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7日,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和大韩民国的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 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了会晤。我们回顾和肯定了中日韩双边关系与三边合作所取得的积极进展。为在新世纪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三方合作,我们发表联合宣言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凤祥 《前沿》2011,(12):91-93
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种族和多元文化组成的社会群体,国际合作与社会连带责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然而,唯经济论掩盖经济科学的人性化,把各种合作行为变成追求利润、扩张市场份额、野蛮开发的手段。事实上,单一市场经济下的合作到处充满着危机与"陷阱"。揭开唯经济论的合作面纱,弘扬多元文化合作是设想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论合作     
合作在当代社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具有普遍实践的意义。本文从合作的概念、机制和意义方面 ,对此进行了探索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上海合作组织是基于安全合作优先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深化经济合作成为上合组织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的重要方式.当前,上合组织间的经济合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充分发挥中俄两国的带头作用,加强团结与互信,增强内部凝聚力,公平合理地兼顾各方利益,逐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经济一体化,最终建立起一个安全合作优先与经济合作并行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模式典范.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的各项交流与合作开启以来,科技与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较之其他领域更为活跃与频繁。通过近十几年双方的共同推动,两岸的科技与产业合作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不但层次提升、规模扩大、领域拓展,合作内容也更深入,而且性质也逐渐发生变化。由初期的交流合作以追求互补,逐渐演变为互补、竞争并存。到目前又表现为大陆竞争优势日趋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孙立极 《两岸关系》2006,(12):26-28
“两岸合作”、“共创双赢”—2006年10月17日,海南博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主会场挂着这样两个红色条幅,道出了两岸农业合作的目标和愿景。两党沟通平台为两岸农业合作提供助力这次农业论坛主要围绕“加入WTO后两岸农业合作面临之机遇与挑  相似文献   

7.
侦查是一种博弈,既有竞争和对抗,也有合作和承诺。合作侦查博弈与常见合作博弈略有不同,其成立的根本点不在于博弈参与者的再次相遇,而在于博弈双方存在互补性利益、能够达成强有力的约束性协议且能够形成投机主义行为的预防机制。在侦查中,应正确看待侦查人员之间的不同认识、知情人的错误陈述以及与侦查人员预判相左的判断。侦查人员也要善于区分侦查博弈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有利于己方的合作,并瓦解不利于己方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张玉龙 《台声》2005,(8):32-33
记者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览”会上了解到,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正在稳步推进。为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发挥大陆不同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台商资金、技术与管理优势,1997年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农业部与外经贸部先后联合批准在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海南省、山东省平度市、黑龙江省多个县市与陕西杨凌等建立了5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开创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103家资源型企业的问卷调查,通过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对资源因素、合作利益、技术能力等三个方面与资源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对各影响因素与合作技术创新动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得出若干结论与启示,为我国资源型企业准确预测其他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动机,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继而提升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考察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变量。文化的交流与融通不仅构成了国际行为主体进行交往与合作的催化剂,而且构成了当代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和特殊领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合作的规模、水平与模式。东北亚是一个在宗教、语言、民族等方面都体现着文化多样性的地区。这一方面决定了这一地区的合作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另一方面也为该地区的合作增加了障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应该建立在异质文化的跨文化认同、同源文化的现代化建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民族主义情绪的消融,不同社会制度间的信任,经济合作等方式推动跨文化认同。同源文化的现代化重构过程也会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4,(1)
正广东和广西山水相连、人缘相亲、人文相近,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广东和广西充分利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平台,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创新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建立两省区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更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与发展新格局。一、广东对口帮扶广西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广东对口帮扶广西的决定,其中广州市、东莞市分别对口帮扶广西的百色市、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警务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务合作机制系不同地区警方相互提供治安防控与刑事侦查诸事项的支持、便利和援助的特定平台。从《金门协议》到《南京协议》,经双方共同努力,大陆与台湾警务合作及其机制逐步成熟,实现了从间接到直接的重大转变。目前,两岸警方围绕着"FT913"平台,已经建构了遣返移交、热线联络、应急处突、对口协作等相对成熟的合作机制,但因双方制度差异与认知分歧,仍面临着法律衔接冲突与配套措施滞后等现实问题。为此,应在创新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理论的同时,不断推进两岸警务合作相关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的国际合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下,邓小平以战略家的胆识和气概,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和历 史契机,在总结多年外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其内容丰富的国际合作思想,为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 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8月18日至19日,第六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和泛北部湾国家政府部门高官、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重要嘉宾,结合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成的新形势,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主题和“泛北智库峰会一区域联通与跨境合作”、“泛北部湾金融合作峰会—跨境贸易和投资”、“泛北部湾旅游合作峰会”等3个峰会进行研讨。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并发布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形成了《泛北部湾智库峰会宣言》,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16.
行政合作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延  罗海峰 《前沿》2006,(1):138-140
行政合作在一国内部和区际、国际行政主体之间广泛存在,从合作的初级形式:行政协助,到合作的高级形式:政府合作,对实现行政执法、发展经济这两大行政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警种合作是公安机关针对跨地区警务控制、重大社会活动、突发事件所采取的一种警务合作方式。警种合作既是整治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的需要,又是公安学中研究警务合作模式中的主要内容。警种合作观念已渗透到整个公安意识之中,但目前这种意识还没有形成明确清晰的具体规范,以致在具体的诸如重特大案件、突发性事件、重大灾害治安事故、交通事故等公安实践中出现顾此失彼、警力失衡等问题。因此,在警种合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警种合作中的问题,研究提出警种合作机制建设路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合作的想象     
对民族志进行反思的过程,包括了对田野研究中民族志学者与当地报告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对与民族志文本伴随始终的想象特质的正视和承认,以及对民族志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的重新认识。在全球化的当下,人类学的民族志是民族志学者和对自己的角色有主见、有认识的地方合作者共同制造的想象,而民族志的功能则是对这种合作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作为一个媒介而不是真理的知识,让人们能够了解、研究这种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庄威  简裕卿 《政协天地》2008,(10):32-33
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正从经贸向科技、文化等领域拓展延伸。当前两岸关系已发生积极变化,福建肩负对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先行先试的优势与使命,应抓住契机,以高等职业教育合  相似文献   

20.
李立 《黄埔》2012,(6):38-40
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与《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至此,“两会”4年来共签署了18项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