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将从商业秘密侵权认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出发,逐步厘清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主体、侵权认定原则、客户名单认定和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等问题,以期为保护商业秘密和审判实践中如何认定商业秘密侵权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2.
职工侵犯商业秘密权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新凯 《法学》2004,(1):95-103
在认定职工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时 ,应当对职工作出合理的界定。职工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有别于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 ,有多种表现形式。职工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在性质上有不正当竞争行为、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三种情况。对职工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追究何种法律责任 ,主要考虑职工行为的性质、程度及职工身份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侵犯商业秘密案件赔偿数额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越来越成为企业以及企业家战胜对方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在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比例中也不断呈上升趋势。而关于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的数额计算问题,则一直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难点,也是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经人民法院认定后必须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  相似文献   

4.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及司法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法增设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但其规定过于概括、简约,缺乏应有的操作性。鉴于此,本文试就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及司法困惑诸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求有助于司法实践。一、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划清的几个界限1、罪与非罪的界限一是侵犯商业秘密罪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达不到“重大损失”或者没有损失的,应按不正当竞争行为或者民事侵权行为处理,一般不宜以犯罪论处。二是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合法取得商业秘密行为的界限。①关于独立研究开发商业秘密、商业秘密具有可分享性,可…  相似文献   

5.
论商业秘密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商业秘密的历史发展、商业秘密的定义及其三个构成要件、商业秘密同技术秘密和专利技术的区别。商业秘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合法性、无形财产性和时间无限性五个法律特征。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时,应当注意把握侵权行为的主体、违法行为、损害结果、主观上故意和因果关系。我国现行立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和《刑法》之中。为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应当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并对《劳动法》进行必要的修改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和处罚及刑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远山 《河北法学》2006,24(2):14-20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纷纷加强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尤其是刑事保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仅靠1997年<刑法>中增设的侵犯商业秘密罪这一简单条款,不足以全面、有效打击犯罪,并且该条款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从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征、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和认定及其处罚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指出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法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法制构想.  相似文献   

7.
在审判实践中,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件属于不正当竞争类案件,其审理难点主要在于:一是商业秘密认定难,二是侵权行为认定难。上述问题因所涉技术领域以及技术复杂程度的不同,在个案审理中具体表现各异。由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最高法院虽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也并未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审理思路及裁判尺度,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本期编发的这篇文章,是江苏省高院民三庭多年积极探索的经验性总结,在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审理一般思路、技术秘密中不为公众所知悉要件的认定、合理保密措施的认定、客户名单构成的一般判定规则等难点问题上都有所涉及,希望能带给读者启发。  相似文献   

8.
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是一种复杂的知识产权纠纷,商业秘密存在的秘密性以及侵权行为的隐蔽性使权利人在举证上困难重重。加之商业秘密侵权所具有的高利益性导致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日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助长了不正当竞争之风,成为制约商业秘密审判深入发展的严重问题。对于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深入研究,完善商业秘密诉讼中的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权利人举证难的问题。本文从商业秘密侵权诉讼证明对象的特点出发,以对侵权行为分类为途径,确定了各要件证明的具体责任分配。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侵害的是所有人的一种绝对权利,其侵权责任不仅包括损害赔偿责任,还应包括停止侵害等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判决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往往是保护权利人利益的重点,但停止侵害责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制裁措施,特别是在商业秘密案件中。本文据此将侵害商业秘密的责任分成停止侵害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二部分,分别研究这两类责任形式认定中的一些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什么是商业秘密?美国的商业秘密法的基本着眼点,不是为了解决知识和智力成果在社会发展和推广中的应用问题,它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维持商业规矩的标准。在美国,有两个商业秘密的定义被广泛接受。一个公布在《侵权行为法重述》中(下称《重述》),另一个则见于《统一商业秘密法》。  相似文献   

11.
论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审判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侵害商业秘密的主体限定为"经营者",显然不敷使用,有必要进行扩张解释;关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种类的规定过于简单,使得实践当中的许多侵权行为成为漏网之鱼;保密义务有别于竞业禁止义务;侵害商业秘密案件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侵害商业秘密案件原则上应当设立诉讼禁令制度;关于商业秘密侵权的民事责任应当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商业秘密在刑法中与在民商法、经济法中有不同的定位,基于刑法谦抑性,应对刑法中的商业秘密进行严格解释。刑法与民法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出于不同的目的看待损失的,在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认定的依据应以侵权获利额为原则,业秘密罪中常见的犯罪形态,在本罪的行为模式中,外的个人也有构成单位犯罪的可能。特殊情况下可参考许可使用费。单位犯罪是侵犯商个人的侵权行为与单位的行为具有对向性,单位之  相似文献   

13.
王璐 《法制与社会》2013,(6):284-285
犯罪视域下对商业秘密的定义过于抽象、不易把握,使得商业秘密的认定成为经济犯罪案件侦办的一大难点。对1997年至2012年各级法院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案的49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表明,商业秘密的秘密性、保密性成为商业秘密认定时的主要疑难问题。法院在认定商业秘密时基于刑法谦抑性的考虑,采用严格解释并通过具体的模式和方法,解决审理过程中的认定难题,该种模式对于公安机关的侦办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戴磊 《山东审判》2007,23(2):83-86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一个复杂的层次结构,递进层次中的侵权行为环环紧扣,前一环节影响决定着后一环节的侵权行为的构成;平行层次中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独立于  相似文献   

15.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几个疑难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护正当的竞争秩序、兼顾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财产权益,既是我国设立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价值选择,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保护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价值追求。对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重大损失的认定,应以权利人因侵权行为而丧失的竞争优势或者商业机会为主,兼顾商业秘密自身的价值;以行政优先为原则、以刑事先理为例外是我国处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在程序方面必须坚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美、德、日商业秘密侵权救济制度的发展及借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朝贤 《河北法学》2001,19(2):125-128
对美、日、德三国的商业秘密立法、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及侵权救济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三国的比较 ,提出借鉴三国的立法经验 ,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救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和拥有着大量的商业秘密,这些秘密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且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每个企业都应重视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确保企业商业秘密的安全。本文就商业秘密的概念、特征和涵盖范围、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商业秘密案件所涉专业性较强,在认定商业秘密的非公知性、同一性、商业价值等问题上,通常都需要委托专业的司法机构鉴定。其中,非公知性鉴定对商业秘密的认定发挥关键性作用,检察机关需要遵循商业秘密特点,把握商业秘密的“秘密性”认定逻辑,可以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加强对非公知性鉴定的审查,借助专业技术力量实现办案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实践中侵犯商业秘密罪是一个较难把握的罪名,尤其是对如何判断商业秘密侵权、如何认定重大损失等均存在争议和疑难之处。一、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间技术合作增加,包括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在内的知识产权犯罪呈现较强的区域性特点。受利益的驱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传统商标侵权认定理论主要包括混淆理论、淡化理论和联想理论,其最大贡献在于为商标混淆侵权行为和商标淡化侵权行为的认定提供了合理解释,但其局限在于对反向假冒侵权行为和商标处分侵权行为缺乏解释力.商标侵权认定理论的探索,应当与时俱进.吞噬理论和处分理论的创立,为反向假冒侵权行为和商标处分侵权行为的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混淆理论、淡化理论、吞噬理论和处分理论各有针对,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科学的商标侵权行为认定理论体系,对于指导商标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