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我非常喜欢阅读贵刊”我很高兴地发现我的名字出现在贵刊举办的“历史与旅游”知识竞赛50名获奖者的名单里,我经常读你们杂志的每一篇文章。在第4期,有一篇文章特别引起我的兴趣,即那篇关于爱泼斯坦的文章,他目睹了中国近几十年的重大事件。我也很喜欢你...  相似文献   

2.
我在日本东京国际大学留学,我们对国内期刊和报纸都很关心,特别是《同舟共进》,每期一到几乎都形成你争我夺的“热阅“浪潮,最近的第3期上安立志先生写的《奇怪的组合》一文,尤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记得20年前当我在读中学时,曾读到周修睦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编者按:据查,系1980年第9期《读书》杂志所刊《从〈国际歌〉和〈东方红〉说起》一文),对此早已作过批评,现在根据我们的印象,将周先生的文章大意写出来,以飨读者。《国际歌》和《东方红》这两支歌,在我国都已唱了半个多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翻阅1997年第九、十、十一期和1998年第一、二、三期《人大建设》杂志,看到自己写的几篇稿子被刊用,禁不住想起了原商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自信关心人大宣传工作、帮助我成长的一些事。我是1996年由部队转业到商丘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的。过去,在部队曾舞文弄墨,也时常有点小"豆腐块"见诸报端。去年年初,人大常委会机关成立宣传报道组,确定让我担任业余通讯员。有一天,分管宣传工作的赵自信副主任把我叫去,说希望我发挥写作特长,为人大宣传报道工作做点贡献,并将几期《人大建设》杂志递给了我,叫我好好看看。我当时很自信,心想:耍笔杆子我不外行,你就等着瞧吧。  相似文献   

4.
共同耕耘保安园地编辑同志:我是南京市保安公司的一名队员,干保安工作已2年有余了。看到《中国保安》这本杂志,觉得内容很丰富。特别是那首散文诗,《辛苦了,首都的保安卫士》,我认为写得比较真实,也很有诗意。保安队员,多数来自农村,爱好不同。为此,我向贵刊提...  相似文献   

5.
人贵有警觉     
八十年代中期,是我文学创作的高峰期。那时候我刚得过一次全国文学奖,媒体炒作得很厉害,紧接着很多杂志纷纷约稿,加上其时精力充沛,一天到晚就埋在稿纸堆里了,无尽的稿约和持久的兴奋支撑着我可以在两三个月内写出一部长篇,一个星期完成一部中篇,两三天可以做好一个短篇。因一个名字突然引人注目,每年可以接到八至十家出版社和杂志的笔会邀请,因稿债如山,我只能择其一二,其余时间就全将自己关在书房斗室里了,看着一篇篇作品寄出去,很快又一篇篇登出来,播有所收,收有大获,于是更加精神焕发,写志昂扬。1985年,我参加一…  相似文献   

6.
读者俱乐部     
编读往来亲爱的朋友,你们好!本期选取4份热心读者的来信与各位分享——《中国女性》杂志: 您好!我经常购买贵社杂志,觉得杂志办得不错, 尤其买了2006年第五期后,换了萨奇矿泉水,感觉喝了效果很不错。第一天喝了,马上就改善了长期困扰我的便秘问题,晚上睡眠也有所好转,真的很神奇。特此表示谢意。希望你们的杂志越办越好!另外,这期的杂志封面很好看。  相似文献   

7.
“这本杂志办得有点好哟,看一看嘛!”同室一位前辈热情地把书递给我,当时我有点漫不经心。老实说,我一向认为人大刊物政治性强、理论性强,惟有可读性不强.但当我看完手中的2008年第2期《公民导刊》后,我的观念被颠覆了。我迫不及待地上网去搜索该杂志。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协公报》2001,(11):46-46
1964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高亨云:“寄书寄词,还有两信,均已收到,极为感谢。高文典册,我很爱读。”高亨,1900年生,吉林双城人,文字学家。毛信中的“高文典册”当是对高亨所寄的书的称赞;对高所寄的词则未加评论。按,《文史哲》杂志1964年第1期发表毛泽东建国后写的十首诗词时,配发了一组“笔谈学习毛主席诗词十首”的文章和诗词。其中有高亨的一首《水调歌头》:  相似文献   

9.
读者评刊表     
我订阅《支部生活》多年、每期都仔细看,对今年第四期内容,我有如下看法: 一、言论栏目中的世事评说《气焰嚣张的岂止是两贪官》一文写得好,借机报复是相当透彻,但看过之后,心情很压抑,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总觉得不如看前一篇《官乃国家重器,岂可作商品卖》来得气顺。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要发展私人汽车吗?我为学校图书馆订阅了《今日中国》杂志。我们有一些学生正在学习中文,而且还经常去中国旅游,他们对你们的杂志很有兴趣。然而,当我读完1994年第4期的《中国人的轿车梦》一文时,我感到有些疑惑。这篇文章的观点是,私人汽车的存在,标...  相似文献   

11.
"这本杂志办得有点好哟,看一看嘛!"同室一位前辈热情地把书递给我,当时我有点漫不经心。老实说,我一向从为人大刊物政治性强、理论性强,惟有可读性不强。但当我看完手中的2008年第2期《公民导刊》后,我的观念被颠覆了。我迫不及待地上网去搜索该杂志。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残疾人》1999年第8期上我读了雷小建写的《受骗上当的滋味》一文,作为《中国残疾人》的忠实读者,又是一个听力残疾人,我愿与雷小建说几句话。你认为,价钱涨了,《中国残疾人》,肯定有新的内容出现在面前,元月15日接到刊物后,就大失所望,暗叫“上当了!“,小建同志,你上了什么当?我一看到1999年《中国残疾人》第一期就高兴得跳了起来,我越读越爱读,以至第二期到第十二期,我越读越感觉到刊物的分量沉甸甸的,10月初,我就早早去邮局订阅了2000年的《中国残疾人》杂志,而你,需要的却是一本  相似文献   

13.
我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拜读《政策》是我在华中理工大学访友时。 我是一名理科生,平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主要是读《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等报刊,此次来华中理工大学的一个意外收获就是读到了第5期《政策》,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更多地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政策执行情况,受益匪浅,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我觉得,《政策》杂志是很有特点、很有品位的杂志,忍不住提笔写几句,算是一种读后感吧。  相似文献   

14.
马贯中 《黄埔》2012,(3):77-77
编辑同志:你好!我叫马贯中,是黄埔二十二期同学.看了《黄埔》杂志2012年第一期特别策划栏目中安毓淼同学写的《在校忆往》一文,勾起了我的回忆。我和安毓森、侯廷梁都是于1948年5月份从北平考取成都军校,侯廷梁还与我是北平平民中学的同学。  相似文献   

15.
王龙 《同舟共进》2014,(5):92-92
贵刊读后能启迪人的思维、开阔人的眼界。我是老订户了,读过2014年第3期上的几篇我感觉写得特别好的文童后,想着要写点文字谈谈我的读后感。“如何避免误读历史”这个专题,选择得真好。开篇《今天如何读历史》一文,就指明我们读史耍“辨史”,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国家安全通讯》2000,(2):20-20
《国家安全通讯》杂志社负责同志:您好!我是一名从贵刊第1期就开始阅读至今的老读者,我感到,贵刊由内部刊物转为公开发行,它的政治性、政策性、法制性、科学性都很强,既要注意可读性,又要注意保密性,这对办刊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贵刊办的还是很有特色的,对宣传帼家安全法》,动员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把贵刊办得越来越好,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国家安全通讯)杂志应改为帼家安全》杂志为好。加上“通讯”两字容易和移动通讯之类杂志混淆,对公开发行有一定影响。2.在现有栏目的基础上可再增加…  相似文献   

17.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贵刊2006年第10期刊载了金重远教授的“评‘斯大林向德乞和说’——兼与郑异凡先生商榷”一文,我读后想说几句。拙文标题写得很清楚,是“卫国战争初期斯大林打算对德媾和说辨析”,到金文却成为“向德乞和说”,  相似文献   

18.
郭总编:您好!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世纪行》的许多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刊登在今年第4期上的《鼓励大学生创业》、《二○○○年特别关注:消费浪潮》等文章,写得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一些反映祖国统一大业的文章,内容真实,令人信服。另外,刊登在今年第3期上的《石挥与童葆苓的生死性》一文反映艺术家的情感历程,生动活泼,情真意切,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务员》为我开专栏冯铁金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从今年第四期开始,《中国公务员》杂志新开了一个───《吏治通鉴》栏目。在这个栏目中,至今已刊登了我写的稿件数篇。提起这个"专栏"的开办,还有一段故事呢。故事要从我给《中国人事报》投稿说起。该报于今年...  相似文献   

20.
为700期喝彩     
11月中旬,我收到了贵刊寄来的第19、20期杂志,还有一封将我列为特约作者的信,让我吃惊不小。我连忙查阅了一下15年来贵刊剪贴,有我18篇文章。很惭愧,因为平时工作太忙了,一年到头写不了几篇文章,即使有文章在贵刊发表了,可我一对照原稿,就知道编辑作了很大的加工,我连一个“谢”字都还没来得及说,不妨在此说一声“谢谢”!我今年54岁了,前年刚从派出所所长的位子上退下来,在另外一个离家较近的所里做内勤,具体地说就是专门调解民间纠纷。我大约是从1990年开始给贵刊投稿,写的东西,全是我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写起来亲切、自然。以前写稿要用稿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