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程金生 《政法学刊》2009,26(1):109-114
警察文化是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必须突破单一的阶级性,使警察文化的社会性彰显出来。通过国家观探寻警察文化阶级性与警察文化人类社会性之间的张力关系,并从历史观来确立审理警察文化的形上视角,明确走向人类社会深处是警察文化建设的方向选择,而警察主体精神世界的建构则是警察文化建设的突破口。这既是历史观决定的结果,也是文化本性的内在要求,还是社会治安治理的社会本性使然。  相似文献   

2.
陈菲 《政法学刊》2007,24(1):100-102
警察文化是当代人民警察在公安实践中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增强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载体。大力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化,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对于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提高认识,建构警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在加强警察思想文化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民警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3.
吴建清 《政法学刊》2005,22(5):94-96
我国部分警察违法违纪,造成不好的警民关系,除了自身的素质外,很大因素与警察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警察存在的一 些问题不是警察自身能解决的,它是由社会的客观环境和社会体制本身的不完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5):113-117
违法警察一般都存在着带有明显职业特征的“三不怕”心理,即“我是警察我怕谁”、“为公家办事我怕啥”,“有组织支持我怕啥”的社会心理。这些心理产生的社会土壤,是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官本位传统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影响;身份特权在人与人关系上的作用;权力眩晕症使一些掌权者丧失理智;“治民”意识下为警者对民众的不尊重。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平等意识,警察提高素质,全社会善待警察;吸收民众参加社会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融洽警民关系;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警察执法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论警民关系     
李波 《法制与社会》2012,(5):124+132
随着民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警民关系越来越被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所重视。警民关系是当今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处理好警民关系是做好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基。在当前社会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交织凸显,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增加,这对于公安机关以及各层干警是个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并逐步消除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努力提高群众对警察的满意度,这对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大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经济问题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减少社会问题的要素之一。本丈在丈献综述的基础上,以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分析框架为依托,阐述警民关系危机的表征、警民关系危机的原因以及警民关系重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 195名警察警民关系状况和意识的调查,发现目前警民关系和警察的警民关系意识是好的,但极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根据人际交往理论,提出改善警民关系的心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构建社区和谐警民关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晶晶  王成 《法制与社会》2010,(11):176-177
社区警民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社区的稳定和发展。针对在调查中所发现的群众对社区民警的认识率不高,群众工作职能淡化、基础薄弱,群众对民警形象的认可度,群众对治安状况满意度不高的问题,本文结合新时期对于警民关系和谐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从公众与警察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增强新时期人民警察的职业认同感、坚定走群众路线,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探索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机制,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9.
彭俊平 《政法学刊》2009,26(2):125-128
警民关系的最佳境界是和谐。警察礼仪,不仅可以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效益,塑造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而且可以增强公安队伍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但从基层执法执勤来看,警察礼仪意识淡薄行为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整个警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警民关系的和谐。因而必须从全警礼仪小节抓起,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实际行为来影响社会公众,主导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发展和警务改革的深入,警察组织、警察个体的职能、工作重心和社会角色都发生了深刻的文化。在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的全媒体时代,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安工作和警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警察组织必须回应公众对警察形象和警察服务的期待,探索全媒体时代警民关系的和谐之路,探讨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新路径与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曾祥龙 《政法学刊》2010,27(1):115-117
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危机频频发生,警民关系及警察形象严重受损。如何正确应对危机,重塑警察形象意义重大。议题管理的功能决定了它是应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海中 《政法学刊》2009,26(4):117-121
随着媒体力量的日益增强,被称作“第四种权力”的媒体对警察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但媒体监督的功能被不恰当地运用后,就变成了“媒体审判”,处理好警察与媒体的关系,对警察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分析了警察与媒体的基本关系和冲突,从文化价值融合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构建警察与媒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3.
臧建国 《政法学刊》2006,23(1):119-121
社区警务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流行的一种主流警务思潮和新一轮警务改革的探索模式。公安派出所是市、县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是集防范、管理、打击、服务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社区警务工作包含了公安派出所工作。社区警务工作是以公安派出所为主要载体展开的。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决不只是公安派出所一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丁灿  胡和平 《政法学刊》2009,26(5):125-128
警察文化软实力在警察实力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警察文化软实力建设要从建构警察精神文化体系入手,形成全体警察的普遍追求和自律,并把握警察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的动态关系,不断形成新的先进性警察文化,使警察文化始终保持自身的价值和激情。在此基础上借助立体化的传播手段,使警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发挥作用,达到提升警察文化软实力的目的。同时要警惕警察文化落后的一面,不断改善警察文化内在素质的构成关系,并且坚持积极对话的姿态,在多元化的文化境遇中保持警察文化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论警察与媒体的通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连举 《政法学刊》2005,22(6):81-83
构筑警方与媒体的和谐是我们的应有之义。改善和发展警察公共关系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良好的媒体关系有助于提升警察形象。媒体是警察与公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警方借助媒体发布正面的信息从而争取公众对警察工作的支持,使“执法者”与服务对象融为一体,共同维护治安、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6.
蔡天星  周玲 《政法学刊》2006,23(5):121-123
公安歌曲是以人民警察的工作、生活、心理等领域为题材内容的歌曲。公安歌曲起源于新中国成立之际的公安边防歌曲,在新时期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发展为影视公安歌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公安系统春节晚会和文艺汇演促成了公安歌曲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警察权行使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是社会文明秩序的护卫,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警察权的状态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标志。在现代国家中,警察权是与公民联系最密切的公共权力之一,它以限制公民的自由为主要特征。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在一定条件下成反比例关系,即警察权的扩大意味着公民权的缩小,警察权的滥用必将严重损害公民的权利。因此,权力的行使必须接受法律的规制。警察权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察权的行使直接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和切身利益。为了防止警察权被滥用,规范警察行政,必须加强对警察权的全方位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8.
Since foundational work in the 1950s, researchers have described a variety of dimensions of the occupational culture of police. In an effort to integrate the disparate works, a theoretical model has been constructed depicting the ways in which the stressful features of the police work environment produce coping mechanisms and outcomes. While this model usefully organizes the vast literature on police culture, it has yet to be empirically tested. The current study addresses this void. Path analyses of officer survey data reveal support for several of the propositions set forth by the monolithic model, although the magnitude of the statistical associations was not very powerful and overall model fit was marginal.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especially relevant given recent concerns over police-community relations and the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police occupational culture expressed by the President’s Task Force on 21st Century Polic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