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腐败的泛滥程度取决于腐败的成本收益与反腐败的成本收益之间的博弈:有腐败可能性的人是否选择腐败取决于腐败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如果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则他们会采取腐败的行为,否则,则相反;腐败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取决于反腐败的力度,取决于反腐败的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如果反腐败收益大于反腐败成本,则政府会加大反腐败的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反腐败。  相似文献   

2.
成本理论与反腐败策略李泽明当前,腐败与反腐败斗争起伏剧烈,并为社会所瞩目。本文试运用犯罪成本理论,探索腐败与反腐败的客观规律,以求确定反腐败的宏观和微观策略。一、腐败成本和反腐败成本及其收益分析腐败成本是指腐败行为人因实施腐败行为所承受的精神性、物...  相似文献   

3.
对腐败主要着眼于反还是着眼于防?对人主要使其不想腐败还是使其不能腐败?对权力主要实行单向垂直监督还是实行多向纵横监督?这是要结合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必须深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一、反腐败与防腐败反腐败与防腐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广义上看,防腐败是反腐败...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学角度看,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寻租理论的制度揭示,说明了腐败产生的可能性,而当腐败收益大于成本时,腐败便成为现实。因此,要成功治理腐败,必须通过弱化人的自利本性、遏止寻租行为、大幅度提高腐败成本等来完善我国的反腐败立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国各地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笔者认为,腐败的成本低、风险小,是腐败分子铤而走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提高腐败成本,加大打击力度,使腐败成为一种高风险、高代价的行为,让搞腐败的人不但在政治上身败名裂,而且在经济上无利可图,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腐败成本是指腐败分子搞腐败所丧失的利益,提高腐败成本,就是依照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给予腐败分子严厉制裁,使腐败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笔者认为这里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公职人员的经济待遇,使…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经采取预防性的反腐败措施遏制腐败,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预防腐败犯罪仍然难点重重,适应我国现有腐败犯罪的形式、腐败犯罪特点,我国反腐败和预防腐败犯罪制度也要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趋势为何难以有效遏制,反腐败的信誉度也还不够高。关键在于社会对腐败与反腐败的价值导向上。腐败成本低,收益高;反腐败成本高,廉正收益低。因此,要使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成效,必须加大腐败成本,提高廉正收益。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腐败犯罪呈现高发、频发态势,惩治和打击腐败犯罪尤为迫切。纵观世界各国,反腐败的有效途径是法治反腐,而法治反腐的最佳制度是国家刑事政策。但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存在层级不清、体系混乱、衔接不畅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我国腐败犯罪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反腐败刑事政策内涵,重新构建反腐败刑事政策体系,转变反腐败方式,尝试建构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腐败模式。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腐败已成为各国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如何有力治理和有效防范腐败的发生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国都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制止和预防腐败,反腐败措施的种类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纵观各国主要反腐败措施,制定专门反腐败法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选择,许多国家除了在自己国家的刑法、行政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中规定有关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内容外,还制定了独立的专门反腐败单行法律法规。这些专门反腐败法将反腐败的制度、措施进一步细化,而且适用起来更加方便、灵活,在各国的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对新加坡、韩国、美国和英国的专门反腐败法作比较研究,为我国反腐败法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犯罪依然频发,为了有效遏制腐败犯罪,需要对当前反腐败刑事政策进行研究。文章在梳理我国腐败犯罪现状基础上,结合反腐败犯罪刑事政策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遏制腐败犯罪的建议。同时提出反腐败犯罪的刑事政策体系要坚持法治化和科学化并进,要和我国依法治国的大局相一致。具体来说,必须做到宽严相济、坚持"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行贿受贿一起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警示训诫防线对党内监督方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反腐败警示训诫防线是对中央提出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具体实践,是反腐败的制度机制创新。警示训诫防线对党内监督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警示训诫防线党内监督机制化、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以及监督的动态化等几方面,凸显出警示训诫防线对反腐败的制度机制创新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西方行政与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性缺陷与社会转型期的局限而非反腐败力度不足;主要性质是一般规律性现象而非特殊的偶然现象,即主要是我国的行政环境而非制度供给不足的结果。因此,反腐败的主要指向是腐败行为而非腐败现象,主要原则是与改革、发展、稳定、转型相协调而非相对立。  相似文献   

13.
对腐败控制战略的设计和选择与一个时代政治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建党前后直至今天,我国的反腐败宏观战略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变化与发展,由以惩治为主导逐渐演变到群众运动的反腐败方针,经过反思,继而走向法制惩腐,惩治为主的反腐败策略,最终确立了标本兼治,打防并举的反腐败战略。  相似文献   

14.
腐败犯罪具有非法获得个人资产的特征;国家司法管辖权的有限性导致犯罪分子逃至其他国家;进而导致惩治犯罪分子与追回犯罪资产难度增加.笔者认为,加强出入境管理和银行监管有利于阻上腐败犯罪分子逃至国外,预防犯罪资产跨国境转移.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反腐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的反腐败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反腐败关系党和国家兴亡的战略思想;惩治腐败,从严治党的思想;发扬民主,加强人民群众监督的思想;反腐败教育的思想;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等反腐败思想。在新时期,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对于正在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司法部门应该是惩治腐败的主要力量,如果自身不能做到清正廉洁,就难以指望其担当反腐重任了。当前,公安机关应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腐败的六项措施。即:一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二是反腐倡廉要从领导干部抓起;三是建章立制,强化监督机制;四是严肃法纪,查处大案要案;五是从优待警,保廉养廉;六是严把进人关,健全淘汰机制。  相似文献   

17.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a permanent topic of statehood is not a slight relaxation of the basic work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essential part. Social development is multifacete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ivilization or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and both are closely related. "People are going to a little spirit." With lofty lofty ideals and beliefs, will working hard. Effectively preventing corrup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depth development. Major cases and typical cases continue to be exposed and dealt with, demonstrates our continued efforts to increase the party's anti-corruption. We must also realize, to carry out anti-corruption work,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only handling the investigation and punish corrupt elements were not enough, you must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focusing on prevention, increasing efforts to prevent corruption from the source.  相似文献   

18.
邵玲 《工会论坛》2010,(6):12-13
新时期要加大反腐败力度,必须构筑一个惩治、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如果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基础性工程的话,那么,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加大廉洁教育力度、加大权力监督力度、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等则是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主体工程。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根本的对策,应从腐败的源头———权力过于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入手,限制权力,防止权力膨胀;规范权力,防止权力滥用;约束权力,防止权力异化;从而形成掌权者不能腐败,难以腐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