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公仆与权力     
“公仆”这个概念,人们都很熟悉。《新华词典》上解释:“公仆就是为公众办事的人。”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我国,人民群众称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为“公仆”,这是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肯定和称赞,其中也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2.
眼下,老百姓对我们公仆台勺说词越来越多,有关公仆的顺口溜成串、成行,甚至成篇,让人听了特别难受,也让人更加忧虑。因为群众对公仆的不信任,直接影响到党与群众、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怎样才能提高公仆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威信,从而更加提高党的崇高威望?关键是公仆要实实在在地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台勺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内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许多干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殚精竭虑,开拓进取,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然而, 也有部分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宗旨淡化,不是为民造福谋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9,(7)
公仆,为公众服务的人。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还是人民的老爷?党的十二大党章对此是这样规定的:“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既是对干部的作用,地位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干部所具本质的科学表述。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他们必须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5.
"公仆"这个概念,人们都很熟悉.《新华词典》上解释:"公仆就是为公众办事的人."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我国,人民群众称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为"公仆",这是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肯定和称赞,其中也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6.
党的传统和作风是党性和革命世界观在党员行动上的体现。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是,时代和条件不同,我们所要强调继承、发扬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内容,也必然有所侧重。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在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第一,扎根群众,为民公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当官做老爷还是做人民的公仆,这是我们的干部和任何剥削阶级的官员最本质的区别。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和人民群众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建立了血肉关系鱼水情,那种“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老八路作风,至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处理“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在我们国家,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受人民之托,为人民掌权,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没有丝毫以权谋私的权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之处。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先摆正自己的位置,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甘当“苦官”,才能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明确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才能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某利”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根义 《求实》2007,(10):20-22
增强公仆意识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辨证统一的,因为党的先进性决定着党的干部公仆定位,公仆意识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增强党的干部公仆意识,始终做到献公仆之心,负公仆之责,尽公仆之力,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9.
报载,某地实行离任公示制,要求干部在任时打的“工作白条”、欠的“政绩债”向群众有一个明确的交代,群众如果不满意,就会影响干部的调离、升迁。读后,拍手赞好。这样做既能够增加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也反映出“离任公示”势在必行。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领导干部不仅要在提拔使用前实行公示制度,在调离之前也要实行离任公示制度。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内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现如今,少数干部名利思想严重,见名就要,见利就上,见权就争,甚至不择手段地跑官要…  相似文献   

10.
应该围绕什么转篷子“上午跟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绕着裙子转”,这是群众对某些干部每日生活流程的概括,并据此称这些干部为“三转”干部。我们党的干部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的公仆。既然是公仆,就应该脑子围着党和国家的大事转,心思围着工作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对党的干部的根本要求。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真正认清权力的性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增强公仆意识,自觉地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源自哪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显然,在我国,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是权力的委托者,权力姓“民”名“公”,只能用来为民谋利,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绝不允许成为谋…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的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然而如今一些自诩为“公仆”的官员,正嬗变为以权谋私的“情仆”。其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有11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的执政党,党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他们的精神面貌,对全社会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但在最近的调查中,我们忧虑地看到,在一些干部身上,“公仆意识淡化”的现象正日趋严重。这些人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滋长了官僚主义习气,对个人利益考虑越来越多,追逐名利地位,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对这种“公仆意识淡化”现象,群众称:一等公民叫“公仆”,子孙三代都享福;二等公民是官倒,出了问题有人保;三等公民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四等公民大沿帽,吃了原告吃被告……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做“社会公仆”,而不能变成“社会主人”。但是,近来有人提出,共产党员也是人民中的一员,所以应该是“社会主人”,而不是去当什么“公仆”。 这种看法是望文生义,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意。为了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混乱,有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思想是如何提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4,(23):31-32
“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部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如果不把人民群众当主人,不愿躬身做‘仆人’,那就不配当一名领导干部。”这是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阐明的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底线。关于好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群众观的论述,《之江新语》中还谈到了很多。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不愧于民》中,习近平说:“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相似文献   

16.
邢卿 《共产党人》2004,(16):17-18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首先应从党内做起,尤其从党的各级干部做起。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倡导全党同志要重温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意义重大,是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效途径。一、实践“两个务必”,领导干部要居安思危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一是要忠诚敬业,领导干部对党要忠诚,对人民要负责,对事业要虔诚,对工作要兢兢业业,对群众要满腔热情,  相似文献   

17.
帮闲,本指旧时文人受官僚、地主、资本家豢养,给他们装点门面,为他们效劳。然而,当前干部队伍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少数干部不傍工人不傍农民傍大款;不愿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服务,不愿做人民的公仆,却甘愿当大款的“跟班”,更有甚者,竟与不法大款相互勾结,发展成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将这样的干部称之为“帮闲”。“帮闲”行为完全背离了党员干部的要求,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和党的威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坚决查处和治理。少数干部之所以会滋生“帮…  相似文献   

18.
为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确保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近年来,黑龙江省委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心系人民群众,争做优秀公仆”为主题的“十佳公仆”评选活动。具体做法是:按照重实践、重政绩、重公论的原则和有关的评选标准,采取基层单位推荐、广大群众投票评选的方式,推选人民群众满意的优秀党员干部,按照县(区)、市(地)、省级分别予以表彰。通过话动的开展,深化对全省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激励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努力当好人民公仆,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相似文献   

19.
读了1992年5月6日《人民日报》对赢得众人之心的好干部虞金江事迹的报道和评论员的文章,觉得,虞金江事迹感人,其所思所行,发人深省,与社会现实提出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进行了一番思索,想对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陈述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党的干部的政治本质,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同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官吏有着本质的区别。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1971年3月,马克思曾指出,工人阶级国家政权的一切公职人员应成为“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工人阶级国家政权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去追求升官发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6、335页)。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  相似文献   

20.
"父母官"是旧时对封建官吏的专称.我们党历来教育和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公仆"的称谓与"父母官"的称谓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