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公平、公正、民主、法治、和谐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民主政治作为当代东西方社会的共同追求,其形式和内容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就其本质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与西方民主政治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有其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主义选举民主、自治民主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态,它们共同的本质与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一种新兴的民主模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超越已有政治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政治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重大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民主政治理论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 ,强调民主与社会主义不可分割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抓住了政治文明的核心。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 ,是邓小平民主政治理论的出发点 ,他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来谈民主 ,并把民主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基础。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根本目标之一,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这一论断,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从肃清封建主义的影响入手。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率先使用的一个概念,其核心概念是协商或公共协商。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必须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等重要新论断。作为中国人民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其核心是民主政治,而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和深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而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将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结构。它集中体现于民主政治,也可以说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而民主政治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群众观的具体体现。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要立足国情,结合实际,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有效途径和新要求;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阐明社会主义民主的若干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肃清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是当前政治理论战线的一项紧迫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大大优越于资产阶级民主民主是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形式,发端于古希腊奴隶社会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在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以法治限定民主,提升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境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以法治规范民主,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以法治促进民主,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以法治代替法制,划清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人治的界限,丰富了民主与法治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不断提高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全会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整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建设存在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执政权力的运行要求上首先就必须遵循民主的原则。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民主就没…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十五大报告把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突出地提到全党的议事日程,要求我们做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就明确地把政治文明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的一贯政治主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主要从网络民主有利于政治民主化、政治科学化和政治清廉化三个角度展开探讨网络民主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政治范畴 ,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又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为之而奋斗的一个目标。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进行。邓小平说 ,我国人民的团结 ,社会的安定 ,民主的发展 ,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深刻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的重要性。这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是一致的、密不可分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保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作为身负重责的学校,更要成为民主建设的主阵地。加强学校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教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享有公民共享的民主权利,这是制度赋予教师的最根本的政治权力。第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应当而且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优势。本文在深入探讨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探析发挥人民政协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作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它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二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机制,三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生活,四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意识。这四个层面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有机整体。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才能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一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指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其核心是民主政治,而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