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过去100年间,人类最深刻的警醒莫过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有毁灭性危害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一度备受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环境问题从此由一个边缘问题逐渐走向全球政治、经济议程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强调了对物种灭绝的担心和主张保护濒危物种。但随着环保运动的深入,另外一种倾向却值得注意,那就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保护手段不加鉴别的支持,形成“凡是濒危物种都要保护,凡是可延续濒危物种的手段都可采用”的舆论氛围。笔者认为,环境保护应采取“无为而治”的保护政策,不应过度介入自然演进过程。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历来有生态伦理观和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人类中心主义中又有强、弱人类中心主义之别,不过主张“人是万物的主人”的强人类中心主义现在已被否定。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3.
《南方日报》2009年7月30日报道:因产地局限产量稀少,翅果油比冬虫夏草更为珍稀。奇迹!600多年不死树王翅果油树是第四纪冰川孑遗的六大植物物种之一,每年4月开花,6月挂果,它的果实外形有8条棱,形如八个美丽的小翅膀,故被称为翅果,古代曾被唤为八卦果、层壶。翅果油树与恐龙同一时代,冰河期过后恐龙灭绝了,翅果油树依然顽强存活,展现了罕见的生命力。目前这个神奇的物种,在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对外政策》双月刊12月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其文章要点如下:文章说,目前,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三分之一的珊瑚虫,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和八分之一的鸟类被列为濒危物种。这些数字还不包括已经被人类消灭或者尚不掌握确切数据的物种。巴拿马中部的安东谷坐落在形成于100万年以前的一座火山口  相似文献   

5.
全球变暖的现状在全世界已经家喻户晓,人们从主流科学家的许多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科学文章中得知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种种威胁,如物种减少或灭绝,粮食歉收,海平面上升,各种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6.
黄牌警告:人类的朋友在消亡专栏主持程林杰柏立席公元1994年,世界环境和资源保护组织向人们发出了一份沉重的报告:目前,世界上数百万只野鸟正被诱捕、射杀、煮食,或被关在笼子里。鸟类监督组织说,现在已有1000种鸟类可能灭绝,英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世界...  相似文献   

7.
赵雨 《传承》2012,(10):62-63,91
根据生物灭绝周期规律的发现,地球生物随时可能会再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大易哲学的人文-生命宇宙观认为,生命力是永恒不衰的,生物灭绝周期是"大年"的季节更替的体现,具体物种的生灭过程是更广大的生命过程的一个环节,人类应对时间与命运深怀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8.
鸟类是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完整组成部分,它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类了解生态功能和环境中的生态平衡,对人类获得生物学知识,都具有可观的贡献。保护鸟类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内容。然而,保护与发展总是有一定矛盾,因此,认清合肥市鸟类资源现状,探讨如何进一  相似文献   

9.
当举国上下精挑细选的国宝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至今“待字闰中”未能进入祖国宝岛台湾之际,有一种神奇的鸟类已先于大熊猫往返海峡两岸!冬去春来,它们在海峡两岸跨越、飞翔了上千年,只是“养在深闰人未识”,最近经过鸟类专家及海峡两岸两位摄影家的多年追随,才揭开了它们神秘的面纱。这种鸟作为灭绝风险最高的种类,已被收录到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亚洲鸟类红皮书》,它就是数量比大熊猫还少的——黑脸琵鹭。  相似文献   

10.
报载一笑话:《隐患》上帝对地球的现状很不满意,便让时光倒流了一千万年。于是,地球上又出现了原始的森林、草地、兽类、昆虫……上帝要离去时,对所有的动物说:“我把这个世界交给你们了,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动物们立刻一群群地朝上帝跪下,指着森林边的一群猴子齐声道:上帝啊。请你把猴子们灭绝了吧。读罢寥寥数句,捧腹之余,脑子里却始终有挥不去、化不开的愁绪。灭绝猴子,意在灭绝人类。我们人类,地球上自以为最聪明的动物,究竟是地球的主人,还是世界的隐患呢?我想起了前不久《新闻调查》介绍的一起事件。在我国云南某地生长着一种珍稀树…  相似文献   

11.
刘彦华 《小康》2024,(12):42-44
<正>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要参与其中,开启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然而,受自然生境的丧失与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衰退,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3日,“长江白鲂没有进入2020年”的消息登上了网络热搜。这个消息来源于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在线发布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的一篇研究论文,专家们在论文中称,长江白药这一中国长江特有物种,目前已经灭绝。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1月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白鳄灭绝反映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危害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有害生物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它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破坏生态系统功能。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这3个国家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分别为137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为我国农历的鸡年,在十二属相中,鸡,竟是唯一的鸟类。对鸡的描述,古已有之。殷代甲骨文中已有"鸟"加"奚"的"鸡"字了;《诗经》中,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的养鸡描述;《道德经》中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间传说中的凤凰是一种仅次于龙的图腾动物,在"血统"上,也与鸡近缘,或许,凤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野鸡。《山海经》记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凤凰";"黄帝之时,以凤为鸡"。千百年来,凤的地位至高无上,"龙  相似文献   

15.
若丁 《今日民族》2002,(10):1-1
2002年9月4日,来自192个国家的104位领导人和1.5万名代表,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举行了为期10天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并通过《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和《执行计划》两个重要文件。这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最为重要的一次国际性会议。这次会议是1992年里约地球首脑会议的后续,会议召开之时,正值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更趋严重,人类在健康、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水和能源5大领域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全球可持续发展状况有恶化的趋势。因而,在作为会议政治宣言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中,各国承诺将…  相似文献   

16.
子荷 《中国减灾》2022,(4):28-33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本该带来降雨的和煦季风变成了破坏性极强的热带风暴,本应规律丰枯的河流突然洪峰不断,泛滥成灾……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加剧、部分物种灭绝、农业减产和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一直以来,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适应...  相似文献   

17.
注重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重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吕善勇世界物种保护协会和世界野生生命基金等组织,今年4月8日发表报告说,目前在地球上每8种已知植物物种中至少有一种面临灭绝的危险,约有34万种植物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占世界上已知的27万种蕨类植物、针叶植物和花卉植物的125...  相似文献   

18.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应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改造和支配的欲望。这种欲望的过度膨胀导致20世纪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森林锐减、某些物种灭绝等等,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应对全球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取向,就是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和谐。其实,类似的观念在维吾尔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中早已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意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生态意识刘湘溶面对以物种灭绝、人口膨胀、温室效应、资源耗竭等为表征的全球生态危机,人类日益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将其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与贯彻,有着客体与主体两方面的进程。客体方面的进程表现为按照自然界固有的生...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变暖、能源短缺、空气污染……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逼退着人类理想生存环境的锐减,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唤起了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关注,自然的萎缩和衰竭日益侵犯着生活的细节,甚至呼吸都变得谨小慎微,而大多数人却听不到自然倾诉的真相,即便能够深切地感受得到原本美好的环境遭受侵蚀的痕迹,也找不到解决的出口。然而,正如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在书中的序言中所说的,"既然我们忍受了,就应该有知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