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木子 《创造》2023,(11):16-20
<正>二十三、自古人生三不朽,唯有立言最长久古人所说的“人生三不朽”是指“立德,立功,立言”。“三立”,现在我们也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这其中,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续,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和途径,因而也最长久。立言是思想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奋斗篇     
奋斗是人生锋利的剑,奋斗是人生高扬的帆,奋斗是人生攀登的梯,奋斗是书写人生的笔。  相似文献   

3.
耿彦波 《世纪行》2013,(3):45-48
世路漫漫,人生苦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在短暂的人生中,选择又是关乎生命价值的重大问题。读什么书,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干什么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人生选择也是经验科学,人生感悟,一孔之见,抛砖引玉,或可丰富人生选择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9,(15):60-60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人生哲语。  相似文献   

5.
梯子     
生命艺术:在于你如何选择,懂得人生应该保留什么,舍弃什么。懂得保留是人生艺术,那么舍弃也是人生艺术。而且是人生艺术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申荣彬 《台声》2023,(1):100-103
<正>孩子!你现在还小,还不懂事,虽然已回故乡两次,一次是8个月大时,一次是1岁半时,所以你不可能对故乡有印象。现在我回故乡办理证件,便把在你记忆里还无法留下印象的故乡写信告诉你。我把这封信寄给未来的你——你沿着人生的轨迹向前走着,这封信就寄存在你人生的必经之路上,突然有一天你看见它时,你站在未来的人生里便看见了自己曾经的故乡。——题记  相似文献   

7.
人生轨迹不尽相同,有人期望顺意与平坦,有人选择挑战与艰难。在马海兵23年的军旅生涯中,曾经历了3次人生转折,每一次人生转折都是一次艰难的选择,每一次人生转折都是他满腔报国热情最完美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如水人生     
有人说,人生如歌,悦耳动听;有人说,人生如诗,意韵悠长;有人说,人生如画,绚丽多彩。而我要说,人生如水。如水的人生,像水一样清,无色无味,淡泊名利。  相似文献   

9.
宁国铭  闭磊  唐昆 《当代广西》2012,(14):46-46
怎样的人生经历,让他在花甲之年迎来人生高峰?怎样的人生感悟,让他创作出里程碑式的主旋律词作?  相似文献   

10.
劳动是人生的需要,决定着人生之真、善、美和幸福的实现.劳动验证人生之真,铸就人生之实,生成主体诚实的品性;在真的基础上,劳动展示人生之善,延展至道德层面即善良;合真与善,劳动成就人生之美,自由劳动本身即为美,劳动在创造美的世界的同时,也在建构人们美的心灵;劳动使人生充实,并由此产生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吴海清 《当代广西》2009,(13):44-44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曾这样说过:“阅读当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与厚度;它不可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这种改变,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盘点人生     
千百种人生的感觉,谁能说清哪一种常青不老?千百种人生的姿态,谁能看出哪一种亘古永恒?千百个人生的驿站,谁能指出停留在哪一个最好?千百种人生的时辰,谁能体味哪一段依然故我,至今清音不绝?于是,在千百个斗转星移的人生岁月中,我们深深的悟出:人生不能自开自谢,自生自灭,而是需要不断的盘点总结,不断地开拓奋进,让曾经的那份成功,存放在人生的内核,让曾经的那份失败,当作跋涉的小小的鼓励,让曾经的那些挫折,化作我们行路的动力。盘点人生,其实就是农民秋收的过程,用镰刀收割秋实,用粮仓储存成功,用高大的风斗拒绝…  相似文献   

13.
袁剑萍 《中州统战》2002,(11):20-20
人经历的坎坷越多,对人生的理解越透彻。我人生的每个关键阶段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政策的影响,因此,我把“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从尉家、从社会.从人民中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你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付出了多少”作为人生格言。这是我在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对人生的理解,同时,我也用自己的实践不断咀嚼着其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孙英 《思想战线》2003,29(2):16-20
幸福概念深刻而复杂,可以在三个层次上把握。首先,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心理体验。与此相对,不幸首先是人生重大的痛苦;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不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损害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5.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13,(22):62-62
恕我孤陋寡闻,借“舞台”形容某一行当的,大概除了本来意义上的文艺舞台外,只有“政治舞台”了。没听说过学术舞台、技术舞台,抑或其他什么“舞台”之说。倒是有“人生舞台”一说,但人生毕竟不是行当,无非取“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之意吧。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7.
人生价值观,就是人们认识和评_价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时,所持的基本观点。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使人颓废腐败;悲观主义人生价值观,使人厌世、无所作为;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使人自私自利;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使人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对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势     
生命是过程。是过程中的感怀、回忆和沉思。人生的基调是每个人自己能从周围的世俗人生中体味到的。那些忧郁和感伤,压抑和渴望,思想和诗,都是人生最真挚的感受。黑白子里的感悟,对一个旧友的回忆,回眸一件往事的云烟,未必不是满怀着对人生的最深切的热爱。  相似文献   

19.
敬畏     
人是要有敬畏心的。此处的敬,是敬重、崇敬、尊敬;畏,是畏惧、正视。辞典上解释,又敬重又畏惧曰敬畏。 今天.我们要敬畏什么呢? 首先,要敬畏人生,敬畏生命。人生漫长,却也短暂,关键处只有几步。人生的本钱是生命,生命在,价值才在;生命强,价值才强。生命没有了,人生也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所信奉的他那个时代的道德信条,也是一笔精神财富。有了这笔财富,他在世界上的各种邪恶诱惑自己时,就能换来一份坚定,站稳自己做人的底线;他在做各种人生选择时就会从容,会准确地抓住人生机会,从而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人生位置。人生的重要机会,有时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信条换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