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我几次出国过境的时候,竟然有人能认出我来,说"你是格力的老总"。我觉得这个价值是无限的。如果格力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董明珠的意义。我在格力是从销售员做起的。有很多记者问我,你当时有没有想过以后当老总?我说没有。如果当时我就有野心,或者我的目标锁定在当老总,我可能就会左右逢源,察言观色,要拍领导马屁,就不会走到今天。最初,我认定这一辈子就是好好卖空调。1992  相似文献   

2.
我叫尹梦,梦想的梦。我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从小就向往那身英姿飒爽的绿军装;我也出生在一个文艺世家,长大后还梦想能出镜在光鲜亮丽的荧屏上。去年夏季,我入伍来到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成为一名出镜记者。我的军旅电视梦啊,就像月光下的小船,在军旅荧屏的光影中荡起双桨。然而,刚刚启航就摇摇晃晃。本以为出镜女记者就该清新秀丽,演播间播报优雅时尚,现场主持漂亮大方。可我却是下连队,跑野外,  相似文献   

3.
刘媛媛 《求是》2012,(6):62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我唱了一首名叫《五星红旗》的歌,这首歌豪迈激越,情深款款,很快就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从那以后,我就多了一个名字——红旗歌手。一开始,大家叫我红旗歌手,我还不习惯,有时会愣神。但很快,观众的热情,还有对歌曲由衷的喜爱,让我很快爱上了这个名字。其实,我知道,在我心底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我从小就对五星红旗有着很深的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07,(8)
我叫钱胜利。今天,当我身穿囚服站在这里,内心真是百感交集,不能平静。在监狱的每一天,面对高墙电网,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哈尔滨;看着头顶南飞的雁阵,就会想起曾和自己并肩工作过的领导和同事们;望着天空那清冷的圆月,就特别思念我的亲人。可现在,  相似文献   

5.
正俗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我是一师十一团九连的职工,父母都是农工,我是地地道道的兵团第二代。从小,我就知道我与别的孩子不太一样,因为我天生就有一点残疾。从学校毕业后,我就回到了团场工作。我在九连承包了30亩红枣地,还应聘在团工会共同管理着一个手工艺术作品展厅,日子过得也还算是红红火火。我这里出售的大部分手工艺品都是我独自完成编制的,很多到我这里来买手工艺品的人都很佩服我,不相信左手有残疾的人,能编出这么花样繁多的手工艺品。我也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看见书桌上这只珍贵的加拿大制造的特殊钢笔,就会思念我最敬爱的爸爸,就会想起他告诉我的关于这只笔的感人故事。那是发生在1937年我父亲亲身经历的事情。我父亲郑殿阁出生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那是一个坐落在太行山脉五台山里的村庄,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29岁,家住双阳,新安镇罗家村六社。因家境贫困,我在20岁刚出头时,就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面对两间破草房、年迈多病的双亲和5000多元外债,我情绪消沉了,每天无精打采。这时,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喜发现我的思想苗头不对,就找我谈心,鼓励我闯出一条致富路。在支部领导的启发鼓励下,我去长春、四平等地考察项目,经过反复调查验证,下决心搞细菜生产。扣大棚要几千元资金,就在我无可奈何的时  相似文献   

8.
《党建》2008,(7)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失去了许多亲人,又让我拥有了更多的亲人!面对灾难,我是不幸的,而我又是幸运的。是全社会给我的爱,温暖着我、支撑着我熬过了最痛苦的时刻。有爱,就有希望;有爱,我们就会更加坚强。当我们的泪流在一起的时候,当我们的心连在一起的时候,当我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可以压垮我们!——摘自四川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在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我出生在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里,父亲一肩挑起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重担。为减轻父亲压力和维持全家生计,我早早辍学南下打工。在外打工时,看到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我想回家也会有番作为。刚回到家不久,村里的老支书陈照坤就找到我,问我有什么打算。我提出了想承包村里的荒山种果树的想法。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村支两委就将200多亩荒山承包给我,让我好好发展生产。就在这时,我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父辈的忠诚     
父亲贺龙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部书,一部博大精深的书。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用心灵去读他,用我沿着他的足迹孜孜不倦地跋涉和寻找去读他。而在我用几十年生命读懂的几个篇章里,南昌起义前后投向党的怀抱,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个女党员,第一任妇女主任我父亲是从山东逃荒到大寨的,我1930年阴历十月廿八出生在大寨。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十来岁时我就到有钱人家当使唤丫头。当时贾进财也在这家干活,他从小没了爹娘,就在这个二奶奶家长大、当长工。我13岁那年,他叔做主给了我家一石玉茭,父母就把我许配给了比我大20岁的贾进财,他家又用一斗米把我娶过门。1945年共产党在解放区搞土  相似文献   

12.
杨祖友 《江淮》2011,(12):29
高考落榜后,曾在部队服役多年的姐夫鼓励我去当兵。他说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大学校,在那里会得到一种全新的锻炼。就这样,我带着美好憧憬走进了军营。不久,我就开始打听入党的事。老班长说,入党并不是想入就能入的,要首先把自己培养成为优秀的士兵才有可能。我开始勤奋学习,  相似文献   

13.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丰南市,我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八路军好,是共产党的队伍。1945年8月,我刚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 我的原部队是四十八军一四二师供给部粮秣科。我们科有一位比我长几岁的老大哥叫董沛然,他是河北省卢龙县人。在平日里的工作、生活中,他总是耐心地帮助我,体贴我,经常和我谈心,使我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可是让我纳闷和不理解的是,领导认为我工作干得不错,他却总是找我的毛病。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党员,因那时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不公开的,我根本不知道谁是党员。  相似文献   

14.
1945年前,我在云阳读书、教书。因家境贫寒,大哥、二哥都读书很少,识几个字,就在十几岁时当了学徒。我算幸运,读到初中二年级,又跳级读了高一,就出来教小学了。我的大哥刘子俊和二哥刘仁兴,都是地下党员,大哥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陈作仪都是云阳县汤溪特支委员、二哥刘仁兴1939年入党。他们平时对我影响很深,大哥买的进步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也要翻起看。另一个地下党员赖德国,在我小学毕业时就叫我看《大众哲学》,还要我写出心得。当然那时我看不懂。小学班主任老师王寒生(也是地下党员)对我也特别关照,经常给我讲一些日本帝…  相似文献   

15.
我们小区是新建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谁都不认识谁。去年6月,党总支书记把我找去:"咱南湖东园社区有20多名党员,把关系搁这儿就全飞了,咱成立个第四支部,你先负责把大伙儿拢在一块儿。"我这个人有这么个脾气:要干就非干好不可。我找来花名册一看,这些党员的身份五花八门:退休返聘的、个体老板、外企上班的,还有的不常在这儿住……要想凑一块儿还真不容易。哼,我不怕,我就不信找不来。头一天,我抱着电话溜溜儿打了半天,连窝儿都没动,您猜怎么着?23个党员,有20个让我吃了闭门羹——电话干响没人接。这咋办呢?我上家找去!正是暑天,热得烤人,气儿都喘不匀乎,晚上我噔噔爬楼梯,一家一家敲门。人家不给开门,我就自我介绍。进人家屋不方便,我就站门外头跟人家交谈。有的家连续去了好几趟,最多的一家我跑了十几趟,还是连个人影儿都没瞄着。邻居告诉我:"他肯定在这儿住,就  相似文献   

16.
高艳津子:舞者无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丹 《当代贵州》2005,(6):62-63
"我在所有看得见我的地方舞蹈。我的声音就是音乐,我的哭泣就 是旋律,我的心跳就是节奏。"舞蹈是天赋人权,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每个人都可以舞蹈。我想做的就是让每个人都跳起来。我的目的就是想 告诉你们,你们都能跳。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体还有这种快乐,因为舞蹈 是一种快乐。你不用它,你不要它的时候,你就失去了一种快乐,失去 了一种倾诉方式……"  相似文献   

17.
我是张炜迷。1984年8月底,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我约上同学到镇上去赶集。在镇上的新华书店我看到一本淡雅的小说集,名叫《芦青河告诉我》,一下子被那清新的语言所吸引,但我兜里没钱,同学问我:"你真喜欢?"我说:"真喜欢。"他就买了两本,我们一人一本。从此以后,见到张炜的书,就买,见到刊登张炜文章的杂志,就买。  相似文献   

18.
饮者 《党的建设》2009,(4):47-47
有一次,走廊上的脚步声打动了我。当时,我在一个城市漂泊,忽然病了。就在那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可能从我有气无力的回话中听出了信息。那是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应该是我的一个小朋友了。我没有想到会听到她走来的脚步声,就在我租住的那个二层小楼上。小院里此时没有杂音,那急急的脚步声至今让我记着。"噹噹噹",几下敲门声,门被推开  相似文献   

19.
那一年,我还在做金丝草帽生意,主要面向老外。因为手头上经常有积压的库存货,所以,我就萌发了一个要将这批积压的库存货赠送给老外们的念头。于是,我就在一些海外的相关网  相似文献   

20.
父亲去得早,我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转眼间,母亲老了,我也长大了。为了照顾母亲,我就在附近的一个煤厂打工,轮到自己休假,就回家陪陪老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