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衡 《学习导报》2013,(11):60-61
《看法与说法》是李瑞环继《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务实求理》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瑞环同志分管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候,我当面听过他的讲话,印象很深。现在读这本新书觉得很亲切。后来我在《人民日报》值夜班,为了划版面,定占位,编辑们就给领导人分别定了头衔:正国级、副国级,在中组部系统大概没有这个词儿,后来慢慢流传开了。  相似文献   

2.
我从报刊上读到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成为畅销书,又看到关于《李瑞环的演讲故事》、《哲学人生》等内容的报道,便去买来学习,读后深受教育启发,给我很大的触动。在共产党成立85周年之际,提笔写下这篇体会,和广大共产党员共同学习李瑞环同志坚定的党性、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和他一生追求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格。从《学哲学用哲学》这部书中可以看出,李瑞环同志是真正学懂弄通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而且他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真学实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诚如书名,《学哲学用哲学》是一部真实纪录、全面展示李瑞环同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的著作,是李瑞环同志领导经验的总结和思想观点的集萃,是李瑞环同志“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阐明了学哲学要学原理、用哲学也要用原理,具有鲜明的党性、突出的实践性、很强的针对性、独特的创新性,彰显了李瑞环同志学以致用、朴实无华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文如其人,用心品读此书,可以读出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4.
王海晨 《理论与当代》2006,(7):13-13,19
当我从报刊上读到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成为畅销书的时候,看到《李瑞环的演讲故事》、《哲学人生》等报道,特别是看到李瑞环同志以“一位老共产党”的名义为天津市19所高校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48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给予资助,累计资助金额达53.3万元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06,(1):63-63
去年9月.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新书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李瑞环在“结束语”里这样说:“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工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  相似文献   

6.
读李心解     
朱铁志 《唯实》2006,(4):62-64
在众多领导干部的讲话中,李瑞环同志的讲话是比较有个性、有特点的。当年他谈人权问题、谈时间问题,就曾给人耳目一新、不落俗套的感觉。他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书,不拘形式,没有迂腐的起承转合,多是有感而发的思辨短简。这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格言警句有一种思想酵母的作用,膨胀了我的思想,引发我无尽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诚如书名,《学哲学!用哲学》是一部真实纪录、全面展示李瑞环同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的著作,是李瑞环同志领导经验的总结和思想观点的集萃,是李瑞环同志“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阐明了学哲学要学原理、用哲学也要用原理,具有鲜明的党性、突出的实践性、很强的针对性、独特的创新性,彰显了李瑞环同志学以致用、朴实无华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文如其人,用心品读此书,可以读出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怀,读出作者执政为民和人民至上的拳拳之心,读出作者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读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魅…  相似文献   

8.
读者评刊     
我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和《当代贵州》的忠诚读者,每期必看,觉得每篇文章都让人受益。特别是对近几期“学习时空”栏目中李瑞环同志的学用哲学深有所感,对于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解决问题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李瑞环同志的这几篇文章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阐明了学哲学要学原理、  相似文献   

9.
读一本好书,让人终身受益。近年来,我利用工作之余反复研读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深受启发、获益良多。书中的哲学思想、先进理念和成功范例,成为我学习工作中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0.
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于近日出版。“有一句诗叫‘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新书发布会上,原中央党校副校长、著名的党史专家龚育之说,“李瑞环同志就是‘语不新鲜改不休’,总是不断地要新鲜。”在龚育之看来,《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有不少的故事,就透着新鲜、透着哲理。李瑞环在政协港澳小组会上,讲过一个茶山的故事:宜兴有种紫砂壶,用的时间长了,壶中会长出茶山(注:即陈年茶垢),不放茶叶也有茶味。有位老太太家中有把上百年的老壶,她拿到市场上去卖,要价五钱银子。一位买主出价三两,说过会儿来拿。老太太心想,这么一把旧壶三两银…  相似文献   

11.
书林漫步     
<正>《务实求理》(上下)李瑞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务实求理》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继隆重推出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淡》两本闪烁着哲学智慧光芒的经典著作之后,重磅打造的又一富含哲学智慧、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重要力作。全书选编了李瑞环同志在中央和天津工作期  相似文献   

12.
瑞环同志这部《看法与说法》,是他近年来继《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务实求理》三部大作之后的第四部。前三部一出,洛阳纸贵,大多是干部群众自费购买,一气读完,反复摩挲,出口引用。这是多年少见、十分希罕的美谈呢!  相似文献   

13.
《思考与运用》2007,(5):21-23
今年4月10日,李瑞环同志新书《辩证法随谈》面世。一年半前,李瑞环出版了哲学著作《学哲学用哲学》,本刊也向全市各级中心组成员作了推荐,反响甚好。此次《辩证法随谈》延续上部书的哲学主题:处处都有辩证法。哲学、辩证法在李瑞环同志嘴里往往变得深入浅出,谈到敏感问题,也往往有神来之笔。由于对国情有较多了解,对时局有较深感悟,经多年锤炼,造就了独特的“李氏风格”。《辩证法随谈》涉及改革、开放、民主、领导作风、舆论宣传等改革年代的热点话题,可以看出作者在当时的所思所想。本栏目特摘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在一份材料上作了重要批示。批示说:“我赞成组工干部多学点哲学。学好哲学,终身受用。这对于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履行组工干部的职责,做好组织工作,大有好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学好哲学,对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开创工作新局面大有裨益。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特摘登李瑞环同志新著《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的部分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当代贵州》2010,(11):55-55
《务实求理》 《务实求理》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继隆重推出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之后,重磅打造的又一富含哲学智慧、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重要力作。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和许多同志的感受一样———听瑞环同志的报告、讲话,看他的文章,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大有如沐春风、似饮甘醇之感。那是因为瑞环同志的报告、  相似文献   

17.
李瑞环的著作《学哲学用哲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读来受益匪浅。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不仅是运用辩证法的高手,而且还是历史感很强的智者。他的历史观,凝重、睿智、达观、清醒。他以一个政治家的亲身体会,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继承历史,创造历史,可以给人许多启迪。“我们是历史中的人,我们也是历史中的一段,我们现在评价历史,将来历史也会评价我们。”这是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写下的话。的确,一个人,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不论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默默无闻了此一生,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都会在历史的纪…  相似文献   

18.
学习时空     
【新书推荐】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学哲学用哲学》线装本古朴典雅,底蕴深厚,收藏珍品,限量发行1000套单价:980.00元内容简介:本书是按专题摘编、真实记录李瑞环同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著。《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逻辑顺序,结合作者本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提炼概括出十个观点,构成本书主体的十个部分。全书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修养,又体现了作者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理论修养的学风,还体现了作者求真务实、言之有物、诙谐幽默、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朋友们:刚才李瑞环同志的讲话很重要,我完全同意。瑞环同志高度评价胡绳同志在理论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强调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发展社会科学的任务,需要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在实践中去落实,去实现。大家都知道,胡绳同志是党内外、国内外有成就有影响的著名的理论家和学者。在60多年间,他应用马克思主义广泛地研究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写下大量的文章和多部著作。称绳全书》辑录了他的有代表性的主要著述,体现了他的学术成就、治学精神和风格。我在这里首先要…  相似文献   

20.
倡导党员干部学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整风时期,就兴起过学哲学的热潮。真理标准大讨论时,又在全党兴起学哲学的新高潮。老一辈革命家当中, 毛泽东同志是学哲学、用哲学的典范。陈云同志、李瑞环同志长期坚持学哲学、用哲学,在党内也是很有名的。最近贺国强同志倡导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