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先锋队》2001,(3)
跨入新世纪的门槛,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这一要求,对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伟大的事业是崇高精神的结晶。要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   宣传和弘扬“五种精神”,首先要深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追求理想,利于形成民族精神支柱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在于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孙安平 《江淮》2011,(6):38-39
正气,通常是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风气。"正气"具有时代性,既要发扬传统,又要赋予新内涵。当前,共产党员带头弘扬正气,就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践行"八种良好风气"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做弘扬正气的模范。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1)
<正>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教育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四个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强化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  相似文献   

5.
能不能讲正气,是人们价值观的直接表现。价值观正确与否,是人们愿不愿意、敢不敢于讲正气的决定性因素。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比历史上的仁人志士更进一步、更科学,因、而与讲正气有着更为密切的内在必然联系。树立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自然而然就能认同正气、倡导正气、坚持正气、弘扬正气。要真正做到讲正气,首先必须树立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教育、示范和环境熏陶制约是培育正确价值观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学习、修养和党性锻炼是根本的途径方式;还要特别关注当前党内和社会上价值观的走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6.
《前线》2002,(10)
学习主题: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学习目的:《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系统地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提供了一部重要教材。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研读,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改进工作,更加坚定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自学内容: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杨明 《发展论坛》2001,(7):25-26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从而明确地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看作是治国方略的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使得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成为更加紧迫的现实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将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就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拟就此作一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讲正气,早在我国古代,就为志士仁人所倡导,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外敌入侵时弘扬畜死抗敌的爱国正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始终高扬着爱国主义的民族正气。我们的先人一贯重视国家的整体利益,主张“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国殇》等光辉诗篇中凝聚着深厚的爱国之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诗人为祖国竭忠尽智,对国家的存亡始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以他一生不懈的斗争和以身殉国的坚贞行为,表现了惊天动地的爱国正气。苏武誓死不降,…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理解江泽民所讲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样的法律体系有什么特点,怎样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法律体系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法律部门组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务法律部门的科学结合的统一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则强调这种法律体系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以下特征:(一)代表人…  相似文献   

10.
论弘扬延安精神与当代政治道德教育□李康平李蔚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延安精神有着巨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它对于教育我们的...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也就是说,解决理想问题和精神支柱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最核心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主要应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一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既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张瑞才 《实践》2002,(11):6-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这个进程中,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正确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从&lt;江泽民同志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gt;(专题摘编)一书来看,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肖茂盛 《学习论坛》2004,20(9):75-77
江泽民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 ,始终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 ,总结和概括出新的经验和理论成果 ,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种深化和丰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视野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认真领会“以德治国”的深刻内涵,理解其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  相似文献   

15.
法治观是江泽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入学习和研究江泽民的法治观 ,对于我们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汝标 《理论导报》2007,(10):13-13
江西省地方税务局在全省树立用和谐方法凝聚力量的埋念,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地税系统的工作。和谐的方法就是"弘扬正气,以正确的导向带队;群策群力,用民主机制治事;养性修身,以人格魅力凝心;百花齐放,用文化活动化人"。本文结合都昌县地方税务局的实际,谈谈用和谐方法凝聚力量的重要性。一、弘扬正气是带好队、收好税的根本队伍建设是第一位的,一支队伍能否带好,正气是关键,有正气就有凝聚力量的基础,就有地税事业发展的基础。从都昌县地税局近几年来的变化就能深深地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的文化观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毛泽东文化观、邓小平文化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文化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四有"新人,树立"三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博采世界各国之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一定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风建设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的党的三大建设之一。党政机关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纽带和为群众服务的直接窗口,其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败。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机关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确保新的党建伟大工程总目标的实现。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首先,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各级党委政府只有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保持和发…  相似文献   

19.
李杰 《党建文汇》2001,(5):24-24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这一要求,对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经过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基本解决了困扰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公平的贫困问题;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通过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基本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贫困的公平问题,从而基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