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贵忠 《当代党员》2022,(19):43-44
<正>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是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全市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总结成绩经验的同时,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深入推动乡村振兴,精心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为未来5年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站在重庆发展的新起点上,  相似文献   

2.
吕一清  张东升 《理论导报》2022,(12):26-28+30
<正>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成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重要手段。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决定乡村振兴必然要推进城乡融合。从发展趋势来看,一国城乡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革,逐渐由城乡分离向城乡融合演变。从城乡关系演变历程变迁可知,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是新的历史阶段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乡村振兴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明确了“如何推进”“振兴什么”“怎么振兴”。乡村振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成果,从内在要求看,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和建设农业强国。当前,以高质量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邱洪斌 《奋斗》2023,(1):38-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文化振兴计划,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佳木斯大学把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推进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作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立足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郑友  文胜 《当代党员》2022,(2):44-45
<正>2021年11月,初冬时节,漫步在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的乡间田野,绿树掩映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农户家中窗明几净,一幅幅美丽宜居、移步易景的乡村新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近年来,沙坪坝区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一化两改三不见”专项行动。三河村的变化正是其中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围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从“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首要任务、中心任务、推进策略、领导力量等进行了系统阐释,提出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把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指南,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乡村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蓝婴 《当代贵州》2022,(28):12-14
<正>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立足新起点,全省干部群众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力量,持续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生动画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了践行这项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实现了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  相似文献   

9.
顾云岭 《唯实》2018,(4):70-7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体现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变化:一是将"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从"城乡统筹"转向"城乡融合",更加强调城乡空间的共融。党中央提出的新"20字"总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超越和升华.  相似文献   

10.
谌思宇 《当代贵州》2022,(25):21-22
<正>贵州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在广袤田畴间,大数据信息化技术让农业生产实现加速度,产品销售进入快车道,农村发展装上了“智慧眼”,乡村振兴有了“智慧心”,一幅产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画卷徐徐铺展。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7,(2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正确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贵州省拟定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到2022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力争全省5%的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一批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  相似文献   

13.
梁健 《当代贵州》2022,(Z5):38-39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当前,贵州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高标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供销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经济合作组织,要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必须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改革创新。一、推进服务创新,增强为农服务功能一是以城镇重点工程项目为支撑,提升“一级”中心流通网络的服务功能。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有序推进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在开发区、托管区及周边地区,积极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更好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全过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强化文化赋能,把乡村文化建设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动能,全面释放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城乡融合发展放到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重塑中国乡村与城市的发展方向,表明中国城乡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城乡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新矛盾决定城乡融合发展新方向。矛盾之变决定着全局之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  相似文献   

18.
王迅 《奋斗》2018,(13)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金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如何有效提升金融支持效率,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当前迫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报告首次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方略、新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出台利国利农重大举措,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区农牧业生产也取得长足发展。一是农牧业产  相似文献   

20.
<正>朝阳区高井村党总支将党建引领作为谋划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发挥城乡结合部村庄独特的区位优势,推进智慧高井大数据平台的数字化建设,用科技赋能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探索“减”字上转型、“富”字上创新的乡村振兴工作法,让“强村富民”成为高井村美丽画卷最温暖的底色,把实实在在的幸福写在每一个高井人的笑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