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互依存,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只对那些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人开放。但是在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分离与脱节已成体制化。统一司法考试为适应对高素质法律职业者培养的需要、实现法学教育体制重构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中国的现代化需要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偏重综合、缺乏逻辑、强调中庸的传统思维方式在促进中国古代文明兴起的同时,日益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桎梏。如何实现由传统思维方式向现代思维方式的转换,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牛丽 《党史纵横》2015,(3):63-64
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对公安刑事执法而言,核心是依法办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关键是树立正确的刑事执法的法治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也称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理念、规定、原则和标准,依照法律逻辑来思考、判断、分析和处理法律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公安刑事执法活动主要是对刑事案件的立案和侦查,是检察机关起诉和人民法院审判的前提。为了确保刑事案件的依法、公正处理,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进行法律修养的逻辑路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夯实大学生的证据意识、程序观念,厘清其法治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的差异;二是树立法律信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三是探寻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思想道德基础,以思想道德修养来促进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进行法律修养的逻辑路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夯实大学生的证据意识、程序观念,厘清其法治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的差异;二是树立法律信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三是探寻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思想道德基础,以思想道德修养来促进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发展路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肩负着推动国家法治建设进程的重任。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主要有: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开设与法律有关的专业课程;通过严格依法治校、参与社会法治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法治精神;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水平等。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九海  韩强 《求实》2005,42(6):33-35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感性思维、人本思维、整体思维、和谐思维经过创造性诠释与现代转换,可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永远是法治的价值和基本理念。关于法治的本性,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有言:"法律乃公正善良之术。"自此以后,公平正义成为法律固有的属性。所谓"术"就是指一种技艺和工具,一方面,法律是一种实现公平正义的技艺,法谚云:"法律是善和衡平的艺术。"所谓"艺术",就体现了法律作为人们长时间智慧积累的结果,公平正义的实现也需要法律职业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从业技术。另一方面,法律相对于公平正义而言具有工具价值,是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司法考试结束了,但是,对于司法考试应当考什么,仍然是法律界和考生关心的问题。国家司法考试的主要目的在于考核这些准法律职业者是否具备作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或者  相似文献   

10.
在哲学史中与实体思维方式相颉颃的还有一种思维方式--过程思维方式,即以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的解释框架,其实质是辩证法,它实现了解释世界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向.传统过程思维拘泥于原子式地考察世界,从而使过程哲学成为"署名"的个体思辨,并未真正超拔出传统形而上学窠臼,最终沦为柏拉图哲学注脚.马克思实践过程思维方式超越了实体思维对世界的无限性解释,也拆穿了以纯粹思辨思维对世界过程抽象解释的虚假性,指出实践过程中思维与存在的对象性关系是不脱离具体内容的真理.实践过程思维方式的确立体现着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及其意蕴.  相似文献   

11.
商海制胜的本领在于思维,"创新思维"的方式,让平凡的你从此不再平凡。本领是在失败与成功中锤炼出来的。《破析<西游记>--创新思维学》会告诉你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24):17-18
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的基础是法律至上,它要求思维主体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法治思维是针对人治思维和特权思想而提出的。限制权力,保障权利,既是法治的精髓,也是法治思维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15,(10)
<正>法治既表现为法律规范和法律实践,也表现为价值理念。作为法律规范,法治是公民意志的集中反映,是引领和规范社会生活的准绳,是国家根据社会性质、政治体制与历史文化作出的制度安排。作为法律实践,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是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叠加而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在法律规范与法律实践的背后,支撑、引导它们的则是价值理念。法治理念清晰,制度安排才合理;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才能真正得到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  相似文献   

14.
<正>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是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前提。树立法治思维,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习惯,首先应掌握法治思维的主要内涵。法治思维是指遵循法治理念,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并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和过程。作为一种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具有特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所有领导干部自觉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领导干部需要什么样的法治思维?规则至上:一切从讲规矩、讲规则开始普遍的法治思维,一切从讲规矩、讲规则开始。在任何工作中,制定规则很重要。在有规则之后,尊重规则成为第一要务。规则至上思维,就是以既定的法律规则为依据,运用法律规则中的  相似文献   

16.
程亚平 《世纪桥》2011,(11):57-59
当前,思想不解放,思维僵化,观念保守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思想僵化主要是思想观念的固定性、思维定式决定的,解放思想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如何,直接关系到各级组织和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方式,这是实现思想解放、科学发展的关键。转变思维方式要注意开拓创新,要注意加强逻辑分析、实证分析,要注意全面协调发展,要有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意识,最根本的是要强化党的宗旨意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领导干部要树立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培育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重要意义,走出一些认识误区,要在理论学习与法律知识学习、传承中华优秀法治文化与廉政文化、总结别人及自己的过去得失、领导工作实践及监督检查中努力培育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在治理实践中,如何把全面依法治国落细落小,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实际情况看,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刚性"与"柔性"。法律是刚性的,要依法办事,不能含糊;任何人都要遵从法律,没有例外。但"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如果执法司法只讲法理、不讲情理,只有严肃性、缺少人性化,当事人面对的将是冷冰冰的面孔、硬生生的方式,难免心生抵触、判而不服,甚至产生怨恨法律、仇视社会等偏激心理。多采取柔性的手段疏导情绪,多做些思想工作增进信任,多运用调解的  相似文献   

19.
韩美群 《学习论坛》2008,24(5):48-51
中国古代和谐文化观是一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和谐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经过时代的磨炼,它已具有跨越时空的巨大生命力,成为人们不自觉的文化理念与思维方式,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陈翰笙以其特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在中国农村经济研完领域做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其学术思维的重要特征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性.对中国农村社会特殊性的探讨及在此基础上强调注重对生产关系的研究、用西方"实证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农村经济问题及与国内外学者展开的学术批判,是其中西"双重文化思维"的集中体现.此外,由于特殊的留学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学术贡献,陈翰笙成为中美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者.陈翰笙学术思维的特点代表了符合时代潮流的重要精神--倡导中西文化的开放性与融合性.在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陈翰星的学术精神在中国学术界仍然是值得提倡的. 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其学术思维的重要特征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性.对中国农村社会特殊性的探讨及在此基础上强调注重对生产关系的研究、用西方"实证方法"来研究中国的捉村经济问题及与国内外学者展开的学术批判,是其中西"双重文化思维"的集中体现.此外,由于特殊的留学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学术贡献,陈翰笙成为中美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者.陈翰笙学术思维的特点代表了符合时代潮流的重要精神--倡导中西文化的开放性与融合性.在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中西文化交流日益 多的今天,陈翰星的学术精神在中国学术界仍然是值得提倡的. 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