读史感受:“我最近研究历史,古今中外,凡是诱敌深入的,就把敌人歼灭了;凡是开始打了胜仗,兴高采烈,深入敌境,就打败仗。”又说:“刘邦也是轻敌冒进,被打得大败,差一点被敌人捉住。一次是…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爆发。一方是西楚霸王项羽,拥兵40万,坐拥西楚富饶之地。一方是汉王刘邦,拥兵仅10万,根据地也很清寒贫瘠。力量对比如此悬殊,胜负似乎已见分晓。但最终结果让人震惊不已——项羽自刎。刘邦称帝。项羽自刎前长叹:“天亡我也,非战之罪。”真是天亡项羽吗?非也。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伺;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相似文献   

4.
会不会用人是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刘邦在战胜项羽之后总结经验说,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张良、萧何、韩信,但是能够很好地使用他们,就夺取了天下;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信用,是他失败的原因。毛泽东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  相似文献   

5.
徐鸣 《世纪风采》2006,(10):1-1
“自古彭城列九州”。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都,人文荟萃,英雄辈出,谱写了楚汉相争、三国交兵、徐州会战、淮海战役等壮丽的史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承,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政法合一,各地行政官员同时也是司法者。官吏们升堂审理案件时,公堂正面总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据东晋葛洪著《西京杂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灭秦争霸。刘邦率军进入秦朝都城咸阳,在皇宫里,他看到无数的珍宝奇物,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1):101-103
上期谈了诗人李白的工作能力。这回快乐大叔想说说陈胜的领导能力。大家都知道,陈胜吴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奇怪的是,人们说起秦末汉初这辟历史,很少提到陈胜,说得更多的还是刘邦、项羽、韩信、萧何,等等。  相似文献   

8.
漫画幽默     
漫画精品把某些不合理的规定称作“霸王条款”真是没什么根据。项羽是个粗人,大概想不出“最终解释权在本公司”那种小伎俩。秦朝末年,诸侯纷争,本来大家有约在先:谁先打进咸阳谁为王。刘邦首先攻进了秦都咸阳,结果项羽不仅不让人家当大王,还差点杀了人家,这就太霸道了。而刘邦  相似文献   

9.
刘邦入关后来到秦皇宫,禁不住金银财宝、香车美女的诱惑,在纵情享受中把军中大事置之脑后。大将樊哙忠言劝之:主公你不能住在此处,这是何地?是以前暴君秦王享受的地方,你如果想得天下,就赶快离开这迷人之地!经多人劝说,刘邦幡然醒悟,立即搬离秦宫,屯军灞上,厉兵秣马,最终打败项羽。  相似文献   

10.
正1960年,开国总理周恩来为审查出国节目,来到北京新街口总政排演场观看演出。观看节目时,他曾对《霸王别姬》及项羽其人作过精彩的即时评论。为我们留下了精妙的"一"字评。全剧开始刘邦发兵攻打项羽,接下来是项羽金殿议事。群臣根据不利形势纷纷谏阻项羽出兵。项羽不听劝阻,决意出战,宣布"退班!"戏演到这里,周总理说:"一言堂。"待项羽回到后宫,虞姬继续规劝,千万不可发兵,以防误中刘邦奸计。项羽不容分说:  相似文献   

11.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一介草莽,提三尺之剑,兴兵以取天下。其时群雄并起,在他之前的陈胜、吴广和项羽,虽然一度呈风卷残云之势,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众叛亲离的命运,只有刘邦才让那么多乱世枭雄誓死追随。刘邦深知自己本是一介草莽,大家跟着他打天下,必然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谁也没有把他刘邦当神来看。  相似文献   

12.
刘腾 《前线》2020,(3):86-88
秦汉之际,群雄并起,其中以刘邦和项羽两支力量声势最大。最终,布衣出身、文不能书、武不能战的刘邦竟然打败了出身将门、深谙兵法、身经百战的项羽。刘邦在总结战胜项羽的经验时说:“能够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能够镇守后方,安抚百姓,提供军饷,使粮食源源不断供给到前线,我不如萧何;能够带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只要发挥他们的长处,就能夺得天下。而项羽呢?他手下仅有一位谋士范增,却既不信任也不重用,这便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广武古战场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东北的广武山巅,北靠黄河,东与郑州黄河游览区接壤,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也许是中原名胜古迹太多广武又偏于一隅的缘故,即便是郑州人,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曾是刘邦项羽荥阳大战中的关键之所在,不知道中国象棋棋盘中的“楚河汉界”说就由此而来,当然更鲜为人知刘邦和项羽截然不同的个性在是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楚汉荥阳大战爆发于公元前205—公元前202年。鸿门宴后,项羽屠咸阳、杀子婴、焚烧秦宫室,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徐州)。面对强大的项羽,刘邦万般无奈,只得接受了项羽的汉王分封,回马定都南郑(陕西西南),但他片刻都未收去为王称帝的野心,他卧薪尝胆养精蓄锐,终在公元前205年率五路诸侯五六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向东杀来。他趁项羽提兵在外,打破彭城,席卷了珍宝美女,可须  相似文献   

14.
汪金友 《唯实》2011,(7):96-96
谁都知道,萧何是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大功臣。而且多年忠心耿耿,尽心效力。但后来有一天,刘邦却把身为相国的萧何逮捕入狱。原因是萧何写了一个奏折,希望把上林苑中的荒地分给百姓耕种。有一位侍卫探问刘邦:“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刘邦怒气冲冲地说:“吾闻李斯为秦相时,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为民请吾苑,  相似文献   

15.
报刊文摘     
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总政排练场审查出国文艺演出节目,对京剧《霸王别姬》及项羽其人,有过一针见血的评语。有趣的是,每句评语都不过三四个字,而且皆以“一”字打头。当戏演到项羽不顾形势,不听劝阻,决意出战时,周恩来评道:“一言堂。”项羽回到后宫,虞姬继续规劝:千万不可发兵,以免中了周恩来“一”字评霸王。刘邦奸计。但项羽不容分说,回绝道:“孤意已决,明日发兵!”周恩来评道:“一家之长。”演到项羽孤军深入,落进了刘邦设计的埋伏圈时,周恩来评曰:“一意孤行。”项羽终于被困垓下时,周恩来评曰:“一筹莫展。”当虞姬备酒,项羽吟唱“力…  相似文献   

16.
正汉高祖刘邦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来自草根的身世,以及在担任秦朝廷最底层的行政官员——泗水亭长时的一些滑稽、无赖、恢谐做派,至今广为流传。但他在反秦斗争中,特别是在秦灭后与项羽的争雄中,所体现出来的果敢及政治家风范无不令人叹服。在危难之际,行事果断,有憾天动地的胆魄,是历史上许多成大事业者所具备的精神气质。我们回顾《史记》,汉高祖刘邦便充溢着这样的精气神。秦始皇三十五年,泗水亭长刘邦奉命押解一批犯人去骊山修秦始皇陵  相似文献   

17.
霸王,即楚霸王项羽(前233-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西七里)人.楚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项羽24岁时,跟随叔父项梁斩会稽守殷通起兵反秦,为裨将.前208年,楚王任命项羽为次将、封鲁公.与末将范增在上将军宋义的统率下救赵.行至安阳,宋义逗留46日不进.项羽斩宋义头,拜上将军.悉引兵破釜沉舟救赵钜鹿,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击破秦军,项羽威名天下,始为诸侯上将军.率各路诸侯军西进消灭秦军有生力量,收降秦大将章邯后,直取秦都城咸阳.大军走到函谷关时,刘邦已占领咸阳,并派兵守关阻挡项羽入关.项羽大怒,破关而人,率40万大军在新丰鸿门安营下寨,准备第二天早晨一举消灭刘邦驻在霸上的10万军队.由于项羽的叔父项伯为报张良活命之恩,走露了消息.张良为刘邦出主意,解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止"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秦国接受了商鞅、申不害、韩非的治国思想,鼓励农垦,奖励军功,严密法禁,打击贵族,国势日强,相继消灭了韩赵魏燕齐楚六国,统一了华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王朝。然而秦王朝盛极而衰,二世而亡。为什么一个新兴的庞大帝国骤然间土崩瓦解?是什么促使秦朝的短命?这是汉初知识分子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总结秦朝教训,提出西汉治国方略的人是汉初政治家陆贾。汉高祖刘邦出身微贱,乘秦末之乱,发展自己的势力,与群雄逐鹿中原,战胜项羽,夺得帝位。凡靠武力取得政权的统治者,多看不起文人儒士。陆贾时时在刘邦面前…  相似文献   

19.
遥远 《党史纵横》2010,(1):48-51
她是诗人.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有明显的新月诗风格;她是建筑学家。她的丈夫、著名的建筑学家粱思成曾对学生说。自己著作中的那些点睛之笔.都是“她”给画上去的;她是演员.曾是三个最优秀男子心中永远的“齐德拉公主”。  相似文献   

20.
善于用人美国管理学家布兰奇说:“一个企业能否成功,能否取得光辉的业绩,归根到底就在于这个企业是否有了不起的人才,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企业重用了人才没有。以人才来衡量企业的财富,要比用金钱来衡量企业的财富更有长远的意义。”在我国历史上,善于用人成其大业的典范是很多的。刘邦在总结自己战胜项羽的根本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食,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用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