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伤残评定中,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中涉及精神伤残评定条款内容可操作性差,精神伤残评定客观检查及量化指标较少,导致评定意见不一致,给交通事故理赔带来困难。在此就精神伤残评定技术操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经验性观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特点、影响因素及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溯即往一年半的鉴定资料,根据CCMD-3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分类对被鉴定人临床表现进行整理归纳。整理被鉴定人颅脑受伤的类型,统计分析评定时机及评定结论。结果 65例样本纳入本研究,平均评定时机10.23±7.2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和记忆损害,人格改变和神经症样综合征占有较大的比例,精神病性障碍和情感障碍较少,未见意识障碍和癔症样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智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精神病性障碍与伤残等级负相关。结论 智能和记忆障碍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应在伤后六个月才宜进行伤残评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引起人们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重视,客观评定其伤残等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设计,对我院2002年至2003年834例活体损伤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脑外伤发病率:交通肇事25.54%;故意伤害10.65%;意外伤害5.75%;其他0%(χ2=53.816P<0.001)。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发病率:交通肇事71.42%,故意伤害38.70%,意外伤害30.76%(χ2=13.864P<0.001)。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分类:神经症样综合征25.75%,智能损害22.72%,人格改变18.18%,脑震荡后综合征16.66%,持续植物状态9.0%,精神病性症状4.5%,癫痫3.0%。鉴定前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诊断率的分布: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智力损害、癫痫、持续植物状态100%,中度智力损害57.14%,轻度智力损害40%,脑震荡后综合征54.54%,人格改变25%,神经症样综合征0%。结论交通肇事是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类型与国内有关报道不尽相同;鉴定前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率与精神损害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现行的伤残评定标准关于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应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为准。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精神伤残评定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许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常出现明显的行为或认知缺陷,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精神伤残的评定日益增多。但同时,关于精神伤残评定的争议也日益激烈。首先介绍国内外精神伤残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精神伤残评定标准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重点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伤残程度的影响因素,并介绍精神伤残评定中的检查方法,最后提出解决精神伤残评定分歧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标》)施行至今10余年间,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国家标准,《道标》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毋庸置疑。随着国际伤残评定科学迅速发展,我国的司法鉴定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在骨关节损伤[1][2][3][4]、精神障碍[5][6]和五官  相似文献   

6.
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标》)施行至今10余年间,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国家标准,《道标》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毋庸置疑。随着国际伤残评定科学迅速发展,我国的司法鉴定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在骨关节损伤[1][2][3][4]、精神障碍[5][6]和五官  相似文献   

7.
<正>道路交通事故中手部伤残所造成的功能评定一直是法医临床学鉴定的难点。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标")是现行的国家鉴定标准,为解决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评定和赔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然而《道标》也有不足的方面,如对手指缺失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手指运动功能障碍并没有给出具体、准确的指导性说明,这样  相似文献   

8.
足弓由横弓、内侧纵弓、外侧纵弓组成。足弓测量包括内弓角、外弓角、前弓角、后弓角和跟距角五个角度的测量。《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标准将足弓结构破坏分为破坏1/3以上和完全破坏两种情形。前者是指足三弓(内侧纵弓、外侧纵弓、横弓)的任一弓结构破坏。后者是指一足三弓结构均有损害。当伤侧内弓角或外弓角测量值超过健侧10%时,提示内侧纵弓或外侧纵弓损坏;当伤侧前弓角或后弓角测量值小于健侧3%时,提示前弓或后弓破坏。在全面了解案情、严格审查送检材料,对被鉴定人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可以做出最终判定。  相似文献   

9.
1案例简介王某,男,65岁,退休工人,10月某晚,推自行车横过马路时,被一大客车撞击右侧身体,致右侧骨盆及左肩损伤,当时无昏迷、呕吐。检查:右侧骨盆压痛,左肩活动受限。拍骨盆平片及左肩关节正位片示: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右侧耻骨上肢骨折。收住院后行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右侧耻骨骨折愈合良好,且对位对线可,伤后6个月,对伤者进行活体检查,神清、精神差,在他人搀扶下入室,能回忆受伤经过,左肩关节处有压痛,肩关节活动可,左髋关节活动障碍,右髋关节活动正常,左下肢长82cm,右下肢长82cm+8.3cm,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1月15~16日,受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委托,由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国标)起草小组邀请公安、法院、保险、司法、大学、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了公安部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部标)有关问题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就部标 颁布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修改提出了建议. 各位专家学者的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见解深刻,对作好国标的起草和日常伤残评定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脑外伤后司法鉴定案例资料,按照神经外科GCS评分把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鉴定案例分为重型(A组)、中型(B组)及轻型(C组)颅脑损伤;对案例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并探索临床症状与脑外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以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最多见。重度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中以智能损害综合征为多。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不同严重程度的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成都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残人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ang SX  Li SY  Zhang XG  Kong B  Zhu YL  Liu KL 《法医学杂志》2007,23(4):269-273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成因和事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成都地区2003至2006年10月所有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资料,统计分析致残者性别、年龄、交通方式、人员类型的构成及事故发生的月份、星期、地域分布.结果 6364例交通事故致残人员资料纳入统计.男女之比为1.84∶1,以18~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66.34%);自行车、摩托车驾乘人员及行人共占80.90%.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或不同事故地域的交通事故致残者中,各交通方式的构成比均显著不同.损伤部位中,下肢所占比例最高(39.49%),其次为颅脑损伤(22.77%).结论 预防交通事故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和不同交通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Tan CW  Wang ZZ  Xu JY  Sun ZL  Wang L  Chai B 《法医学杂志》2008,24(5):339-341
目的 对脑外伤所致各种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以淮南市精神病医院近5年来进行医学鉴定的脑外伤所致各种精神障碍患者共388例为研究对象,在距脑外伤后6个月至1年内由至少3名精神科医师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2-R)对他们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1)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中智力障碍的发生率为74.2%,以轻度以下的智力障碍为主.(2)颅内血肿、脑干损伤、脑损伤范围、格拉斯哥分度量表评分(GCS)、合并精神障碍及文化程度对智力损伤程度的影响较大.(3)脑干损伤、颅内血肿、GCS、脑损伤范围、昏迷时间与有无智力障碍关系密切;脑损伤范围、脑挫裂伤、额叶损伤、颅内血肿与精神病性症状关系密切;额叶损伤、开颅治疗、颅内血肿与人格改变关系密切.结论 在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鉴定中,应结合颅脑创伤的性质,全面评估其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4.
损伤导致精神损伤程度评定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方法受理的297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97例中,重伤91例,轻伤93例,轻微伤44例,伤病关系评定69例。结论通过对297例精神损伤程度司法鉴定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评定标准,以期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256例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活体损伤的流行病学、损伤及伤残评定特点。方法 对256例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6~18岁儿童,交通事故每天10~12时和16~18时最多,车辆类型以小汽车和货车多见,肇事方式多见于机动车与行人相撞,伤者的交通方式以步行多见,损伤部位以头部和四肢多见,损伤类型以骨折、挫伤、创多见,但内脏损伤相对较轻,下肢骨折远多于上肢。损伤程度多评定为轻伤,伤残程度以Ⅸ、Ⅹ级轻度伤残为主(33.2%)。结论 儿童和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应适当放宽标准,伤残评定标准应增加儿童和少年的有关条款。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患者智能和记忆损害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伤者的智能和记忆损害及相关因素。方法 统计分析成都市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间因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的652例伤者的心理测验、脑电图及脑影像学资料。结果研究组平均智商为77.85±15.97,27.9%的伤者智商低于70;51.9%的记忆商低于51。智力损害与文化程度、左颞叶损伤、≥3个脑叶损伤以及脑电图异常明显相关;记忆损害与文化程度、损伤和鉴定检查的间隔时间、脑于损伤、左颞叶损伤、脑电图异常明显相关。结论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的伤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和记忆损害,且与左颞叶损伤、脑电图异常、文化程度、脑干损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特征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自行车交通事故人体损份情况,以此推断自行车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交通方式。方法 对北京地区1997~2002年958例机动车与自行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伤亡者的损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行车骑行者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可于会阴部、双下肢形成特征性损伤。结论 可以运用法医学鉴定方法推断自行车交通事故伤亡者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颅脑损伤233例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Jin L 《法医学杂志》1998,14(3):151-152
通过对233例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案例的分析,对受伤者的性别、年龄及损伤程度进行了统计。并对其颅脑外伤后遗症和伤残等级的关系、评定时间及脑外伤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认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