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十四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于2013年5月14日在上海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本刊特全文转发,以期指导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罪刑法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正式成立了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会议围绕“强化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和谐”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储槐植等三位法学家就法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作了学术报告。为了全面反映此次会议的情况,本刊特选登会议交流的部分论文、储槐植教授的学术报告及本刊记者的文章,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23日至25日,来自全国检察机关、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180余人参加了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第九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司法规律和法律监督的基本理论、检察权定位与配置、检察改革的重点与方向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为全面反映此次会议的研讨成果,本刊特选登三篇会议交流的论文及本刊记者的综述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天津检察》2007,(3):1-1
检察理论研究是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先导。近年来,我市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贾春旺检察长在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会议暨第六届年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全市各级检察机关着眼于检察工作和检察制度的创新发展,围绕执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广泛深入地开展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了各项检察工作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市的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相对于检察事业的发展和检察实践的需要还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5.
4月的南京花红柳绿,生机盎然。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会议暨第六届年会胜利闭幕了。这是一次提高认识、明确任务、部署工作的会议,也是一次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会议,它吹响了检察理论研究进军的号角,昭示着检察理论研究春天的到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工作会议的形式来研究部署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在检察机关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贾春旺检察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朱孝清副检察长就贯彻会议精神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贾春旺检察长的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监督》2009,(4):F0002-F0002
2009年4月22日至24日,第十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在重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会议交流了检察理论研究先进经验,部分代表进行了主题发言和重点课题汇报。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检察理论研究主要围绕我国检察机关职权配置的立法完善、规范执法的制度建设以及我国刑事政策的发展与运用等几个主题展开。2006年4 月11日至13日在郑州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对去年的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与会代表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监督》2006,(5):F0003-F0003
5月10日至11日,全市检察理论工作会、研究室主任会暨首届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在市院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和回顾了我市2001年第二次检察机关三项工作会议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法制月报     
3月28日《检察日报》报道,温家宝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强调今年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要抓好“规范从政行为”等五个方面的工作《检察日报》报道,第四届全国检察理论年会在西安闭幕。张穹在年会上强调,以理论创新推动检察改革3月29日《检察日报》报道,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黑哨”龚建平受贿案作出终审裁定,维持一审判决3月31日《检察日报》报道,保释制度国际研讨会议在京举行4月2日《检察日报》报道,“清华、北大爆炸案”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4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相似文献   

10.
第二十四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暨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年会既是一次凝聚共识谋检察事业发展的研讨会,也是一次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检察理论研究推进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此次会议上深刻阐明新时代新征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正确方向、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4月11日至13日,第七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秉承开放的精神,立足自身,加强与法学理论界的联系,邀请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卢建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吴玉章研究员等四位专家就刑事和解、证据运用、刑事政策与检察工作等话题作了十分精彩的学术报告,为年会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征得四位专家同意并经整理订正, 本刊特此刊发四位专家的报告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千年的喜悦中 ,一场大雪飘飘扬扬 ,从天而降 ,给京城披上了洁白的新装。1月中旬 ,一片洁白的京城 ,迎来了首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作为新千年检察机关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 ,同时也是检察理论研究的首届年会 ,这次会议受到高检院的高度重视 ,高检院党组就这次会议举行了多次研究 ;韩杼滨检察长刚从外地回到北京 ,即到会看望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高检院副检察长张穹同志从头至尾出席了会议 ,还召集参加会议的法学界教授进行了专门座谈 ,征询了专家对检察改革中的焦点问题的意见。在这次为期四天的年会上 ,近百名全国…  相似文献   

13.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的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21日至23日,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首届年会在兰州召开,与会代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刑事诉讼法修改"主题,就刑事诉讼法总论、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诉讼证据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有的年会论文观点新颖、见地颇深,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及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大有裨益。在此,本刊特选登三篇年会论文,并刊发本刊记者的综述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孙谦 《人民检察》2012,(12):8-11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国家"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全国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十三检"会议精神,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为目标,坚持理论研究为实践服务、为改革服务,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此简要回顾2011年的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并对今后  相似文献   

15.
<正> 1986年8月25日至31日,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和沈阳市检察学会联合召开了首次检察学理论问题座谈会。应邀出席的有法律院校的教授、副教授、法学研究机关的专家,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部分省、市检察机关的实际工作者,我院副教授王洪俊、本刊主编黎国智也出席了会议。会议就创立检察学这门新学科的依据和意义,以及检察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会同志们指出,近几年来,国内有些法学专家学者积极倡导和着手进行检察理论  相似文献   

16.
《法学》2007,(9):114-116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法学》2007,(9):116-120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检察理论期刊在推动交流工作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讨检察理论期刊的办刊宗旨,交流办刊经验,展望未来发展,本刊于6月3日召开了机遇、挑战与未来——检察理论期刊发展研讨会。时值《人民检察》创刊55周年暨出版600期,来自检察实务部门的代表、知名法学理论期刊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现摘要刊发部分与会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19.
《法学》2007,(9):124-127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公诉权的监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佑平 《法学》2007,(9):121-124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