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2014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的重点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现状与特征,犯罪原因及预防,以及未成年被害人这几个方面。学者们多依据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总结犯罪特征;对犯罪原因的探究总体上仍是因循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四因素分析模式,也有学者运用经典犯罪学理论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在犯罪预防及对策方面,综合治理仍为多数学者所主张,同时研究呈现出多角度、深入化的趋势;在未成年被害人方面,儿童性侵、虐待以及校园安全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学界的探讨也有突出的热点问题,即青少年涉网犯罪及防治和流动青少年、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针对我国青少年犯罪尤其是未成年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将预防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犯罪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重视的强烈呼声。以行政省区为单位,将每个省内的青少年矫正人员集中矫正,体现了对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犯罪问题的特殊重视,这应是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1985年以来,少年犯罪在回升,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犯罪分子占青少年犯罪分子总数的35.9%。九十年代少年犯罪仍呈上升趋势,而且出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涉黑”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新趋势,是我国又一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命运和前途。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阕释“涉黑”组织之特征,继而正确把握青少年“涉黑”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5.
目前,青少年犯罪日异严重,如何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实现社会综合治理已成为新疆乃至我国犯罪学界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想就此方面做一些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与综合治理的关系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令人担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少年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公安机关作为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最强有力的专门机关在防治青少年犯罪问题上责无旁贷。虽然公安机关在防治青少年犯罪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现实中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安机关在防治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应有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建立防治青少年犯罪的专门机构,设置专职警察,开展“青少年警察志愿者计划”,以期开创公安机关防治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适用缓刑制度收效不明显的背景下,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应运而生。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有效处理了很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开辟了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新方向。然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仍存在很多不足。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有必要从放宽适用条件、明确决定程序、丰富帮扶考察主体和细化法律规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8.
流动青少年犯罪数量近几年一直呈攀升趋势,已然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比最大的一类犯罪,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流动式家庭中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了解流动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便于社会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从流动式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的特点、类型以及作案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流动式家庭中父母、压力以及所处生活环境对未成年子女犯罪的影响。最后就以上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9.
在刑法学犯罪论领域有一块“风水宝地”,那就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问题。对此,我国刑法学者进行了长期而又深入地开垦,从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对有关社会危害性地位问题的诸多成果反复思索探讨中,笔者仍有一些新的发现,愿借此文表达出来,以期切磋。关于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我国刑法学界历来众说不一。除了通说“三性”说之外,还有“四性”说、“六性”说、“二性”说等不同观点。纵观这些学说,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认为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引者注:“二性”说中有一种观.或认为犯罪的基本特征为刑事违法性和有责性…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末青少年犯罪研究兴起以来,学界关于青少年犯罪概念的争议与分歧从来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学界仍然没有形成关于"青少年犯罪"这一基本概念的明确共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也是青少年犯罪研究尚不成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鉴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世界各国均规定了未成人犯罪记录封存或消灭制度,旨在为未成年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以新《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和“两高三部”《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为标志,中国特色的犯罪记录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与国际刑事司法标准和法治发达国家立法相比,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制度仍存在较大差距。应当以宽容理念为指针,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制度。  相似文献   

12.
腐败和青少年犯罪皆是舆论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却很少有人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影响了对腐败和青少年犯罪的治理。腐败也是一种犯罪,腐败和青少年犯罪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腐败是青少年犯罪的酵母和催化剂,青少年犯罪也会助推腐败的蔓延。充分认识并发挥反腐倡廉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强化对青少年的反腐教育,对于遏制腐败和治理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腐败和青少年犯罪皆是舆论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却很少有人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影响了对腐败和青少年犯罪的治理。腐败也是一种犯罪,腐败和青少年犯罪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腐败是青少年犯罪的酵母和催化剂,青少年犯罪也会助推腐败的蔓延。充分认识并发挥反腐倡廉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强化对青少年的反腐教育,对于遏制腐败和治理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在保护未成年犯罪人合法权益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刑事诉讼法修改为背景,以“相对合理主义”的立场分析实现未成年犯罪人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分析了建立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犯罪记录查询制度的合理性。我国刑诉法对这两项制度规定有所不足,应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完善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同时,也应当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未成年人犯罪消灭制度”,从而实现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新《刑事诉讼法》增设“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彰显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重视以及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教育、感化、挽救和改造的方针。然而在立法理念尚须进一步推敲与配套制度缺失等诸多司法环境限制因素的影响下,新刑诉中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仍有未尽之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立法原则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立法体例相对集中,具有“社会调查”、“附条件不起诉”以及“犯罪记录封存”三大创新性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及其适用(一 )未成年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对未成年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 ,是指人民法院对未成年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它是刑法基本原则在刑罚适用中的具体化 ,对人民法院的量刑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概括起来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从宽处罚原则。在我国 50年代的一些司法解释、历次刑法草案以及 1979年刑法典中 ,都载有对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或者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典第 17条第 3款明确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  相似文献   

18.
对青少年犯罪实行暂缓起诉制度符合我国“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和预防犯罪以及回归社会的刑罚目的,是针对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而采取的合理措施。我国应明确对青少年犯罪实行暂缓起诉制度的对象条件、罪刑条件、适用程序、考察措施与考察期限等条件,构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青少年犯罪暂缓起诉制度以及相应的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立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制度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起中共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启动“为了未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其中对未成年犯罪人实行社区矫治是一项重要的对策,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专门的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区矫正制度。研究我国已实行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地区的先进经验以及国外一些实行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制度的成功经验,拟从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的立法、组织领导、队伍建设、人员素质、矫正方案和措施、基金保障、监督考评机制等几方面来探讨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官黑勾结”,“黑色经济”,“黑吃黑”,“第二政府”、“第二法庭”、第二派出所”等现象无不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紧密相关,黑社会性质犯罪对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渗透破坏已经暴露出我国预防与控制犯罪的机制仍存在不足。在新形势下,加强立法,重典治黑;大力推行社区警务战略;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反黑宣传力度仍是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基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