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列宁也倡导“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要义就是要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所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品质,成为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体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存在一定的张力,张力含有“度”的极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面临限度的僭越问题,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灵魂与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之间张力制衡,避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偏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厘清概念,消解苏联式解读框架的制约因素,再探究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问题;另一方面,要在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层次的基础上,钻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原初理论在价值理念和思想方法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列宁精辟地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相似文献   

4.
赵秀娥 《理论研究》2013,(2):10-12,25
诠释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党的十八大对我国思想理论界提出的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当前我们由于背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陷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迷失和信仰危机。只有回归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找回理论自觉,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才能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创新。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而且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从现实出发、结合国情,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新范畴、新观点、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表现,它拓宽了新视野,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局面,必将为中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最新概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即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并将实践经验进行升华,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80多年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9.
冯德军 《唯实》2010,(8):39-42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前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拓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推动会不断实现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充分地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念,主要表现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应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进行创新,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合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核心部分,与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同解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当代人核心价值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论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新建立的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承载着建设我国主导意识形态主渠道的重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自信"转向"他信"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发挥自身优势,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凝练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库支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齐心合力,共同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演进与扩展就有着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端茹 《探索》2013,(1):185-188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处于男权社会底层的妇女给予无限的同情和关注,他们在为妇女探寻解放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妇女理论.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传播到中国,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奠基者;毛泽东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他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开创者;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指导我国妇女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基本含义,就是指其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变化的发展过程,就是要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现实基础,其必要性表现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外部环境决定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不可或缺;其可能性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不竭源泉;其挑战性表现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呼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实现路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处理理论经典与实践经验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相汇合,正确处理时代发展与历史经验的关系;中国与外国相融合,正确处理中国国情和别国经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党的执政理论创新的又一巨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19.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源所在。这既需要我们立足于基本理论观点,又要与时俱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彰显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评估体系,是有针对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需要,也是保证和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