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山西省煤矿劳动用工管理"新规"出台,在用工制度上创新思维、创新理念,通过实行"五个统一"、"五个100%"制度,着力解决煤炭产业大军软实力建设这一根本问题。"五个统一",即煤矿企业实行统一发布劳动用工信息、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统一培训,统一签订劳动合同和煤矿劳动用工备案,统一参加社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人就业观念变化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福清市劳动力的供给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一方面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改善用工环境,树立良好的用工理念;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完善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供求双方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企业用工由一元用工模式逐渐转变为多元用工模式,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用工机制灵活,人工成本降低,分散经营风险等优势,但也产生薪酬待遇存在差距、职业发展受限制,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等问题。按照新劳动合同法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如何营造和谐、公平企业文化,完善多元化用工长效激励机制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4.
王斌 《求贤》2006,(9):18-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者就业和企业用工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劳动用工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配置。在新旧用工制度交替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建立起对企业和劳动者真实情况有公信力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损害了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因此,加强劳动关系中的诚信体系建设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中多种用工制度并存的情况已非个别.如何做好多种用工制度下的发展党员工作,已成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关注的课题.笔者通过组织有关人员到15个单位进行调查及对137位职工的问卷摸底(含集体企业职工、农民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和劳务工),综合铁路企业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实际情况,拟对此问题作一专题探讨,以期求教于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新课题在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对象是本企业的职工.然而,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职工队伍的构成及其它因素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变化之一:在用工格局上,单一僵化的模式已被冲破.铁路企业的工种之多,是其他企业难以类比的.作为特大型的国有企业,过去铁路职工队伍基本是由清一色的全民固定工构成.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为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铁路新体制,以达到优化劳动组合、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铁路企业单一僵化的劳动用工模式已被打破,大批的全民固定工转制为长期合同工,以此为主体,又相应有了集体企业职工、劳务工、农民合同制职工(以下简称非全民正式工)等,职工队伍的构成比例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企业用工由一元用工模式逐渐转变为多元用工模式,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用工机制灵活,人工成本降低,分散经营风险等优势,但也产生薪酬待遇存在差距、职业发展受限制,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等问题.按照新劳动合同法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如何营造和谐、公平企业文化,完善多元化用工长效激励机制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7.
竞争上岗作为用工形式上的变革,代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工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面对竞争上岗,首先应该认识自己,增加竞争上岗的信心;其次,要改善自己,夯实竞争上岗的基础;第三,协调人际关系,优化竞争上岗的环境;第四,关心企业发展,注重自身价值与企业需要的结合.总之,要做竞争的主人,调适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辩证看待竞争上岗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易博文 《新湘评论》2011,(10):12-13
企业"用工难"和"用工贵",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用工难"必然导致"用工贵"。冷静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跟不上用工需求的增长,这是"用工难"、"用工贵"产生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积累多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经过30多年的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绝对量逐步减少。"十...  相似文献   

9.
<正>劳务派遣作为传统用工模式的重要补充,为企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劳务派遣工队伍规模的壮大,如何更好地维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工会必须研究的课题。一、当前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利益难以保障。由于劳务派遣行为中派遣企业与用工单位分离以及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使劳务派遣工不能与合同制职工同等享受用工单位的车饭补贴、住(租)房补贴等福利待遇,造成了事实上的同工不同酬。  相似文献   

10.
企业劳动用工现状与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与转型经济的共同影响下,国内企业劳动用工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就业体现为弹性劳动、职业变换频繁、工作不稳定、劳动力市场非正轨化趋势上升;灵活就业比重上升,多元用工模式广泛采用;就业结构向高技能方向发展;企业劳动关系的动态化发展趋势明显.要适应这种变化,企业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应坚持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基本原则;正视异质性劳动者的经济身份与基本特征,更充分地尊重与满足劳动者的多样化就业需求;积极加强多元化用工模式的研究与选择,并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因素与内部改革因素等综合调整内部的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一)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共同构建的劳资关系融洽、经营氛围和顺,员工在企业能各得其所、各展所能、各获所需、和谐相处的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合法化、民主化、人性化的特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标准是:劳动合同规范,明晰用工关系;劳  相似文献   

12.
易博文 《学习导报》2011,(10):12-13
企业"用工难"和"用工贵",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用工难"必然导致"用工贵"。冷静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跟不上用工需求的增长,这是"用工难"、"用工贵"产生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积累多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经过30多年的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绝对量逐步减少。"十五"期间,我省新增农村劳动转移就业人数是364万人,"十一五"期间大约409万人。省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就业培训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为劳动者就业创造条件.就业培训只有同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随着企业的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在用人问题上,注重专业对口,注重技术的适用性,不再盲目用工.因此,就业培训也必须保证培训对象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培训“适用对口”的人才的关键是掌握用工信息.搞好用工预测有强烈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意识,合理准确设置专业,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已经成为各行业比较普遍的用工形式,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劳务派遣企业和用工数量呈增长趋势,在缓解就业压力、劳动力储备、促进企业发展等发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用工不够规范、劳务派遣职工权益保障欠缺和企业经营(劳务派遣)不规范等问题。必须根据劳务派遣相关法规政策,结合克拉玛依市劳务派遣的实际,探索有针对性的劳务派遣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远不相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正是由于种种认识上的不统一,导致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展缓慢。二、一些私营企业管理者对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担心建立党的组织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机构设置、用工制度、收入分配等失去自主权,存在消极思想和抵触情绪。三、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用工制度灵活,职工流动性大,给党组织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方面带来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理论导报》2010,(5):70-70
<正>宜春市林业局是主管全市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培育及保护、国土绿化、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垦企业等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内设10个科室、5个站,下设3个副县级单位和3个正  相似文献   

17.
孟亚生 《学习月刊》2012,(1):51-52,42
随着《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用工制度,加大了违法处罚力度,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成为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但是为了节约用工成本,不少企业纷纷采取了外包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已经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固有用工格局,用工对象在向社会广泛延伸,季节工、临时工则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首选。但如何发挥这些外用工的作用,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安全,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这则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0日,农六师五家渠市工会、妇联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司法局、工商联在文化广场共同举办了2010年"春风行动"暨法律法规宣传和企业用工招聘周活动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10,(11):I0002-I0002
平罗县工商局现有在职人员100人,党员66人,大专以上学历87人,设有7个科室、经济检查大队、7个工商所、消费者协会和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挂靠办公;负责监管全县1803户企业和7310户个体工商户,其中:内资企业127户,私营企业1289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