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圈建设中同样适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进程中,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市两大“极核”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两省市毗邻地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一些远离川渝两地交界地带的县市,同样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史瑞 《当代党员》2022,(13):30-32
<正>2022年1月,四川省提出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工业挑大梁,制造业就是“臂膀”,越是面临经济发展压力,越要稳住制造业大盘。对于这一点,川渝两地有着共识。2月8日,农历正月初八,节后上班第二天,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3.
陈贤凤 《当代党员》2022,(24):44-45
<正>11月30日,四川省乐山市生态环境试点示范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会议通报了乐山市“无废城市”建设情况。乐山市“无废城市”的建设,是川渝共建“无废城市”的一个缩影。2022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川渝两地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再进一步,携手布局“无废城市”建设,以“一盘棋”思维,从生产生活全过程入手,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川渝两地科技协同创新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加速推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之一,川渝协同创新既有必要,也有条件;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在建好“一号工程”的过程中答好科技协同创新这道必答题,需要两地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作答。  相似文献   

5.
陈贤凤 《当代党员》2022,(17):49-5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建设两年多来,川渝税务部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税务合作持续加深。“资质互认”“川渝通办”“跨省缴库”“跨区迁移”等一系列办税功能上线,川渝税收征管服务一体化发展逐渐成势见效。“一盘棋”运行,政策执行“一把尺”5月10日,川渝地区税收协定待遇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启动,标志着境外企业在川渝地区可以享受资料一地报送、两地协同管理的便捷化税收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推动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渝地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合力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积极拓展数字化应用、全面提升数字安全水平。一直以来,川渝两地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强协作联动,大数据协同发展成效显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数据共享取得新成效、联手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正紧扣贯彻党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围绕落实川渝党政联席会议精神,多领域行动,多项目联动,多层面互动,取得了明显进展和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8.
战海峰 《当代党员》2022,(13):28-30
<正>法治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此前,重庆市委政法委与四川省委政法委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区域一体化执法司法水平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指导意见》,形成了川渝执法司法合作的指南。此后,川渝法治合作凭借强劲东风,宽领域、全方位快步迈进。除指导意见外,川渝两地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也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一系列协同指导意见的签订,构成了两地政法系统“1+N”的基本合作模式,为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构建一体化法治环境、一体化平安环境、一体化服务环境夯基立柱。  相似文献   

9.
2020年12月30日,重庆、四川两地电子税务局同时上线"川渝通办"新功能。这意味着,川渝两地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在线上办理完成多个税务事项。从"两头跑"到"指尖办",是川渝税务携手推进税收征管服务一体化的成果。2021年1月14日,重庆市税务局和四川省税务局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10.
<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战略决策。川渝两地紧扣“两中心两高地”战略定位,紧密协作、相向而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夯基垒台、重点突破,迈向全面提速、整体成势,取得了一批阶段性重要成果,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下一步,  相似文献   

11.
范吴瑕 《当代党员》2023,(22):32-34
<正>6月29日,灿烂的阳光肆意洒下,坐上“川渝20路”首发公交车,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居民谢凤琼笑容满面:“这条公交线路开通后,对坛同镇、高滩镇(隶属于邻水县)沿线的居民来说是个大好事,上下班比以前更方便了。”这条始于川渝高竹新区公交站,止于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枢纽站的跨省公交线路,是川渝“双城生活”的又一次革新,反映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的突破与人们的期待。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合川区委老干部局持续深化拓展“四大助力行动”,引导老同志积极发挥作用,取得良好效果。开展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行动。召开“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推进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行动”座谈研讨会,与会老同志围绕合川加快打造成渝“后花园”、强化休闲康养功能等展开研讨。利用两地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到仪陇朱德故里、资阳陈毅故里、广安邓小平故里、合川金子沱革命烈士纪念园等地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13.
陈一豪 《当代党员》2022,(22):29-30
<正>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在位于明月山深处的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各具特色的乡村民宿生意火爆,茂密的竹林绿意盎然,如画美景映照着村民如今的幸福生活。在猎神三巷商业街,短短100余米长的小巷子里,浓缩了川渝东北毗邻6个区县的特色食品,这让巷子中那横匾上用朱笔书写着的“川渝一家亲”字样更加名副其实。山同脉、水同源,川渝两地自古就休戚与共、血脉相依。猎神村所处的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汪茂盛 《当代党员》2023,(21):47-49
<正>巴蜀由古来,殷周已见传。巴蜀这个文化共同体延续发展至今,虽花开两枝,但一脉同根,相互交融,密不可分。近年来,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顶层推动,川渝两地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搭建机制平台,共办文艺活动,不断提升川渝文艺影响力。以文会友搭平台9月8日,重庆市文联办公楼内,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王贞华正在忙着筹备10月中旬召开的第四届川渝文化发展合作论坛。  相似文献   

15.
<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重庆、四川两省市从2020年开始互派年轻干部挂职,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奋力推进"两中心两地"建设,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相似文献   

16.
<正>当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川渝人的期待值也逐渐攀升:成渝高铁提速、异地就医报销免备案、公积金互认互贷……3年来,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川渝人,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变化。这就是“双城经济圈”的力量。置身于成渝新格局中,童瑶的身份也有了新变化。2021年9月,作为四川赴重庆第二批挂职干部,四川省商务厅政策研究与规划处副处长童瑶踏上了赴渝的动车,成为重庆市商务委员会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处的一员。  相似文献   

17.
<正>截至目前,重庆市江津区与四川省合江县两地纪检监察机关围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森林防灭火、工程项目建设等内容,同步开展督查43次,督促建成川渝首个治安联防调解室,督促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起,相互移送问题线索29条,立案查处1人……2020年,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重庆以召开“新春第一会”为标志,吹响了全市域融入、全方位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冲锋号角。历经一年奋斗,这片18.5万平方公里的发展热土结出累累硕果。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晒出了过去一年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成绩单,明确了今年继续唱好“双城记”的任务书。新成就增添信心,新任务彰显决心。  相似文献   

19.
王雪 《当代党员》2023,(7):10-13
<正>三月,“春天的故事”有了新的续写。3月23日,《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正式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有了切实可依的操作指南。这是一个全新的高度。2020年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重要战略机遇。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  相似文献   

20.
<正>一座明月山,悠悠川渝情,川渝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步履铿锵。以巴山蜀水为桥梁,位于明月山两翼的川渝七个区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借势发力,城市内外,一片欣欣向荣。2021年11月18日,川渝间首个落地交通项目——四川开江至重庆梁平高速(四川境)建设迎来重大进展,全线唯一隧道、控制性工程——明月山隧道右洞入口顺利进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