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商事经营能力在商主体设立过程中形成,从观念形态演变为功能形态和法律形态。投资者依据目的事业组织相应生产要素,设置经营机关,聘用专业人员履行职能,在营业体中形成了功能意义上的经营能力。每种法定类型商主体特有的组织结构、方式和条件造就了不同层次的经营能力,经营范围是经营能力的外在表现,商事登记是对经营能力的法律确认,主体资格的赋予标志着法律意义上的经营能力形成。  相似文献   

2.
商事责任制度在商法体系里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地位。首先它要以其救济措施来衡平各个商事主体之间的利益,构筑各个主体之间共有的利益;其次它要确定相关商事主体的法律责任,从而来对商事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商事交易的安全且有序的进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其在商事经营和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然而目前学界对于商事责任的研究还存在诸多分歧,我国法律对商事责任的规定也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3.
论商法的体系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商法的独立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指导原则中,更需要调整商事交易的一般规则加以支撑。商事规则经历了从商事习惯到商事习惯法,最后到国内法的演变过程,并随着商事实践的丰富而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一般商事规则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国际商事惯例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际商事惯例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方式和条件是不同的。本文在揭示国际商事惯例的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 ,对国际商事惯例取得法律效力的途径和表现形式 ,以及国际商事惯例的识别和查明标准进行了分类和评价 ,最后着重研究了适用国际商事惯例的条件、方式和冲突的解决办法 ,并在评析我国有关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得出几点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商事主体登记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就登记主体而言,其为登记主体公示经营身份、确立自身商誉的必要手段,是其维护合法地位、保障正常经营的必要方式;就交易相时人而言,其为保护交易第三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制度,为保护市场交易安全及社会公众利益的制度保障;就国家而言,其为国家对商事主体进行法律规制和行政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制度,为其履行宏观调控等经济职能的辅助手段.以此为理论尺度,我国商事主体登记制度相关立法在立法形式、立法内容、程序建构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有鉴于此,我国商事主体登记制度宜采统一商事登记立法模式,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的立法模式,形式审查立法模式、登记机关责任立法模式及司法监督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商事登记确认商事主体资格是各国立法的通例.在我国,由于过分强调国家的监管职能以及登记制度和主体制度之间的理论断层,导致商事登记与营业执照法律关系的错位.引进商事能力概念后重新对二者加以梳理,不难发现,商事登记才是商事权利能力取得与消灭的唯一标准,而营业执照是商事行为能力中日常经营能力的证明.营业执照作为一种公示手段,其效力应当优先于商事登记.  相似文献   

7.
商法的规范对象--商事关系论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商法规范对象的商事关系直接决定着商法部门化、商法法域性质、商法价值理念以及商法的法技术方法,因此,商事关系事实上处于商法体系的基础地位。国内商法学界一方面经常将商事关系与商事法律关系加以混淆,另一方面将商事关系理解为狭义的商主体之营业关系,而忽略了商主体人格关系及其所涉及的其他社会关系。德国由于采用新商人主义作为商事关系的确认标准,从而合理地解决了对商事关系的把握和商法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商事严格责任是商事交易安全原则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以我国学者对商事严格责任理论学说的梳理和评析为路径,对商事严格责任进行阐释。商事严格责任是指在商事立法中,为维护交易的安全,对于交易双方之当事人,分别课以特别严格之责任。商事严格责任所言的内涵与民事责任严格责任规则原则有重大区别,它强调的是对商主体义务要求的严格,是商事立法中贯彻的一种理念。  相似文献   

9.
我国应选择以<商事通则>为统率,以商事单行法调整具体商事关系的商事立法模式.在此立法模式下构建我国的商事主体法律制度,应当遵循保守与超越的基本理念,这是由于新时期我国的民商事立法模式和民事主体与商事主体的关系所决定的.<商事通则>中商事主体的概念应以商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为要素,超越传统商法中商人概念的确定模式;明确规定商事主体的消极资格,放宽对商事主体营业能力的要求,超越传统商法对商事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在商事主体的范围上,以民事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为基础,尊重我国的社会现实,不明确规定商事主体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公司自治的法律边界是规范公司治理行为的重要内容。公司自治的法律边界可以从其实体法、公司章程和法律救济等三个方面进行划定。实体法介入的主要改革思路是减少实体性规定,增加程序性强制规范的适用范围。公司章程约束的主要完善对策除了要增加章程的类型,提高章程的灵活性外,更重要的是要合理分配股东会与董事会的职权范围,固化股东权利。法律救济的完善则应着眼于商事审判理念的确立、经营判断规则的引入和专任商事陪审员制度的建立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而法律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法律风险对商业银行风险总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应认识到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和法律风险管理进行定位的基础上,阐述了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管理的宏观原则,最后从微观角度提出了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物流金融业务作为一种较新的金融及物流创新服务产品,不仅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且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赢利增长点,为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条件。但是这种新兴的业务也会使商业银行面临质押物的风险、信托责任缺失风险、风险指标失灵风险、信用环境软约束风险和物流企业的管理体制风险。分析这些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化治理是国有银行商业化的关键,也是国有银行与国际接轨的必备条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化治理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委托人缺位、代理人缺位、委托代理链条过长、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其对策主要是"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改革"官本位"激励机制,实行组织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其推动业务发展、提升经营业绩的重要手段。我国商业银行薪酬管理包括薪酬管理体制、薪酬结构体系、绩效考核管理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切实加强薪酬管理工作,有效发挥了薪酬管理机制的激励约束功能,但个别银行机构对薪酬制度改革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薪酬资源配置,推进岗位价值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否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败。为此,必须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公司制度、优化组织结构、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A目标。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不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而且还要联系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分业经营管理模式,在短时期内仍然是合乎实际的正确做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信用评价是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对社会信用评价的目的、针对对象、具体程序、使用范围、救济措施进行认真研究。现阶段,于陌生人背景下的民商事交往以及行政机关的包括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在内的行政管理呈现出了信息失衡的情形,大大增加了民商事交往与行政管理的风险和成本。为此,有必要通过建立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方式延长博弈链,变陌生人社会为“熟人”社会,从而有效降低民商事交往和行政管理中不必要的风险与成本。社会信用评价的对象、程序、使用范围、救济措施等应当以此制度目标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校商法课程教材编写混乱,商法课程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实践需要,这与我国的商法学课程建设起步晚、投入力量少有密切关系,商法在历史上就没有公认的体系也给商法学科建设造成了很大障碍。对此,我们要在编写商法教材与教学大纲中,协调好商法与其他法学课程的关系,提炼出商法分则的红线,并在商法课程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商品房买卖面积争议是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利于商品房买卖面积争议处理更为科学合理并保证当事人权利救济途径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20.
营业资产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营业资产在商法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商法上的重要基础概念,它是揭示商主体和商行为含义的重要工具;作为商法上的特殊财产形式,营业财产具有整体性和有机性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民法上的单一财产形式;作为商法上的重要制度,营业资产转让是转投资、增资扩股、公司合并、公司分立、股权转换、企业承包和租赁的基础交易形式;作为特别的商法现象,营业资产及转让具有特殊的成立要件和法律效力,不宜直接援用民法规则调整营业资产及转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