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在“性解放”、“性自由”的浪潮冲击下,美国涌现了众多的“少年母亲”和“少年父亲”。过去,社会上对“少年母亲”及她们的孩子偶尔表示关注,但对那些“少年父亲”却无人问及。这些未成年父亲总是被当做下贱的流氓,闯了祸就逃。不过,最近在社会兴起对“少年母亲”关怀的热潮影响下,美国几个社会问题研究机构开始注意“少年父亲”,并开展了对“少年父亲”这一问题的研究。研究的结果促成成立了几家“少年父亲训练中心”。  相似文献   

2.
关爱“留守少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少年"是改革开放中产生的新问题,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应当多给"留守少年"一份爱.举办"隔代家长培训班"、帮助"留守少年"解决实际困难,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浅论“暂缓判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说:“……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他们自己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有责任保护他们。”可见,保护包括违法犯罪少年在内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而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来说,国家的司法机关则肩负着教育、挽救、改造他们的特殊保护职责。积极推进少年审判制度和审判方式的改革,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充实暂缓判决的经验,使越来越多的符合一定条件的少年被告人通过暂缓判决得到教育挽救,这正是国家司法机关的特殊保护职责在少年刑事诉讼中的体现,也是符合人类共识潮流的。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5):F0002-F0002
2009年5月23日,由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少年司法制度探索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从事少年司法制度研究的专家、学者,司法实践部门具有丰富司法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少年司法制度的最新国际标准、少年司法机构专门化与跨部门合作、少年刑事司法、少年法庭非刑事案件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5.
少年违法犯罪是国际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少年违法犯罪迅猛增多,引起了全社会对“祖国未来”的密切关注.北京海淀区4名少年结成“青龙帮”持刀抢劫;河北省饶阳县一16岁少年绑架一6岁儿童,将其勒死;16岁的谢某奸淫自己三岁的外甥女;某市3名中学生为一双旅游鞋竟将一学生打死;河南省商丘县公安局最近连续查破了7个少年违法犯罪团伙,涉及51人,其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8岁……诸如此类,向社会提出了如何使花蕾免于早谢的迫切问题.要救孩子就必须探索花蕾为什么会早谢,剖析了原因,才能找出对策.当然,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少年“早熟”是其违法犯罪不容忽视的一大原因.这里所说的少年“早熟”并非单一的包含或者说局限于一般人所讲的身体发育早熟,而更主要的是侧重于心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含义是指少年脱离人的正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中,源自芝加哥学派且取得巨大影响的"少年犯罪区"研究并未获得应有重视。随着犯罪空间维度的兴起及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在犯罪制图中的广泛应用,犯罪热点制图成为认识"少年犯罪区"的新思路。对此,少年犯罪区的本土化验证适逢其会。依托特定研究区的犯罪地理信息、借助Arc GIS10.0软件的少年犯罪热点制图,能够探测并比较城市核心区与副中心区的少年犯罪热点,探究少年盗窃热点和"两抢"热点的空间重叠与独立分布关系,把握成年人"两抢"热点与少年"两抢"热点的空间差异,并发现少年"两抢"专属犯罪区的存在。"少年犯罪区"的制图分析能在思路、方法、罪因分析、防控策略等方面为少年犯罪研究带来些许改变。  相似文献   

7.
2000年3月28日到30日,由华东政法学院和英中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少年儿童权利与司法制度”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学院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着中英两国少年儿童权益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主要有四个议题:关于少年保护法律的历史、原理和体系;少年司法中的少年儿童权利保护;社会服务机构在儿童权益保护中的作用;联合国有关规定在两国的实践。以下是讨论的热点概述。 一、少年司法机构设置改革 中国的少年司法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出来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存的少年司法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的统计资料和有关研究表明,盗窃公私财物是最常见的一种少年犯罪类型,占整个少年刑事案件的80%左右,且居高不下;少年盗窃案件中的初犯、偶犯占 85%左右,大部分案件犯罪情节一般,一部分案件则属情节轻微;之所以会出现少年盗窃案件发案率高而情节严重者则不多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所以,认真区别少年盗窃案件中的多种不同情节,特别是正确理解情节轻微问题,对于执行新刑法、审理好少年刑事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少年司法制度是刑事司法制度的核心部分之一,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先进理念、原则或者制度往往是从少年司法制度开始发展的。因此,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而言,其特别注重将"少年司法"打造成品牌栏目,从而使之成为我国少年司法理论研究的一块重要阵地。在本刊的"少年司法"栏目中,其最为根本的原则是秉持"少年最佳利益原则",这是本栏目最为深刻的价值理念基础,其他一切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或原则都是以此为核心展开的。在具体内容上,"少年司法"栏目不仅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  相似文献   

10.
少年法庭是在少年犯罪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为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未成年人犯罪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少年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和少年犯罪的特殊性,是少年司法制度建立的重要理论渊源。针对少年犯罪的特殊性,基于“少年儿童不能预谋犯罪”这一罗马法的古典理论和英美法系关于“国家对少年儿童不是惩罚的官吏而是最高监护人”这一衡平法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讨论、研究公检法司“一条龙”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少年庭成立十周年的前夕,上海市长宁区少年案件工作指导组于1994年6月17日至18日,假座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举办了“长宁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学员有该区的公检法司从事少年案件工作的专业人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区政法委、区人大、区青保办也应邀派员参加。培训班得到了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的大力支持,该所所长徐建教授亲自为学员讲课,介绍国外少年司法制度的概况,并请了在美国学习回国的顾伯中向学员讲授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现状,该所副教授肖建国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建设也作了发言。培训班还邀请上海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10至11日,由华东政法学院和英中文化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英少年司法保释研讨会”在华政召开。英方代表原英中文化协会主席马兰娜女士、从事少年保释工作多年的治安法官大卫先生和预防、减少犯罪组织NACRO成员、长期从事社区少年保释支持工作的苏珊女士出席了研讨会,中方有来自上海、北京、云南、福建等地的研究人员和实践部门工作人员约7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是在2002年3月份举行的第一届“中英少年司法保释研讨会”的基础上进行的,会议议程集中于从实践层面探讨英国少年保释具体操作的基础上,商讨如何扩大少年保释制…  相似文献   

13.
浅谈“法官教育词”与少年刑事判决书的人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年审判工作实践中,对裁判文书教育功能的挖掘和重视不够。在少年刑事案件判决书中附“法官教育词”的作法,是少年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产物,是贯彻“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原则的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6月11日,"少年司法保护福田模式"暨"两个平台"发布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座谈会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共青团深圳市福田区委员会联合主办。与会代表围绕"少年司法保护"这一主题,分别就"精准帮教模式"一个核心、"智慧帮教平台""社会资助平台"两个平台等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冬日游览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一进正门,便被全国目前最高的纪念碑——广州起义烈七纪念碑所吸引——那巨手擎起的枪杆子直指苍穹,何等有气势!可是,视野之中,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头。 “你们看,‘枪挑’万宝路呀!”一看,有个少年指着纪念碑正在嘻笑,引得众少年也看着纪念碑边笑边叫:“’枪挑’万宝路,哈哈……”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对某少年管教所关押的45名非因性违法犯罪而受处罚的男性少年进行调查,发现,其年龄、案由、家庭状况、文化层次、在校表现等不尽相同,但他们涉足性行为问题却已从侧面反映出其极其严重的程度,记录如下,以期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一、少年“强索”类寒件基本情况为开展研究,我们对近几年来审结的10件少年“强索”类案件  相似文献   

18.
作为少年司法的重要基石,“国家亲权”法则的出现、辗转及探索并非坦途,在理念及践行上都历经无数次的考验、甄别与演进。“国家亲权”法则为国家干预问题少年提供了理论基础:若父母无法控制并训诫后者,则国家有权取而代之,提供必要保护及监管。近年来,在新保守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夹击下,“国家亲权”法则与时俱进中有所松动,但仍不啻为少年司法最为重要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9.
1995年7月27日,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召开“外来少年犯罪预防与处罚研讨会.”上海市政法委、市中高级人民法院及若干基层法院、市社会科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等有关领导、同仁和专家学者等应邀出席了会议.会上,闸北区法院分别就市场经济条件下闸北区外来少年的犯罪概况,外来少年犯罪的防治.外来少年犯适应免刑和缓刑、以及对外来少年犯罪在预防和处置上存在的其他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分别作了专题学术发言.与会的各有关领导、同仁和专家学者,对该研讨会和诸专题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研讨会议题中心明  相似文献   

20.
法庭教育最早是在1990年6月,我院未检科与长宁法院少年庭首次合作在一起少年盗窃案件中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少年案件审理的若干规定》中,把法庭教育作为一个必经程序固定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