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深刻剖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促使资本主义发展的伦理道德动力。通过辩证分析马克斯·韦伯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就在于正确处理"三对关系",即自律与他律的关系、物"得"与道"德"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方位、有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论述了新教教义对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所起的"理性化"作用,并提出了"理性化"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悖论"。这一理论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问题上的解释在历史观、价值观和对现代化的批判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的思想在此问题上的争鸣与融合对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文化价值体系重建和将儒教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全球意识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分析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内容脉络.文章从新教教义及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天职观"出发,将其影响主要分为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物质)和对生活方式(精神)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学方法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思路。马克斯·韦伯的这部巨著不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做出了文化解释,同时更是其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完美演绎,在方法论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家特性和精神追求。马克斯·韦伯和塞缪尔·亨廷顿都认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体现了美国人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个人主义的国家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的国家特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描述了近代早期欧洲广泛的社会心态,并最早发现和强调了社会心态对社会实践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定的经济体制制度的践行,都蕴涵着深刻的对应的复杂社会因素,这其中包括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而其特有的所处的文化土壤也是如影相随。市场经济是一定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诸因素的互动过程,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马克思.韦伯关于新教伦理的论述,被视为西方精神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经典。但是不是说,在当下选择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国,新教伦理同样适用于中国?它究竟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对于当下中国,我们不禁要问,新教伦理:社会主义可能吗?  相似文献   

8.
对于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热门话题。西方关于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韦伯和桑巴特等人。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精神中产生出来的,而资本主义精神则是从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中诞生。桑巴特则认为奢侈促成了资本主义的诞生。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一个持禁欲说,一个持奢侈说,是两个对立的观点。但实际上它们有着前后时间上和逻辑上的联系,着眼于不同的时间段和群体,共同描述了资本主义起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韦伯命题"是一个引起长期争论并不断被解读的经典文本,其文本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韦伯"采用因果多元论"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二是在韦伯看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兴起之间具有一种亲和性的关联;三是韦伯不是用片面的唯心主义的解释来反对用唯物主义方法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起源进行分析.解读"韦伯命题"的实用目的就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谈到了宗教信仰对社会经济的巨大影响,试图从民族性格、文化取向上论证精神品格对经济层面的作用。他以独特的观察视角揭示了一种新颖的宗教观,展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乍看起来这与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分析思路截然不同,二者宗教观照亦大相径庭。但细究其质,韦伯的方法论与马克思的思想不无关联,在很多论证中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理解韦伯的研究著作要与韦伯的方法论著作与思想进行关联研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文以四步研究程序展开研究,即假设问题、构建概念、追溯因果、展望未来,不仅展现了韦伯的社会学方法的运用,也充分体现了韦伯的具体研究与方法论思想的相融一致,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韦伯方法论与具体研究相脱离这一争议的澄清。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职业中所体现的精神——职业精神,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各自独特的精神内涵。几百年来,职业(Calling)被看作是上帝的召唤,是个人在现世的责任和义务,这一思想在西方有着浓厚的宗教背景,它不仅一度被认为为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而且也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应如何看待职业的理念和参照。本文从基督新教伦理出发来追溯"职业"和"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历史,力图通过考察西方资本主义背后的职业精神和宗教背景,以及它作为现代敬业精神的渊源,为现代社会中的"职业精神"注入更多信仰内涵和责任意识,倡导在作为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的不同层面中,取得对职业精神的新的认同和弘扬。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马克斯.韦伯关于"儒家资本主义"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和"四小龙"的现代化进程,重新思考和阐释了儒学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得到的启示是:日本和"四小龙"的现代化并不是儒家伦理精神的胜利,而是创造性转化传统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国家理论体现在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之中,其蕴含三个方面的伦理向度,即在对资本主义国家"虚假共同体"的批判中提出了国家正义的伦理向度;在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异化关系的批判中提出了国家自由的伦理向度;在对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异化的批判中提出了国家民主的伦理向度。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超越,包含这三方面的伦理向度。当代中国的国家建构是马克思国家理论最生动的实践,国家也要有道德,并履行好道德职责,这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国家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揭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的宗教起源和追索现代理性资本主义所承载的伦理精神,乃韦伯论题的一体两面,而重塑现代资本主义的伦理精神则是潜藏在韦伯竭力避免“价值判断和信仰判断”的科学话语之下的一个意图。余英时对“韦伯论题”的承接,一方面纠正了韦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宗教特别是对于近世儒家工作伦理的误读;另一方面他试图得出“恰好与韦伯相反”的结论,即中国近世的宗教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能够“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精神的基础”的努力,则并不完全成功。而余英时对“韦伯论题”论述方向的转换,则通过对明清儒学、儒士之“转向”的考察分析,表达了一个与韦伯不一样的关怀,那就是,在新的政治社会生态下,何处是儒学、儒士,特别是作为儒士后代传人的现代知识人新的出路、新的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16.
全球"普世伦理"主张全球"共同繁荣"、"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其实质是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殖民主义扩张服务的,充分认识和防范全球"普世伦理"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侵蚀,对于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对社会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的精神力量 ,新教的伦理和儒家的传统道德各自以其独有的方式适应和塑造了东西方不同的社会体制和精神风貌。因此 ,对两种来自不同传统的精神形态作简要的分析比较就可以为各自的发展找寻另外一种可能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启动与拓展已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大势。在看到它活跃经济,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经济生活中的商业欺诈、伪劣产品、剽窃商标、坑蒙拐骗等经济行为屡屡发生,也着实让人头痛。这里,有经济运作、法制疏漏、行政管理上的问题,也有道德方面的问题。即使是经济、法律、行政问题,背后也隐含着道德问题。实践表明,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一个顺应时代潮流而又为社会普遍认同的鲜明道德导向。如果说“新教伦理可以引发资本主义经济”的话,那  相似文献   

19.
道德品质具有时代性.当代公民应具有自强、明智、节制、诚信、公正、仁爱等六种基本道德品质.它们是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和基础,是时代的伦理精神.真诚地践履"六主德"对现实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尹瑞法 《工会论坛》2007,13(4):145-146
生态伦理作为一门具有强烈实践精神与品格的应用伦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于实践层面之中,这表现为环境伦理对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调控机制问题。具体来讲它体现为三个维度:"人─自然"的直接调控机制、"人─社会"的间接调控机制、"人─自我"的内在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