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农民、农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镇乡基层政权处于发展和稳定“三农”的前沿阵地,镇乡干部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农民的矛盾成为发展和稳定“三农”,广泛团结农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镇乡干部与农民的矛盾,是社会转型时期在农村的综合反映,具体说来其原因主要有:1.体制转轨产生的负效应.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趋于主导地位、计划经济体制仍在不少经济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尚未完全纳入法制轨道.上述体制上的交叉碰撞,在农村中的基本表现是: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仍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运行,而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却极大部分从市场获得.农产品的市场交易与平价收购之间存在着差价,农民心里是十分清楚的,由于心理不平衡,牢骚怨言的产生也就十分自然了.而农民这种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人口现象,那就是既非农民、也非市民的“三无”农民。所谓“三无”农民是指:这些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于土地被工业开发区或被城市建房所征用,已变成没有  相似文献   

3.
匈牙利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经济改革,试图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改革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匈牙利也一度在短缺经济盛行的东欧成为了“消费者的天堂”,但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积弊并没有得到解决。正如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认为,中央计划在匈牙利的收缩并不意味着出现了通常的竞争性的市场关系,相反,中央计划部分被市场型的控制所取代,部分被企业与财政当局特定的讨价  相似文献   

4.
城乡关系不仅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重点聚焦。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逐步向新型的城乡一体化体制发展的阶段。在城乡关系转型的重要时期,人口城镇化是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民市民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涉及到社会保障体制、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各个环节,对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人口城镇化迅速发展和城乡关系急速转型的背景下,当前十分紧迫的是要解决三个问题:“新市民”的“同城待遇”、“新市民”的“身心归属”和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现行的“市管县”体制,推行“省管县”,近期又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这主要是基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最新提法的激发。其实,不仅相关的民间呼声已经有多年,而且不同方式的现实探索也早在许多地方开始了。如海南省从1988年建省之初,就坚持推行了“省管县”体制,被称为“海南模式”。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给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好“三农”问题,全国,尤其是广大欠发达地区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其出路在于给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深化土地承包制改革,明晰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改革财政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保证农民的政治权利,让农民成为改革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组织形式、劳动关系的变化,原有的组织结构被全然不同的新的组织结构所取代,旧的企业制度正逐渐被新的企业制度所取代,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新的企业运行机制。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以后,出现了“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老三会”(党委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金融“瓶颈”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现行金融体制下所谓的“潜规则”,不仅让没有什么作“抵押”的农民贷不到款,而且让许多不愿按“潜规则”办事的企业也贷不到款。在中国,由于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而农业生产又急需资金,导致农民什么样的“高利贷”都借。至于企业,“孙大午事件”早已彰显了中国民企融资的难题(详情见本刊第7期《徐水为什么杀死自己的金凤凰?》)。农民贷款难,固然是“嫌贫爱富”的银行追逐利润的本性使然,但现行金融体制下的“潜规则”却让一些效益挺不错的企业也贷不到正常发展所必须的、合法的资金。这,就…  相似文献   

9.
肖唐镖  郭少琴  陈帅 《求实》2004,(11):88-91
围绕“城乡统筹与农村发展”、“农村基层政权与村级治理”、“农村阶层分化与社会流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公共物品供给”、“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专题 ,众多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展开了自由而热烈的研讨。目前 ,尽管有关“三农”的新政策已在发挥效应 ,但城乡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农民权利保障和收入增长的形势不容乐观 ,农村资源与环境的保障依然形势严峻 ,“三农”问题的地区差同样值得重视。尤为重要的是 ,长期以来形成的“三农”问题的体制、理念与机制根源尚未被真正触及。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日益严重的问题 ,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从体制、理念和机制上着眼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税费改革后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困境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笔锋 《求实》2005,(12):103-105
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困境便“隐性”存在,只不过那时乡镇政府可以利用自筹制度把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负担转嫁给广大农民,转换成对农民的超经济索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自筹制度甚至农业税,这种“釜底抽薪之举,使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更是“雪上加霜”。从此,农村公共产品筹资困境便彻底地“显性”化。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筹资困境的存在虽然与农村税费改革有直接的关系,但主要还是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乡镇财政体制等深层次原因的制约。为此,税费改革后农村地区公共产品要彻底走出筹资困境,就必须对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模式、公共财政体制、乡镇行政管理模式以及其他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变迁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解决好“三农”问题,全国,尤其是广大欠发达地区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其出路在于给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深化土地承包制改革,明晰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改革财政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保证农民的政治权利,让农民成为改革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一、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劳动力产权制度安排及劳动行为“一般的财产关系制度的变迁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并通过对行为的这一效应 ,产权安排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的分配等等。”[1]在计划经济中 ,农村劳动力产权实际上国有制 ,农民被剥夺劳动的自主权 ,并由此决定了农民的劳动行为方式。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根本问题是 ,中国怎样进行工业化?工业化资金如何筹集?[2]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低生产力水平下 ,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其中心内容是国家通过强有力的政治、行政手段 ,动员和集中国内一…  相似文献   

13.
以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统筹是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体制和政策因素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城乡统筹的主要制约因素。对造成“城乡”差别的体制和政策大力纠偏,还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清还长期以来对农民、农村的“历史欠账”,正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城乡统筹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对待农民的态度:要解决米袋子、菜篮子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农民的钱袋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农民主要是考虑要粮食、棉花,而农民从自身需求出发,要增加收入。这个矛盾是长期以来就有的。过去在人民公社体制下,这个矛盾可以被大锅饭的体制所掩盖。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特别是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后,这个矛盾就更加突出了。但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比如,抓好米袋子、菜篮子,是保证供给、抑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性一招。但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的目的,不能只是保障供给、抑制通货膨胀乃至城市稳定的招数,而应当让农民种粮种菜增加收入,得到经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思历来就极端重视农民问题。早在1848年至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多次论述过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一些农民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必须有农民的支持,如果没有农民的“合唱”,无产阶级的“独唱”就会变成“孤鸿哀鸣”。然而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长期未被社会主义者所认识。直到19世纪90年代法、德等国的社会民主党人出于在合法斗争中取得农民的支持的需要,才从忽视农民问题转到开始重视农民问题,并且开始讨论和制定土地纲领。无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是地方上的“明星企业”,产值和利税总名列前茅,前去参观和取经者络绎不绝。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该厂的产品渐渐为市场所冷落,企业生产、经营步入了低谷。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这家企业负责人仍寄于“行政手段”和“人情关系”,然而始终事于愿违。不久前,这个企业因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受到了有关部门的查处。  相似文献   

17.
“三无农民”的出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既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农民的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功能。但是各地在土地征用中普遍选择货币化安置而对农民的补偿又很低的情况下,失地农民因为人力资本不高等原因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同时又因为属于农业户口而被排除在了城镇社会保护体制之外。结果,相当多的失地农民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探讨有效的解决途径迫在眉睫。我们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失地现象不可避免,但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乡镇干部、作为最基层的政策执行者,党的政策、方针贯彻的好坏.与基层干部有着最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面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干部在工作上产生了新矛盾.处在“两难“境况之中.如何消除这些矛盾.使基层干部从困惑中解放出来.是当前一项重要的问题.归纳起来.当前基层干部在工作上面临的矛盾主要有一、“市场”一手与“计划:一手在运用上的矛盾.目前.农村正处在从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乡镇干部既是广大农民闯市场奔小康的直接领导者.又是国家宏观调控、计划性手段的直接执行者,“放”与“管”之是如何合理划分,“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又不影响本地改革开放;是乡镇干部左右为难的事.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好体制,不仅可以释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把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诱发和动员起来的“压力”和“诱导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所释放的极大能量,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就充分证明了这点。但是,毕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不仅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仍然很深,而且“家长制”的领导方式还有很深的社会土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大量存在。主要表现为六大体制弊端: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是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农信社如何加强管理、勤练内功已是当务之急,因为它对今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农信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提高和改进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真正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创造有利条件。一是要不断树立农信社金融服务的新形象,努力提高员工服务“三农”的思想水平。员工综合素质、服务质量、工作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为“三农”服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