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海 《前线》2014,(10):119-119
近期,随着反腐倡廉形势的深入发展,有关部门规划的“反腐路线图”逐渐明晰,“三步走”的战略思路令人振奋:首先是严厉打击,让腐败分子“不敢”腐;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制度的“笼子”,让腐败分子“不能”腐;最后是巩固思想信仰,实现人的现代化,让人“不想”腐。 如此“剑”与“书”结合,符合了反腐倡廉的一般规律,对根治腐败问题大有裨益。古人在总结有关经验时,已经看到,廉洁其实有三重境界。明代《从政录》写道:“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在这其中,“不敢取”为下,“不苟取”为中,“不妄取”为上。正与“不敢”、“不能”、“不想”的路线图对应。  相似文献   

2.
“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殷嘱托。中华民族素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传统。敬,让人有所为,知晓自己应该做什么;畏,让人有所不为,警示自己不该做什么。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职能管理部门,既要做敬畏文化的表率,更需引导文艺工作者常存敬畏之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3.
敬畏,大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有无敬畏,二是敬畏什么。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普罗大众,敬天敬地敬父母,畏道畏法畏自然。但现在有些人,的确“心有所畏”,也“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却畏神明不畏法度,敬权贵不敬规则。错了对象,迷失了方向,也就走入了歧路。  相似文献   

4.
刘国庆  刘丽 《实践》2006,(5):48-48
“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之于世,都离不开一个“怕”字。为官者自然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官有所畏”。“官有所畏”,古已有之。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清代大学士纪  相似文献   

5.
正山清水秀,海晏河清,是人类敬畏大自然而得到的回报;地震海啸,水灾雾霾,是人类蔑视大自然而受到的惩罚。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才能有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才会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免受灾害灾难之苦。"天有所不敢,故冬不雷而夏不雪;地有所不敢,  相似文献   

6.
“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怕”是难免的。当官的自然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官有所畏”。“官有所畏”,实际上是一种忧患意识。越是仕途顺利,越要管好自己注重名节;越是权高位重,越要警钟长鸣抵制诱惑。“官有所畏”古已有之。古语道:“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清代大学士纪晓岚也有一句警世名言:“做人要记住一个字———怕”;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说:“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百姓,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  相似文献   

7.
杨治安 《共产党人》2004,(21):52-53
“畏惧”就是为官者都要有一种权力在手、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菜根谭》里说得明白:“白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邓小平同志说过,共产党人要“三怕”,“一怕  相似文献   

8.
呼唤敬畏     
正无所畏惧,经常被用来描绘英雄。一个顶天立地的勇者,似乎也需有这样的风范。可孔夫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德国哲学家康德则称自己"越思考越觉神奇,内心也越充满敬畏"。两位先哲并非先天胆怯,更非后天无知,而恰恰是超越常人的智慧,让他们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所谓敬畏,与一般的畏惧不同,它带着几分特别的敬重。最典型的是宗教徒,对神灵顶礼膜拜,丝毫不敢亵渎。当然,  相似文献   

9.
廉政箴言     
《先锋队》2014,(5):51-51
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东汉·马融《忠经》 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高度凝练概括、言简而语意深远。“三不”这个词,在文艺工作中,指的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辫子的“三不主义”;在美食文化中,指的是做黏食点心讲究一不粘盘、二不粘匙、三不粘牙的“三不粘”标准;而在反腐败斗争中,指的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腐”机制。“三不腐”机制凝结着对腐败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1.
廉者三境界     
明代思想家薛宣在《薛文清公从政录》一文中指出:“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并进一步指出:“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捐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薛宣对廉者的这一分类和评价,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村干部是相对于国家公务员的“不在编干部”,是由村民选出来的“自家干部”,是农村最基层的“末梢神经干部”。对农民来说,村干部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村干部群体不敬畏党纪国法,依法治国新战略、新部署将成为泡影。何谓敬畏党纪国法“敬”,恭恭敬敬、严谨严肃;“畏”,担心忧虑、如履薄冰。“敬”和“畏”结合在一起,既敬重又忌惮之意。  相似文献   

13.
廉洁的境界     
《天津支部生活》2012,(11):44-44
廉洁自律也是分境界的。 明代著名政论家薛碹提出:“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下矣。”廉政具有层次性,具有崇高境界的人,才可以洞明世理,端正对人生意义的认识,从而生成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自觉保持操守,一生廉洁自律。那些贪赃枉法者,恐怕距离第一境界遥远得很,让人可悲可叹!  相似文献   

14.
霍华民 《奋斗》2008,(11):62-62
想写这个题目。是我最近欣喜得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大会上讲到了“三敬畏”。他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是呀,做人没有“敬”不行,没有“畏”也不行。有敬畏,才会有自律。  相似文献   

15.
正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瑄在其《从政录》中写道:"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之。"他将为官者廉洁从政分为三种层次和境界,即"不妄取、不苟取、不敢取",其中"见理明而不妄取",也就是说理想信念坚定、思想  相似文献   

16.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中,有这样的36字官箴碑,至今仍对为官者产生着影响。这则官箴的大致意思是说:官吏不害怕我严厉,而害怕我廉洁;百姓不服我的才能,而服我的公正。办事公正,百姓就不敢怠慢;居官清廉,属下就不敢有所欺瞒。为官公平公正,才能使政治清明;做官清正廉明,才能树立威信。  相似文献   

17.
德国大思想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敬畏之心源自人的信仰,只有当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才能维持着社会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是敬畏之心?"敬"是尊敬、恭敬;"畏"是畏惧、佩服。而敬畏是"敬畏相连,敬中有畏,畏中有敬",是人在面对权威、崇高或庄严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敬畏是一种态度,"敬"指恭敬有礼,"畏"指心存忧惧。常言道"官有所畏,业有所成",敬畏而后方能有为。为官者只有把敬畏放在心间,时刻谨记畏民、畏纪、畏责,才能在为民务实担当的道路上走稳走好。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总结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进展、新成效,明确提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把“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列为新征程反腐败斗争总的要求的重要内容,充分表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20.
“李某的案件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正确对待手中权力……”近日,现场旁听泸州市叙永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原一级主办李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庭审后,该大队一名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为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近年来,泸州市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探索建立信息联通促素材共享、力量联动促警示提质、资源联用促教育常态的“三联三促”工作模式,用好用活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