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在理论界已经讨论很久了,现在民法典在立法上正一步步走向实现,对于很多支持制定民法典的法律人和其他各界人士来说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民法思想启蒙晚,根基薄弱,这都为民法典制定产生了障碍,但制定出一部好的民法典就好似春天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时节来临它就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给法治的大地带来一片绿。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简单清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现实表现后,列举和分析了我国制定民法典背后的原因,并在探讨我国当前的现实社会法律背景基础上,对我国民法法典化的有关问题进行反思,认为目前尚需要进一步奠定民法法典化的厚重可靠的社会、学术和政治条件根基;在此结论下,提出法律界人士当前的历史任务,是摒弃民法典的神化功能,舍弃在制定民法典过程中可能会获取的一时荣耀,真正面对当今中国亟需解决的法学理论问题和司法实践问题,促进我国民法以及整个法律体制在实践中的有效和协调。  相似文献   

3.
民法法典化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已正式提出制定民法典,并提出要使我国的民法典成为总结20 世纪,领导下一个世纪的法典。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研究民法法典化的历史,了解各国民法典制定的背景,以对我国民法典的主导思想、模式、体例等作出判断。本文旨在构画出民法法典化的历史脉胳,研讨查士丁尼法典编纂、法国和德国民法典制定背景及其对法典化的影响。笔者据此得出的结论是:民法法典化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郭振杰 《河北法学》2004,22(6):31-35
在简单清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现实表现后,列举和分析了我国制定民法典背后的原因,并在深刻探讨我国当前的现实社会法律背景基础上,对我国民法法典化提出质疑,得出目前我国尚不存在民法法典化的厚重可靠的社会、学术和政治条件根基这一结论,在此结论下,提出法律界人士当前的历史任务,是摒弃民法典的神化功能,真正面对当今中国亟需解决的法学理论问题和司法实践问题,促进我国民法以及整个法律体制在实践中的有效和协调。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民法法典化呼声高涨的今天,要理性对待民法法典化问题,在制定之初就要注重方法论的正确选择。本文简略探讨了中国民法法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民法典的非神话化、本土化、适用化和分步化。  相似文献   

6.
玄月 《法制与社会》2011,(28):297-297
我国的目前实行的民法过于注重人的物质世界,不重视人的精神世界,这种问题的出现与近代民法中的规定有关;事实上,我国民法中的人是从动物上演变出来的,普遍对生存存在欲望,但人不仅物质来维持生存,更有来自精神方面的需求。我国目前的民法正处于法典化过程中,法典化应当依照精神性与物质性协调统一的原则进行,不仅要注重人的物质世界,而且更需要注重人的精神世界,进而给予人更多的关怀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8.
论民法法典化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法法典化就意味着必须面对是否制定民法典和制定何种类型民法典的争议,祖国大陆在这方面的争论十分激烈。法典化只是手段,我们必须明确法典作为法律的意义、法典的应有功能和价值要求,而这也是选择法典化模式的指导思想。在选择法典化模式时应斟酌民法的继受性、国内研究水平、立法者与法官的素质等因素。具体而言,民法的法典化模式共有四种可供选择的立法方案,每种都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制定民法典的时机并不成熟。就现状所表露出来的立法方向而言,立法者采纳了体系化单行立法模式,并以制定松散式完整民法典为目标。这种趋向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走依法治国路线,多次进行法律体系改革。虽然当前我国没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典,但我国民法同样面临解法典化现象。因此,我国民法应该在明确民事一般法和特别法功能定位基础上,规范立法,从而更好的协调私益与公益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对民法解法典化现象。本文将针对中国民法的解法典化现象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否应实行民法法典化,制定民法典?如需要制定民法典,其调整对象是什么,与相关的法律部门如何划分?这个问题不无分歧。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现实和今后发展需要的科学的法律体系,也关系到民事立法的效力。本文作者集中论述了我国民法法典化的问题。现全文发表,供立法界和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民法的法典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大陆民法法典化运动,反映了近代社会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和法制统一的政治需要以及法律科学化追求,但现代社会的多样性需求所导致的民法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司法解释或判例规则所具有的实体法功能,却形成了反法典化的思潮。但民法法典化与反法典化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本质层面的问题。中国民法必须法典化的根本原因,主要不在于实现民法规则的体系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而在于对民众心理所发生的巨大影响及对于中国政治民主和法治进程的巨大推动。  相似文献   

12.
13.
《法国民法典》是西方民法史上的功绩卓绝的"骄子"它以其先进的思想和立法成果对近代各国民法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对我国当下正在讨论的民法典的制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华东政法学院民法研究中心、罗马法与欧洲法研究中心主办的民法法典化与反法典化国际研讨会于4月2日至3日在华东政法学院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匈牙利、韩国等国的11名外国民法专家,150余名来自国内包括台湾的民法专家。大家就5个议题展开了8场讨论。以下是本次研讨会的学术综述。一、大陆法系民法法典化历史经验关于民法典的基础和本质,德国学者Behrends认为,科学的成文法由众多先进思想借助政治力量引领,此过程中这些思想可能被利用和歪曲,这是法典化的风险。私法的核心是自由:自由的享有和…  相似文献   

15.
戴孟勇 《科技与法律》2005,4(4):122-125
由中国政法大学罗马法研究中心与意大利马可·波罗诞辰750周年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LexisNexis律商联讯、上海大学法学院协办的第三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在我国法学界,“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是一个具有品牌性质的国际研讨会,它是中外法学家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就罗马法、中国民商法以及民法法典化进行学术交流和实务研究的重要理论平台,曾分别于1994年、1999年召开过两届。本届会议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和意大利著名法学家桑德罗·斯奇巴…  相似文献   

16.
《检察风云》:今年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您是知名法学家,又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能否谈—下,您对这体系形成的个人理解?  相似文献   

17.
民法法典化与习惯缺失之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法的激情正在催生这中国的民法典 ,然而 ,习惯也正被漠视乃至排斥。对于民事立法来说 ,习惯是社会自生自发秩序的存在形式 ,是社会变革的主要路径 ,是立法得以贯彻实施的条件。习惯的缺失意味着国家通过立法剥夺了社会的抗干预能力 ,削弱了法律的创新能力和校正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近代民法的理性精神--以19世纪民法法典化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喆 《法学》2004,(5):33-44
近代欧陆各国的民法典与理性主义的关系在民法思想史上是一个有待全面认识的课题。以往的研究没有把这个问题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来考察 ,本文采用一种哲学、历史学与法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力图揭示 19世纪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民法法典化所体现的理性精神。本文的主要论点是欧洲大陆 19世纪的民法法典化的哲学思想是理性主义哲学 ,法典化所采用的法律技术深刻反映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民法法典化的价值、模式与学理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肖厚国 《现代法学》2001,23(2):7-16
文章首先回答中国为什么需要民法典,民法典的价值理性和形式理性为其提供了存在上的正当性;其次探讨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模式,指出应以德国五编制为基础;最后提出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学术条件,成熟的学理研究是法典化的理论背景;同时作者还指出,民法典作为塑造世俗生活的根本规范,其功能极其有限,我们不应寄予民法典过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罗马法研究中心和意大利马可·波罗诞辰750周年国家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意大利、匈牙利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国内40多家单位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罗马法与中国的物权法、合同外责任法以及商法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现就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