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峰 《犯罪研究》2008,(6):69-70,78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由计算机处理并被存储于硬盘、磁盘、光盘及各种存储卡之中,如何收集、检验、鉴定此类信息是检察机关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试论作品在互联网上向公众传输行为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柳福东 《知识产权》1998,(4):28-30,15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特别是最近20年以来,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和全面普及,对政府的日常运作,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个人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发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在多个上网者之间进行信息的快速传输、资源共享和协调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计算机网络化给以往的作品传播形态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它可以取代书籍、报刊、杂志等传统的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社会的信息量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这些信息里又积累着大量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每年产生的数据信息将会有超过1/3的内容驻留在云平台中或借助云平台处理。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会有越来越大的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那么我们如何高效地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如何分析这些数据呢?答案是:我们需要强有力的大数据  相似文献   

4.
试论信息技术挑战下中国现行《著作权法》的修改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也日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数字技术的成熟,使得信息可以具有自己的二进制编码形式,成了可以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储存和加工的数据。与数字技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数据库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存储、组织、管理及有效利用各种信息的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决了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电子数据是指以物理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及其存储器中的指令和资料,包括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运行过程中所处理的信息资料;狭义的电子数据指的则是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除计算机程序之外的一切信息资料,即那些由计算机系统所有者及用户采集并输入计算机系统的、非本系统本身运行所不可缺少的信息。电子数据证据可定义为: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证据使用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将视听资料列为第七大类证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需要保存的信息越来越庞大 ,视频信息、音频信息、银行存储信息、交通资费信息等等都需要以磁介质作为存储的方式。然而随之产生的犯罪也在不断的发生 ,为了证明记录的真实性 ,本文将综述利用磁光晶片技术在视听资料检验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电子数据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数据,是指以物理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及其存储器当中的指令和资料,包括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运行过程中所处理的信息资料。狭义的电子数据,指的则是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除计算机程序之外的一切信息资料,即那些由计算机系统所有者及用户采集并输入计算机系统的、非本系统本身运行所不可缺少的信息。电子数据证据可定义为: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证据使用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  相似文献   

8.
《刑警与科技》2005,(12B):102-103
近年来,IP技术已经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因此可以用远程的计算机来处理分组的数字视频流,也使资料的分析、显示、存储不但能在本地进行,也可以在远程进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48条和《民事诉讼法》第63条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纳入法定证据类型.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电子数据具有与其他证据不同的特征:首先,它是以电子技术为依托,其产生、存储和传输以及发现、提取、保存、显示等都必须借助电子技术.其次,它是以声、光、电、磁等形式存在于媒体介质之上,在电子设备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的过程中,一切信息都由一些不可见的无形编码--机器语言来传递.只有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才能将这种机器语言转化为人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声音、图像、文字或符号.  相似文献   

10.
我国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48条和《民事诉讼法》第63条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纳入法定证据类型.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电子数据具有与其他证据不同的特征:首先,它是以电子技术为依托,其产生、存储和传输以及发现、提取、保存、显示等都必须借助电子技术.其次,它是以声、光、电、磁等形式存在于媒体介质之上,在电子设备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的过程中,一切信息都由一些不可见的无形编码--机器语言来传递.只有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才能将这种机器语言转化为人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声音、图像、文字或符号.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或者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或者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相似文献   

12.
《刑警与科技》2006,(1B):95-95
【本刊讯】近年来,IP技术已经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因此可以用远程的计算机来处理分组的数字视频流,也使资料的分析、显示、存储不但能在本地进行,也可以远程进行。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视频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及付出更多的努力,视频云存储系统,立足于视频监控的业务模式,在传统IT基于文件存储的云存储模式基础上发展。  相似文献   

14.
指纹作为可以直接认定罪犯的物证,在刑事侦查、打击犯罪及公共安全业务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为收集、存储、传递、查询和处理各类指纹信息,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我市自1995年采用了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刑科所共同研制的“CAFIS”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以来,破获了大量案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过几年使用,笔者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5.
焦琰  索志英 《人民检察》2023,(16):73-74
<正>电子数据是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身份认证等信息、电子文件。2012年刑事诉讼法新增了电子数据证据种类,其具有开放性,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获取。当前,电子数据证据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如何增强其证明力,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无论是模拟系统、模拟数字混合系统还是数字系统,其数据流遵循的是采集、传输、显示、存储的流程。显然中间只有信息的获取,并没有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理解。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依靠值班人员盯住视频画面,发现异常并处理的。这对值班人员是个挑  相似文献   

17.
一、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湘潭大学校园监控系统构成及主要功能概述 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机部分、线路传输部分和监控中心处理显示部分组成。前端设备主要实现视频信号采集。传输部分主要指视频线缆、光纤等视频信号的传输线路。监控中心系统主要实现对来自前端的视频信息进行实时显示、存储和回放,并提供系统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技术发展与著作权集体管理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建华 《知识产权》1999,9(1):13-15
著作权制度是以保护创作者的 经济及人格利益,振兴创作为目的的。任何国家的著作权制度都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的。因为高新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依赖包括著作权法在内的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另一方面又对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社会,数字通讯世界,信息的存储、加工技术被许多人所共有,以往仅依靠出版者、广播电台等提供信息来享受其信息的人们,开始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制作出新的信息后,再发射出去。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及利用作品的人数巨大,使得个人实施和管理权利的方式成为不可能。而集体实施…  相似文献   

19.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北方法学》2021,(5):27-37
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均规定个人信息处理应当遵循必要性原则,但是没有对必要性原则进行清晰地界定。必要性原则源于比例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反映了"禁止过度"的要求,应当适用必要性原则限制个人信息处理行为,以实现个人信息多元利益的平衡。必要性原则体现和渗透于目的限定规则、最小化处理规则、存储期限规则和删除规则。个人信息处理应当限于实现合乎法律规定的正当目的所必要之范围,个人信息处理的范围、数量应当与该处理目的相匹配或成比例,个人信息的存储期限应当为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短时间。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已经实现、期限届满或者处理目的无法实现时,信息主体有权请求删除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