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乌拉圭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何塞·巴特列—奥多涅斯(1856-1929),在两次执政期间(1903-1907,1911-1915)对乌拉圭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稳定了政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原来落后的南美小国乌拉圭一跃成为拉丁美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一度赢得拉美“民主橱窗”的称誉。巴特列—奥多涅斯的改革不仅在乌拉圭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其他拉美国家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乌拉圭     
乌拉圭,全称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地处南美洲东南部乌拉圭河的东岸,在十九世纪独立以前这块土地就被称为“东岸”。乌拉圭这个词,有人说它源自印第安语,意为“鸟尾”,因为乌拉圭河上有个鸟尾形的大瀑布;也有人干脆认定:“乌拉圭”就是一种色彩斑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阿根廷与乌拉圭之间的纸浆厂争端,是近年来跨界河流非航行使用争端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回顾乌拉圭河纸浆厂争端的由来、双方的辩诉和国际法院的临时裁决,结合相关国际环境法原则,对双方三个主要的争议点进行了简要评析.本文认为,阿根延因本国团体针对连接阿鸟两国的桥梁和道路的阻塞行动而对乌拉圭负有国际责任;乌拉圭批准纸浆厂项目并未违反不造成重大损害的原则;而乌拉圭是否违反了事先通知的义务因而具有程序责任,还存在争议,最终的判定取决于国际法院对事先通知义务进行怎样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政变频仍的拉美,乌拉圭从1904年至1972年的68年间从未发生过军事政变。然而,到1973年,这个一向以军人从不干政著称的国家竟爆发了军事政变,并且建立了长达12年之久的军事独裁政权。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军事独裁政权产生的原因乌拉圭军事独裁政权之所以产生并延续至1985年,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乌拉圭政治经济的结构性危机本世纪初,乌拉圭在著名资产阶级改革家巴特列—奥多涅斯领导下实行了改革,成为典  相似文献   

5.
2001年4月10-11日,应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总统豪尔赫·巴特列的邀请,江泽民主席对乌拉圭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取得圆满成功,为中乌两国加强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乌拉圭的左派政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拉圭左派政党的发展令人关注。一是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左派政党的力量不断壮大 ;二是左派政党进步联盟—广泛阵线候选人塔瓦雷·巴斯克斯可能在 2 0 0 4年 1 0月的总统选举中获胜 ,从而打破乌拉圭自独立以来两大传统政党长期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 ;三是如果巴斯克斯当选 ,未来的进步联盟—广泛阵线政府将会与巴西和阿根廷的左派政府加强合作 ,从而对南美地区的政治及地区一体化合作产生重要影响。一 乌拉圭左派政党的发展及壮大乌拉圭左派政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 )创立及缓慢发展阶段 ( 2 0世纪初至 5 0年代末 )。 2 0世纪初 ,受西…  相似文献   

7.
乌拉圭副总统向拉丁美洲研究所赠书1998年6月9日,乌拉圭副总统乌戈·巴塔利亚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并向该所赠送了一批书籍。滕藤副院长出席了赠书仪式并致欢迎辞。他首先回顾了中、乌两国自建交以来政治及经贸关系的发展,然后向巴塔利亚阁下简要...  相似文献   

8.
我十分荣幸和愉快地接受拉美所的邀请,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2005~2006年的拉丁美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在学术研究以及与拉美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等领域,从事着重要工作。就乌拉圭而言,我想在这里提及的是,1998年前副总统乌戈·巴塔亚博士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顺访该所并会晤所领导。同时,我向拉美所对去年《乌拉圭》一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这本书由贺双荣研究员所著、并由我的前任贝拉略·迪亚兹大使撰写序言,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介绍乌拉圭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的著作。1.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袁莉 《东南亚纵横》2001,(11):23-23
在应对入世挑战方面泰国积累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候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长素帕猜·巴尼巴滴和自1988年以来一直代表泰国政府参与乌拉圭回合谈判和世贸组织各轮谈判的农业部次长安朋·基提蓬。 素帕猜说,作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原始缔约方,泰国参与了建立世贸组织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在世贸组织于1995年成立后,泰国政府设立了一系列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审查包括关税税率在内的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并颁布了一些新的法律法规以便有效实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作出的承诺。他指出,获得世贸组…  相似文献   

10.
1995年 1月 1日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WTO成为实施关贸总协定和乌拉圭谈判中所有协定和法律文件的唯一机构。乌拉圭协定同发展中国相关的内容主要有 :制成品贸易自由化协定 ;农产品贸易自由和削减补贴的措施 ;通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服务贸易 ,以及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中国成为WTO成员后 ,同印度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立场 ,有利于两国的进一步合作。  相似文献   

11.
一近一年多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矛盾陡然升温,美国、欧共体和日本这三个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实体之间的经济摩擦在加剧、矛盾在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欧在农产品问题上达成妥协后又出现新争执,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再度搁浅。去年11月底,乌拉圭回合谈判曾出现过转机,美国和欧共体在农产品问题上达成妥协,规定了美欧减少和取消某些农产品补贴的时间表。这一妥协为打破长达6年之久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带来了希望。但是美欧农产品妥协首先遭到法国、比利时等欧共体农业大国的反对。法国发表声明拒绝这一协定,认为这项协议与同年5月份欧共体通过的欧洲  相似文献   

12.
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第八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已在1993年12月15日落下帷幕。这次谈判达成的协议将于今年4月中旬在摩洛哥举行的谈判方部长级会议中签署,并于1995年起正式生效。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功是近年来世界经济领域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它对推动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扼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加快中国复关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研究》2021,43(4):134-153
温和左翼政党已成为拉美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巴西、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都曾执政多年。作为典型的温和左翼政党,乌拉圭的广泛阵线在2005—2020年间连续执政15年。就政党本身而言,广泛阵线具有意识形态多元化、组织结构制度化、社会基础覆盖全国和横跨不同阶层等特点。在执政期间,广泛阵线推行了实用的经济政策和进步的社会政策,促进了财税、减贫、医疗、薪资等领域的改革,扩大了公民在多个领域的社会权利,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乌拉圭的社会经济发展。但由于受到2014年以来拉美地区经济下行的影响,乌拉圭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压力逐年累积,社会治安日趋恶化,最终导致广泛阵线在2019年的大选中落败。在意识形态、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等方面,广泛阵线体现了典型的温和左翼特征。与其他温和左翼政党相比,广泛阵线也有自己的特点,如组织动员能力更强,在扩大公民权利方面的立法更为全面彻底等。对广泛阵线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把握拉美温和左翼政党的发展态势、理解拉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相似文献   

14.
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在独立前就存在一批大地产主 ,他们的地产所有权可追溯到殖民地时期。独立后 ,阿根廷发展了大土地所有制 ,巴西的大地产制在全国仍占主流 ,乌拉圭殖民地时期的大地产一直延续下来。在生产关系上 ,3国农业经历了从奴隶制到分成制和雇工制 ,再到垦殖合同制或租佃制的转化。 3国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基本上走了一条类似普鲁士式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屹立在拉普拉塔河河口的北岸,由于景色秀丽,素有“南美的瑞士”之称。整个城市方园五千二百多公顷,人口一百四十五  相似文献   

16.
巴特列—奥多涅斯两次就任乌拉圭总统,在任期间他进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在政治改革方面,他巩固红党力量,依靠红党管理国家,倡导修改1830年宪法,努力推动实行普选制和无记名投票来扩大民主。为避免总统独裁,他提出了集体执政概念,并试图将集体执政纳入宪法。尽管巴特列在卸任时没能完成宪法修改方案,但随后的1918年宪法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他的思想。巴特列的改革开启了乌拉圭政治现代化进程,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开拉丁美洲之先风的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17.
拉丁美洲国家通货膨胀率之高居当今世界之首。通胀率的不断上升不仅制约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严重地影响了政局的稳定。近年来,不少国家制定计划,采取措施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拉丁美洲国家的通货膨胀由来已久,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到50年代末已相当严重。从1957年起该地区的消费品价格指数的上涨速度不断提高,1962—1966年达到30%。但那时只是发生在少数几个国家,如阿根廷、巴西、智利和乌拉圭。1961—1965年在巴西,1965—1970年在乌拉圭,由于通货膨胀而引起的物价上涨率已超过60%。从  相似文献   

18.
乌拉圭是南美洲最小的国家之一。全国土地的90%用于畜牧业,7%用于农业,8%尚未开垦。农牧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5%,肉类及畜产品的出口额占国家出口总额的85%。  相似文献   

19.
引言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在1994年底的成功结束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该回合所达成的最终协议是高度综合性的,因而有些研究便采用了正式的经济模型来探讨该回合对各个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些研究一般都得出了乐观的结论,认为所有或几乎所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受益。一些公认的例外是非洲撤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各个粮食净进口国。据认为,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农产品净出口国按比例而言属于最大的净受益者。本文将审慎地探讨这些问题。有人认为,那些在乌拉圭回合中受到损失的发展中国家的数目可能比通常所设想的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20.
一、中拉经贸关系的现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共有33个独立国家和13个尚未独立的地区,我国同它们均有贸易和经济往来。在同我国建交的17个国家中,12国(古巴、墨西哥、牙买加、厄瓜多尔、秘鲁、巴西、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乌拉圭和玻利维亚)同我国签订了政府贸易协定;9国(古巴、牙买加、圭亚那、智利、厄瓜多尔、乌拉圭、玻利维亚和苏里南)签订了政府经济合作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3国(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签订了政府海运协定;2国(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签订了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我国在17个建交国家中,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