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的振兴或回归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重要的经济伙伴。2004年中国无论是在出口或投资方面都是韩国最大的协作伙伴。2004年韩国向中国出口了价值相当于497亿美元的产品,大大超过了过去韩国最大出口市场美国的出口额(428亿美元)。从整体的交易规模上看,对中国的交易额达到了792亿美元,而对美国的交易额却停留在715亿美元,因此中国牢靠地保持着韩国第一交易伙伴的地位。在投资方面,中国从2002年开始上升为韩国企业的最大投资对象国,也超过了对美国的投资。2004年将近韩国海外投资总额的40%,即22亿美元的投资集中在中国一个国家。1992年8月两…  相似文献   

2.
自1992年8月24日韩中两国正式建交一年多以来,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其变化促进了东北亚格局的变化。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现已成为韩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成了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两国进出口贸易突然增加到100亿美元的规模。  相似文献   

3.
詹小洪 《新民周刊》2012,(40):25-25
两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将会是非常棘手的难题。中国与韩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了长达7年的准备、磋商工作,今年5月初,两国终于拉开了自贸协定(FTA)正式谈判的序幕。两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将会是非常棘手的难题。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增长速度非常快。1992年仅为53亿美元,2011年增加到2206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一、相互交流会作的领域1.经济交流与人际交流韩中两国的经济交流,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两国经济的互补优势,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还将促进同韩半岛北方、俄罗斯、蒙古等的交流合作,进而能够推动韩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到1997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243.4亿美元,较之1992年增长了4.5倍。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国,韩国则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国,两国的经贸关系正在不断扩大。目前,韩国主要从中国进口劳动集约型消费产品,并向中国出口机器类、原材料及原料等商品。随着中国产业水准的提高和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这样一种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5.
韩中经济交流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言 2002年我们迎来了韩中建交10周年.今天两国的经济交流在其质与量的方面都取得了灿烂的成就.韩中建交之前一年(1991年),两国的经济交流规模,即进出口额为44.4亿美元,而2001年增长至314.9亿美元,这10年间两国的经济交流规模增长了7倍.  相似文献   

6.
历史发展往往有许多惊人之处,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当属此类。尽管当初负责打开这扇门的外交官们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抱有相当的希望,但是,如果他们看到下列的数字,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中韩建交的1992年,两国的贸易额只有63.8亿美元,到2001年增加到314.9亿美元,增长了约6倍。中国还是韩国的第二大海外投资对象国,到去年年底,韩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已达18000多  相似文献   

7.
英国信用评估机构IBCA预测今年韩国的经济增长4%,贸易收入311亿美元。这比韩国政府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预计的经济增长2%、贸易收入2O0亿美元的估计乐观得多。21日从韩国政府有关部门获悉,英国IBCA机构是在1月19日将韩国信用等级评定为适合投资国之后提交这份“韩国信用报告”的。该报告预测韩国今年的外债总额达1127亿美元,比去年减少128亿美元;总的对外资产比外债总额多16亿美元,这样韩国将成为债权国。同时还预测今年平均失业率为8%,物价上涨率为3%,汇率为1美元兑换120O韩元,到年底外汇储备可达659亿美元。对此,政府…  相似文献   

8.
1994年韩国经济状况及1995年经济形势分析牛耕1994年,韩国经济摆脱了持续两年之久的低速增长局面,步入一个新的“坚实”发展时期。全年经济增长率为8.3%;按通关标准计算,对外贸易规模为1,985.8亿美元,其中,出口962.6亿美元,进口1,0...  相似文献   

9.
一 序 言 2002年我们迎来了韩中建交10周年。今天两国的经济交流在其质与量的方面都取得了灿烂的成就。韩中建交之前一年(1991年),两国的经济交流规模,即进出口额为44.4亿美元,而2001年增长至314.9亿美元,这10年间两国的经济交流规模增长了7倍。目前,中国经济的特征是外贸依存度增加,约有50%的贸易是靠外国投资企业完成的。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外国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0.
韩国对外援助机构领导人近期指出,韩国应该大幅度增加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以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韩国国际合作厅(the Korea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KOICA)主席闵形基说,2000年韩国对外提供了2.12亿美元的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47%,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为0.2%。  相似文献   

11.
20 0 4年 4月 2 0日 ,根据韩国产业资源部从世界贸易组织 (WTO)得到的贸易统计资料显示 ,2 0 0 3年韩国的出口总额为 1938亿美元 ,进口总额为 1788亿美元 ,总贸易额达 372 6亿美元 ,跃升为全球第 12大贸易国。韩国比2 0 0 2年的第 13位提升了一个名次 ,继 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发生 6年后首次进入全球前 12大贸易国行列。据统计 ,韩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为 2 6 % ,进口额比重为2 3% ,总贸易额比重为 2 4 %。 2 0 0 3年世界贸易中出口额为 74 82 0亿美元 ,进口额为776 5 0亿美元 ,与前一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5 5 %和 15 6 %。美…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到明年底,韩国产业、进出口银行等国内金融机构和政府应偿还的外债总计达416亿美元。其中,产业银行最多,为198亿美元,进出口银行为72亿美元,韩国电力公社为67亿美元,企业银行为21亿美元。在大银行中,外汇银行最多,为64.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驻青岛韩资企业文化探讨——以泰光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韩国在华投资迅速增加,山东半岛因历史、地理、文化、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因素,成为韩国投资最多的地区。到1997年底,山东省共批准韩资企业2526家,合同韩资额36.7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21.6亿美元。其中青岛市上述两项指标分别是17.41亿美元和10.18亿美元,均占山东省的47%。可以说韩资企业对青岛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韩国企业在青岛能够得到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韩国独特的企业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企业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企业远播声名、不断壮大的工具和助剂。  相似文献   

14.
姜昊求 《当代韩国》2023,(1):116-128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俄乌冲突走向长期化,美欧与俄罗斯陆续推进制裁与反制裁。国际政治格局的不确定性加剧,对各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大,各国政界、学界基于自身不同状况及所处的不同国际环境,对自身经济安全进行了重新认识,各国学者提倡维护经济安全的声音日趋增多。韩国学界也对经济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多数韩国学者基于韩国所处国际环境界定韩国的经济安全,并对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因素、韩国核心产业等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分析韩国学界经济安全问题研究趋势变化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近期韩国学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初探雷雯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4300万。韩国历史上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落后,资源短缺,直到60年代初期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24亿美元,人均只有87美元。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韩国经济发生了奇迹般的...  相似文献   

16.
中日贸易与日本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2年9月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双边贸易飞速发展。2005年两国贸易额猛增至1844亿美元,同比增长9.9%,比1972年增长了近180倍。据我国海关统计2006年前5个月中日贸易额就达到79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日对中出口额为431.9亿美元,同比增长22.0%;日从中进口额为359.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0%。日本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30多年来,双方致力于发展双边贸易、投资和政府间资金合作等,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可以说,中日两国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局面。  相似文献   

17.
历史发展往往有许多惊人之处,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当属此类.尽管当初负责打开这扇门的外交官们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抱有相当的希望,但是,如果他们看到下列的数字,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中韩建交的1992年,两国的贸易额只有63.8亿美元,到2001年增加到314.9亿美元,增长了约6倍.中国还是韩国的第二大海外投资对象国,到去年年底,韩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已达18000多项,实际投资额超过120亿美元.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确实是个奇迹.在建交短短10年间,就取得如此令人吃惊的成就,这在国家间的经贸关系中尚属首例.惊叹之余,人们自然会对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兴趣,试图从中找出推动这种关系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8月 2 4日是中韩建交 11周年的纪念日。中韩两国建交以来 ,经贸往来不断增加 ,除亚洲金融风暴时的短暂回落外 ,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广泛频繁 ,成就显著。本文拟对过去 11年间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作初步分析。一 贸易动向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直接关系到中韩两国的国家利益。 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打破了贸易发展的政治障碍。建交当年 ,两国年贸易额仅为 6 3 8亿美元 ,到 2 0 0 1年则突破了 30 0亿大关 ,达到 314 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9 4 % ,交…  相似文献   

19.
东亚金融危机和韩中两国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1992年8月24日韩国和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这给两国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最近随着两国首脑的会谈,两国达成了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加深了两国间的友谊。 最近,东亚地区遭受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外汇短缺。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金融危机和外汇短缺也影响到了韩国,使韩国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为了防止再次发生这种金融危机和外汇短缺现象,我们有必要分析亚洲地区外汇短缺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并摸索出亚洲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能性方案。韩国对金融危机和外汇短缺所分析出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可以认为是为此次危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此文将说明东亚的经济危机和外汇短缺的原因,其次讨论韩国外汇短缺的原因和特点;再次分析韩国对此次危机和外汇短缺所采取的措施,在实行该措施时所遇到的问题等;最后强调了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作者论述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方向,尤其是对在稳定外汇市场,保证国际社会的经济流通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为了保护国内市场,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额出现下降。1982年,世界总贸易额下降了5%,据估计1983年继续有所下降。但是,与此同时,苏联和东欧六国的对外贸易却发展很快,特别是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尤其快。据统计,1983年上半年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苏联和东欧六国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6%,进口增长了11%。同期,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27亿美元。1982年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100亿美元,如果1983年下半年能保持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则1983年全年的贸易顺差估计可达1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