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技术作为刑侦工作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案件的侦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起铁路旅客列车卧铺车厢麻醉抢劫案件侦破过程中,技术人员利用技术手段确定了案件性质和犯罪嫌疑人,并且利用文件检验技术直接侦破上海和南宁两起特大旅客列车卧铺车厢麻醉抢劫案件。  相似文献   

2.
铁路旅客列车旅财被盗案件一直是铁路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的重中之重,案件的及时侦破是对此类犯罪最有力的打击。但此类案件破案率低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在吉林铁路公安处"10·14"特大旅财被盗案的成功侦破中,发案卧铺车厢旅客的准确定位,是成功破案的基础;查询存款,完成由"款"到人的追寻,是成功破案的关键;指挥员靠前指挥,树立信心,运用侦查谋略,是成功破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1992年10月9日上午10时39分。郑州北郊某刑场。 “叭!”一声沉闷的枪响,负案在逃近3年、特大抢劫犯石长鹏饮弹倒地,一股污血流到黄土地上。至此,曾经轰动全国的“3·20”旅客列车洗劫案终于划上了句号。 (一) 1989年3月20日凌晨1时许。 一列长沙开往郑州的258次旅客列车由南往北疾驶。在10号硬座车厢  相似文献   

4.
列车作为社会公共性的交通工具,与社会大众有着最广泛的联系。加强列车服务文化建设,能把车厢变成传播文化的平台,通过南来北往的旅客将文化四处辐射渗透。郑州客运段地处中原路网中心,担当着66.5对(其中“高铁22对)旅客列车的乘务工作,通过加强列车服务文化建设赋予了列车服务新的内涵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旅客列车爆炸案件是一类危害极大的恶性案件.针对此类案件,侦查人员首先要采取有关紧急处置措施,旅客列车执勤乘警、接报公安机关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旅客列车爆炸案件现场勘验的程序一般包括明确旅客列车爆炸案件的管辖和指挥,在先期处理的基础上成立专案组,对现场进行保护,进行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以及对现场伤亡人员进行检验、处置等.  相似文献   

6.
旅客列车犯罪现场对旅客列车环境具有依赖性。旅客列车犯罪现场具有反映犯罪痕迹物证及犯罪行为规律特点的功能 ,但犯罪现场的开放性和封闭性 ,使其必然要受到旅客列车环境的限制和影响。旅客列车环境对旅客列车犯罪现场的生存、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既是认知犯罪现场的依据 ,也是认知犯罪现场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旅客列车火灾控制是旅客列车消防工作的关键,本文从研究旅客列车火灾的特殊危害性剖析主导车型火险致灾因素入手,进而阐明了强化消防安全意识、整改重点火灾隐患、加强日常检查考核绝三品进入站车、提高防御控制能力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旅客列车上实行"110"报警服务,是铁路公安机关旅客列车治安管理工作上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在缩短乘警的出警时间,提高破案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值得全路各公安机关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机关的日常管理、打击防范、侦查破案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一套符合旅客列车特点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提升对旅客列车治安的防控能力,是当前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旅客列车视频监控系统是对旅客列车特定区域进行监视、跟踪和信息记录、回放的视频信息系统,是实现铁路警务效能"警力无增长改善"的重要途径,是强化旅客列车治安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加强旅客列车反恐防暴能力的重要举措。在铁路公安机关主导下,通过积极的立法活动,对监控探头进行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合法规范使用监控视频信息,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在旅客列车治安管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刍议旅客列车刑事案件侦查管辖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旅客列车刑事案件侦查管辖模式的不合理是导致旅客列车违法犯罪没有得到真正、有效打击的主要原因。从诉讼价值的最大化出发,应对旅客列车违法犯罪侦查管辖进行重构,即旅客列车上的刑事案件由列车运行地铁路公安处管辖。所谓运行地铁路公安机关管辖是指当旅客列车运行在某一个铁路公安处的辖区内,列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由该辖区所属的铁路公安处进行立案、侦查等相关的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11.
警察在旅客列车上执行勤务时,在“扒车门”“霸座”等典型事件处置中,会遇到妨碍公务或暴力抗法的现象,以往的常规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难以合理、高效地对其进行处置,亟待开发适合旅客列车上警察处警任务的专业化、针对性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本着贴近实战、贴合旅客列车环境应用情形的原则,通过分析旅客列车上警察徒手防控技法的训练、应用情况,提出针对旅客列车上警情处置的徒手防控技法训练方式,创新旅客列车上警察徒手防控技法系统化训练模型,为旅客列车上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和实战应用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犯罪嫌疑人利用旅客列车站停期间,撬、砸列车车窗,盗抢旅客财物的犯罪活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方式。本文分析了旅客列车窗外盗窃、抢夺案件形成的原因、规律特点及打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这些日子,港城烟台象“炸了锅”似的,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几乎人人都在谈论着一个话题——住房改革。 在北京开往烟台的火车上。夜里,卧铺车厢已经熄灯,可我那两位“邻居”操着浓厚的胶东口音仍在“抬杠子”。“要咱说,这次房改可治了那些当官的了。过去,谁有权谁住大房,这下可好了。”“要你这么说,当官的都得和你住一样面积才行?”“想多住也行,得多拿钱呗!”“过去人家不也多缴了房租?!”“房租?那顶个么!一平方米才八分钱,还不如送个人情呢!” 我到烟台去,正是采访住房改革的。没想到,没容去“采”,情况已经上门了。  相似文献   

14.
拟从火灾荷载、致灾因素、火灾蔓延、火灾救援等方面分析铁路旅客列车的火灾风险,提出预防火灾事故的七大对策,并就下列情况对旅客列车火灾事故提出应急处置应遵循的程序和工作原则:列车发生初起火情时,列车发生火灾在区间被迫停车时,列车发生火灾不能立即扑灭时,车站接到旅客列车火灾报警时等等。  相似文献   

15.
旅客列车流窜犯罪是严重危害列车治安、影响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犯罪类型。当前旅客列车上流窜犯罪团伙的主要特点:(一)流窜犯罪团伙在途经外局的普通旅客列车上作案相对突出;(二)流窜犯罪团伙成员构成上由简单向复杂型发展;(三)流窜团伙作案既有随机性又具规律性;(四)流窜团伙成员普遍具有较强的反侦讯意识。依据流窜犯罪具有的案犯成分复杂、侵害目标广泛、逃离现场迅速、活动区域多变的特点,结合当前“三基”建设工作,建立完善预防和打击旅客列车流窜犯罪的长效机制已经成为当前铁路刑侦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动车组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列车行驶全靠前面的车头来拉动,不管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蒸汽机车,还是现在的内燃机车、电气机车,无一例外。动车组与众不同,它不光是车头带有动力,车尾也有动力,甚至中间的车厢也有动力。这些带动力的车厢不仅"自己会跑",还能牵行其他没有动力的车厢,使列车行驶的速度大为提高。在这里,带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厢叫"拖车"。由几节带动力的车厢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组而成的列车,  相似文献   

17.
侵财案件是旅客列车的常见高发案件,具有作案主体隐蔽性强、作案手法智能化、调查取证难度大等特点。为有效预防侵财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治安,需要对旅客列车侵财案件的特点和发案原因进行分析,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以 《侨园》2009,(4):64
这天上午,芬兰拉毕省行政管理署高级主管斯托夫·科特在家里用完早餐后,和往常一样乘上一辆公交车去省府上班.由于是始发站,车厢里的座位没有坐满,斯托夫·科特坐下后,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叠报纸阅读起来.当公交车停靠到第六站的时候,上来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这时候车厢里的座位已经坐满了,并不在意的老太太就攀着扶手,站立在斯托夫·科特的身旁.而这时,斯托夫·科特正全神贯注地翻看着报纸,他浑然不觉身旁站立着一位老太太.……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剖析已侦破的三例旅客列车爆炸案的损伤特点,探究了损伤与炸点的关系损伤的种类多,多发性损伤高,重叠性损伤多,冲击波伤、烧伤与被炸人员距离炸点远近和角度以及有无遮挡物密切相关.通过检验伤亡的程度、部位,尸体残骸失落的远近及身体各部位的附着物、嵌入物,衣着高温作用现象,可以探究损伤是爆炸产物直接伤还是间接伤,是否接触爆炸物爆炸,确定炸点的位置,判明爆炸时伤亡人员的姿态和伤亡人员与爆炸装置以及引爆物之间的关系,伤亡人员距炸点的距离和方位,伤亡人员与炸点之间有无隔离物.根据损伤的特点和创伤区提取爆炸物碎片,推断爆炸装置类型,综合判定爆炸事件的性质.通过剖析旅客列车爆炸伤亡的特点,可以揭示其伤亡与炸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1992年11月23日深夜,在逃的“5·28”特大旅客列车盗窃案首犯吴风在黑龙江省鸡西市被齐齐哈尔铁路公安处3名侦察员智擒,次日押到齐齐哈尔。阴险狡猾的吴风落入了法网,铁道部公安局及广东、湖南、黑龙江等省的铁路公安部门终于喘了一口气。全国通缉1992年5月28日,在长沙开往杭州的128次旅客列车上,一个操东北口音的犯罪团伙一次盗窃旅客的密码箱11个,盗走现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