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法学精英阶层 ,法学家对法治建设所起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特别是司法实践遭遇法律适用困难时 ,常常倚重法学家对法律的诠释来解决。从理论上说 ,法学家对司法的积极参与不但提高了司法的质量 ,也提升了法理的品格。这种作用在司法实践中能否实现 ,不但取决于法学家的智慧和才干 ,更取决于他们的道德、良知与勇气。但令人忧虑的是 ,中国的司法实践表明 ,有些法学家正陷入一场道德危机。作出这样的判断并非没有根据。首先 ,教学与科研本是法学家的第一要务 ,但现在却成了很多法学家的副业。他们不是潜心于学术、致力于教学 ,而是热衷于担…  相似文献   

2.
法学家想当然地认为,应该制订更多的法律对社会加以调控,这是法治国家的需要;而经济学家敏锐地看到了法律过多带来的过度规制问题:法律越多,律师、法官也越多,社会成本就越大,效果反而不好。有一种说法是,经济学家把蛋糕做大,法学家把蛋糕分好。  相似文献   

3.
孙洁 《民主与法制》2014,(15):15-19
本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历经一年的评选过程才最终脱颖而出。他们都是我国法学法律界的领军人物,是各自领域的理论骨干,是学术道德的榜样,是为人师表的楷模……  相似文献   

4.
陈小洁 《人民论坛》2013,(8):142-144
法律的内在道德被公认为是美国法学家富勒新自然法思想的精义所在,应当从三个依次递进的方面予以理解和把握:法律内在道德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多方面条件;法律内在道德的展开有其独特的理论进路与学术内涵;有关法律内在道德的论战,丰富并发展了论战双方的思想体系,为法理学知识的增进做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时代潮》2003,(6)
作为一本时政类周刊,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改革时代社会各界出现的精英和楷模作出报道。为此,我们今后将以“时代之子”的栏目,集中最优秀的版面,对他们进行不间断的分类报道。欢迎读者推荐,也期待精英自荐。本期推出的是律师篇。本栏目电话:010-65369656 65369659  相似文献   

6.
道德楷模是一定社会道德的人格化,具有社会肯定性和主导性,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感人事迹承载着一定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人生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道德楷模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的道德危机,近年来的确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掌握更多资源、拥有更大社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或者社会精英群体对此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并非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人物     
《小康》2010,(8):18-18
造假者 唐骏 引发精英诚信讨论 中国最著名的职业经理人、新华都集团总裁唐骏近期因个人学历涉嫌造假成为话题人物,并引发了一场检验社会精英道德诚信的激烈讨论。一直回避正面回应质疑者的唐骏此时面临的不单只是个人前所未有的声誉危机,他已被化身成为某些社会问题的符号,承载着外界对于这些社会乱象的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9.
黑律师包括三类:无证从事法律服务的人员;有律师执业证但知法犯法的人员;违规从事法律服务的基层法律工作人员。黑律师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阻碍律师功能的有效发挥、扰乱司法秩序,其危害不能小觑。经济利益的诱惑、社会环境的影响、公民法律实务知识的欠缺、监管处罚不力是产生黑律师的主要原因。黑律师的治理需要采取整肃社会环境、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等措施,才能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诉求中的律师,是客户利益的捍卫者,律师要正确运用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则,同时律师因为提供法律服务以获取报酬.法律的正义要求律师有崇高的伦理道德,要求律师在运用法律知识上遵循良好的行业规范.律师不能把自己的职业商业化,从而为追求更大的利润而忽略职业伦理;律师也不能把自己的职业政治化,从而成为政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震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情势,不能不波及到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和政党正处于分崩离析之中。基本道德、伦理规范的败坏也在继续。很多问题已在资产阶级政治学家中成为讨论的中心。他们对现实的权力结构早已抱有怀疑。通常,他们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危机解释为“民主的危机”,亦即议会制的危机。著名的西德社会学家库尔特·桑蒂海默写了《资本主义制度和民主的危机及其评价》。另一西德资产阶级理论家梅策认为,政治秩序的法律基础的动摇是一特殊的政治危机。探讨在社会  相似文献   

12.
王勇 《人大研究》2008,(6):F0002-F0002
在中国,从1980年代对知识分子独立人格与良知的拷问,到1990年代知识分子作为市民社会的一部分,在自主性知识场域中从事规范化的学术研究,知识分子与国家体制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在这种知识与政治关系的调整过程中,法学家从作为自由精神象征的知识分子一部分,逐渐发展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部分。这种转型导致从法律内部来研究法律的注释法学成为法学界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律师能否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法律知识与技能,也取决于律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本文主要通过对律师职业道德的概念、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完善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对策,希望能为提高律师职业道德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道德楷模作为一种道德精神的引领,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的共识,中国共产党在挖掘道德楷模事迹,引领时代精神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具有优良传统。道德楷模的事迹诞生于生活实践,成为一种道德风向标,是指导青年成长的精神支撑,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作用。需要关注道德楷模的真实性、时代性、典型性、权威性和感染性特点,以更好地发挥道德楷模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专业人士,律师更为了解法律制定的背景、运作机制和实施过程,因而他们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应主动而积极地维护法律权威,成为"释法者"和"护法者"。如果律师利用其身份煽动社会对立、刻意诋毁政府与司法机关,就与其社会角色相冲突,会走到法治的对立面,甚至沦为法治建设的"蟊贼"。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律师正面临严峻的诚信危机,少数律师利欲熏心,在执业过程中为打赢官司而不择手段,对当事人信誓旦旦地乱开"空头支票",通过请客送礼等不正当手段千方百计地与法官"勾兑"(拉关系),甚至不惜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故意作伪证.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曾如此忠告中国律师:律师的形象在社会上是每况愈下,弄不好,美国律师那种既被人羡慕又被讥讽的形象,就是中国律师的未来.诚哉斯言!  相似文献   

17.
正罗立彦,辽宁罗立彦律师事务所主任,一级律师,北京大学硕士学位,中共大连市委第十届党代表,大连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理事,辽宁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兼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法律讲堂》主讲嘉宾,世界法学家协会会员。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律师""全国优秀仲裁员""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十佳律师""大连市人民满意律师"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论法学家的人格王卫国公元12世纪,由意大利波罗尼亚大学开始,欧洲各国的大学纷纷开设罗马法课程。学生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就把他们从大学里辛勤学来的罗马法运用于实践。于是便形成了一种日益增长的社会力量,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法学家等级”。随着法学家等级的形...  相似文献   

19.
看上去一脸书生气的唐国华,不惑之年已在鲜花、荆棘并存的律师执业道路上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可谓是年轻的“老”律师了。二十年里,在快乐、痛苦、自豪、追寻的交织中,他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了绚丽之花。一1985年,告别学生时代,步入社会,他先当起了大学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1988年他开始兼职从事律师职业,也许是律师职业的挑战性吸引了他,他辞去公职走上了职业律师生涯。从1995年发起设立浙江君安律师事务所到现在担任浙江省内规模最大、所内律师过百人的律师事务所主任,其中的酸甜苦辣都已成为过去。对唐国华来说,第一次成功是难忘的,但在…  相似文献   

20.
道德楷模是道德上仿效的榜样,是某种道德理想的集中体现。楷模总是有爱有恨的血肉之躯,生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但是,人们从楷模身上感受到的却不是这种局限,而是他们特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这种超越时空的辐射力,体现着道德楷模价值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