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鹏 《当代党员》2022,(24):62-63
<正>“这是这个月发往四川的第4车花椒了,后续还有70多吨,将陆续发往云南、贵州等地。”2022年11月15日,潼南区古溪镇洗马社区花椒基地交易大厅里,重庆俊远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俊红正吩咐工人将一袋袋干花椒打包装箱、搬运上车。两天后,这批花椒就会出现在四川各大农贸市场、超市的货架上。  相似文献   

2.
蒋炀 《当代党员》2022,(17):56-58
<正>做一次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经济形态;做一份关于阅读的主题手抄报,给自己定一个未来一年的规划;去考察一座桥,了解桥的构造后做一座桥的模型;学会烹饪一道家常菜,做给家人品尝;完成一次有意义的旅行……这是今年潼南区梓潼小学的暑假作业。不止梓潼小学,这个暑假对于潼南区的中小学学生来说都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3.
王雪 《当代党员》2023,(23):48-50
<正>8月29日,重庆农科城产业科技研究院院长和30名产业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到潼南区走马上任,全力以赴助推当地乡村振兴。产业科技研究院院长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副所长、油菜团队负责人黄桃翠担任;30名产业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中,一半也来自市农科院。  相似文献   

4.
蜿蜒秀美的涪江、琼江从潼南区穿流而过。江岸两侧,青翠欲滴的青菜、清香扑鼻的柠檬树、依次排开的虾田,令人目不暇接。2016年,潼南获批退出市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全市率先脱贫摘帽。站在新的起点上,潼南区委、区政府将产业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总结过往脱贫攻坚经验,改进完善产业发展各项政策,不断探索产业兴旺的发展之路,打造出一批颇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潼南区坚持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聚焦农村带头人队伍“四化提升”总体目标,创新思路、系统施策、全面发力,推动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吸引了一大批“双好双强”优秀人才扎根乡村、引领乡村振兴。科学化选任提升质量。健全农村带头人选拔任用机制,细化村党组织书记“七选十不选”标准,畅通本村“找”、邻村“调”、外出“引”选人途径,严格初步人选、联审对象、拟任人选“三上三下”区级审批程序,建好产业带头人、本土大学生、经商务工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四大类后备人才库。  相似文献   

6.
蒋炀 《当代党员》2023,(1):51-52
<正>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午7时50分左右,潼南区市民罗女士就牵着女儿的手走出了家门,用时不到5分钟,她就将女儿送到了潼南区莲花幼儿园,然后赶往单位上班。“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关系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让每个幼儿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是广大群众对“幼有所教”的美好期盼。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正海子是一座湖,湖里倒映着灰瓦白墙的美丽村庄;海子是一幅画,画里展现着瓜果飘香的田园风光。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先后被评为"全省十佳美丽乡村""全国最适宜人居乡村"称号,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何避免"千村一面"?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初,海子村也曾有过这样的烦恼。"突出自身特色,因地制宜打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门头沟区雁翅镇田庄村党支部深耕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教育阵地、推动生态旅游发展,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兴村、绿色生态富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走进位于京西山区的田庄村,村口“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雕塑与静美如画的村庄和谐相融。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坐落在群山之下,街巷中传来高亢激昂、曲调婉转的山梆子戏唱腔,为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增添了一抹韵味。十几年前的田庄村,虽然依山傍水、景色优美,但由于缺乏支柱性产业,是出了名的低收入村。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红色资源与绿水青山,逐步探索出红色文化兴村、绿色生态富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昔日的落后村已然蝶变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相似文献   

9.
正走进剑河县柳川镇,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连接各个村寨,一座座靓丽的民居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熠熠生辉。广场宽阔、街道整洁、河水清澈……俨然一幅秀美的"美丽乡村"农家画卷。"柳川的大变化源于一场‘清洁风暴’。"柳川镇保洁员杨秀英说,现在乡村变美了,干活轻松了。杨秀英一家是柳川镇公俄村的贫困户,家里老人生病,常年需要人照顾,夫妻俩不能出远门,生活拮据。  相似文献   

10.
在发展乡村旅游业中,开发古镇旅游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古朴、美丽、宁静的每一座古镇都是一座宝库,以其特有的风情和姿色向世人展示它那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风采.  相似文献   

11.
杨媛媛 《当代贵州》2024,(16):76-77
<正>正安县不断探索文旅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与农业、民宿、文创等休闲产业链条式发展,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府服务”的文旅融合模式赋能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所在。正安,这座偏居西南一隅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不断探索以文旅之笔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书写“四兴乡村”正安答卷。  相似文献   

12.
杨涛 《当代党员》2022,(7):39-40
<正>不久前,位于潼南区的重庆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一消息让该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刘雁成更加确信,自己来对了地方。此前,刘雁成婉拒了外地医药企业的高薪聘请,选择扎根潼南,很快成为檬泰生物科技的技术骨干。近年来,潼南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支部生活》2008,(10):40-41
金秋十月,驱车行驶在静海的乡村公路上,一座座整洁、祥和的村庄在绿树与庄稼掩映下从身边掠过。在每座村庄整齐排列的民居中间,总能看到一座红顶黄墙、造型别致的标志性建筑,院门口悬挂的金色党徽和鲜红的“村级活动场所”字样,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相似文献   

14.
正从乡村到城镇,从农民到工人,从返乡农民工到自主创业者,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诠释着小城镇建设带来的山乡巨变。一路之隔,一边是野生动物园,一边是绿色小城镇;一丘之隔,一边是现代产业园,一边是繁华商业街。山在城中,城在绿中,一座产业新城唱响了绿色之歌;产业兴城,产城互动,一座绿色城镇走出了跨越之路。小城镇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5.
山青水秀。一座座白墙黑瓦、造型别致的新宅楼矗立在青山绿水中;经常有从贵毕高等级公路过的车子停下来。有的纷纷留影,还有的已经在和他们联系搞乡村旅游及来年的避暑事宜了。  相似文献   

16.
走进绿色王国的沁源乡村,随村可见在一座座民居当中,耸立着一个鲜艳夺目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标识和一面高高飘扬的党旗。这里,红与绿相映,动与静结合,构成山村最靓丽的一  相似文献   

17.
<正>一师四团是我国西北边陲的国家级边境贫困团场,坐落在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山脚下。北面延绵100多公里的天山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团场内部拥有民族连队一个,团场四周毗邻少数民族乡村,维稳戍边、民族团结任务繁重。多年来,四团与相邻的乌什县、温宿县数十万维吾尔族农牧民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两河岸边住,同用一条渠中水,同守一条边防线;共享一座大巴扎,共用一个加油站,共用一座防洪体系,共用一个排水排污管网,维汉居民  相似文献   

18.
正湄潭县以发展茶产业为载体,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挖掘茶文化内涵,走出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座座绿色茶山茶园、一户户幽静农家小院,处处青绿葱茏,展现出和谐宜人新景。在湄潭,这样的景色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9.
莲叶何田田     
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人周敦颐曾这样赞誉莲花。如今,爱莲者甚,莲亦更慷慨地回报世人的喜爱。花朵张开,给游人以美景;枝叶蔓延,让夏日更清凉。近年来,贵州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利用交通、生态、文化、自然景观等优势资源,建成河道观光步道、文化长廊、观景台、QQ农场等乡村旅游景点,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种植莲花,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夏日悠悠,各色莲花随风摇曳,连点覆面,城郊、乡村宛如一座清香满盈的大花园。发展莲花经济,正在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20.
从重庆沙坪坝站到成都东站,成渝高铁复兴号动车组仅需1个多小时便可抵达;从重庆市潼南区田家镇到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天然气气田星罗棋布,川渝携手打造千亿级天然气产能基地的目标正逐步实现;从四川省宜宾市复龙换流站,到重庆市黔江区,再到上海市奉贤换流站,一条±800干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如一条腾飞的巨龙,从西向东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