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象论与原因论,孰为犯罪学的核心,这个根基性的问题涉及"根基性的错误",自然需要认真辨析,以正视听。从哲学层面上厘清概念,可以区分现象与本质、存在与感知的对应关系;依照犯罪学研究的学术目标,可以确定二者是研究的前提与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最终认定犯罪学的逻辑顺序:原因论应当是在现象论研究的基础上,论证犯罪的规律和本质属性,从而为社会对犯罪做出反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多篇著作及讲话中提出了有关犯罪问题的重要观点。他高度重视政治犯罪,提出了富有阶级斗争特色的犯罪原因论,与所处的历史时代相适应,顺应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犯罪观,并对打击经济犯罪、严重违法乱纪及刑事犯罪阐述了看法。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学理论及刑事思想史,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恩里科*菲利在<犯罪社会学>中对犯罪学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尤其是关于犯罪原因三元论以及陪审团制度的论述更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对于我们了解犯罪学,制定刑事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犯罪学本体理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界定犯罪概念.但由于犯罪学的历史使命和学科性质形成的犯罪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局限,使得犯罪学的犯罪概念仅具有认识论上的指向性,这决定了将犯罪概念提升至本体论的高度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对于犯罪概念,犯罪学所能回答的仅仅是"犯罪是一种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5.
德、日两国刑法理论中的三级犯罪论体系,使得判断行为是否沦为犯罪之前提的构成要件进入研究视角,特别是构成要件的属性问题、三级犯罪论体系的逻辑问题及犯罪构成与构成要件的差异问题,更是引发了学者的讨论.在不同的犯罪成立条件上形成的犯罪论体系必然各不相同.我国继受苏联犯罪构成理论,平面式犯罪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备受争议,在理论的改革探讨中,犯罪概念与犯罪论体系已经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6.
从犯罪学研究的传统看,犯罪学是一项男性的事业,其研究者主要是男性科学家且主要研究界性犯罪,这种研究上的误区突显了传统研究中研究者以及分位占主导的刑事司法系统对女性活动普遍缺乏科研的兴趣。今天,犯罪学研究基本突破了传统研究的框架与模式,突出了女性犯罪研究的地位。本文全面评述了当今女性犯罪研究的进展与深度,对我国的犯罪学研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实证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菲利将实证方法引入犯罪学研究,创立了自己的犯罪社会学理论体系。在对犯罪原因的分析上,他在否定古典学派的自由意志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犯罪因素三元论;在对犯罪现象的分析上,提出了犯罪饱和理论;并在把社会防卫作为刑罚目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防卫措施。菲利的犯罪社会学思想实现了犯罪学研究领域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犯罪本源论     
犯罪本源是犯罪产生的根本来源,具有终极性,一般性,不受限定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本文介绍了犯罪本源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即文化本性说、犯罪张力场论、本能异化论、三大差异论,并提出了犯罪动力论的新现点.  相似文献   

9.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在犯罪学研究中究竟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还是认识事物的现象事关犯罪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问题。"犯罪原因说"是自犯罪学建立以来犯罪学家们透过犯罪现象认识犯罪本质,进而制定犯罪对策的犯罪学说。被称为科学犯罪学或者新犯罪学的"犯罪现象存在论"通过对犯罪现象的研究发现"犯罪现象的本质、产生、存在形态、发展和变化规律等"。问题的关键是,对犯罪现象的研究并没有超出"犯罪原因说"的范畴,最终又回到了犯罪学研究的原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犯罪学和刑法学在看待犯罪的基本属性上的差别 ,推导出犯罪学特有的犯罪基本属性 ,即违反否定性的社会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