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与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内容: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的增加使工人对资本的从属关系加强,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是资本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互为条件是资本主义人口规律的显著特点,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形式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关于人口规律理论,对指导我国遵循适度人口规律,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第一次人口科学讨论会暨省人口学会成立大会,于1982年2月10日至14日在长沙召开。来自全省各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党校、计划生育工作部门、政府有关单位和部分中等学校的代表共80余人出席了大会。会议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大多数同志认为,“两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础。“两种生产”理论为我  相似文献   

3.
关于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问题,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科学人口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这个问题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大家提出了不少带有争论性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有的同志说:“如果把恩格斯‘两种生产’都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就是‘二元论’”。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恰当的,这是把经济学与哲学两种不同的范畴混为一谈了。所谓“二元论”,是指关  相似文献   

4.
人口问题是全球五大问题之一。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人口问题,是民族地区和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是增强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加速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从“两种生产”理论看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生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社会生产这一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了人的两重性——自然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指出:“马尔萨斯撇开了人口运动的这些一定的历史规律。这些规律由于是人类本性的历史,所以是自然的规律。但仅仅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人的自然规律,而这种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受人类本身历史过程制约的”。恩格斯也从一般意义上分析过人类自身和社会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这两段话,明确地指出了人口与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因素。人类社会出现后,人类自  相似文献   

5.
史国藩同志在《关于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涵义》一文(载《思想战线》1985年第5期)中不同意只把物质资料生产看作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他认为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本来就是将物质生产和人日生产都看作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一结论是从他自己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的有关论述的理解得出来的。这就是史国藩同志所说的人们“创造历史的三个因素”。他说:“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因素是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生产;第二个因素是满足人们生活资料生产所需要的生产工具的生产;第三个因素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另外一些人的生命,即人口自身的生产。”他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这三个因素归结为“第一种生产”和“第二种生产”;恩格斯  相似文献   

6.
最近,理论界对革命导师关于“过渡时期”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新的探讨,有的同志认为,“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过渡;有的同志认为,“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过渡。这两种意见,都是根据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有关论述得出来的,并且认为,革命导师对“过渡时期”的论述完全一致。然而“完全一致”的前提,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这  相似文献   

7.
一、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渗入生产力因素和生产过程的条件下,属于生产力范畴,能直接参与生产、创造经济价值。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存在,可以表现为两种形态,即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他称前者为“一般社会生产力”(潜在生产力),称后者为“直接生产力”(现实生产力)。并认为前者在一定条件下,即在加入生产过程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后者。毛泽东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  相似文献   

8.
在写作《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第二章中 ,专门列了“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一节。据了解 ,对于什么是社会生产一般规律、它包括哪些内容、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现在学习关于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原理有何现实意义等问题 ,不少同志的认识不是很清楚 ,甚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一、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含义马克思揭示出一系列经济规律 ,但对什么是社会生产一般规律没有下过明确的定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涉及到这一问题。他指出 :政治经济学“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个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计划生育已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对其认识却大相径庭,相当多数的干部和群众将其理解为人口政策,甚至有些人以为它是缓解我国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不相适应的一种措施。笔者以为,它是必须遵循的社会规律。正确认识这一社会规律,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人口政策,必将提高广大国民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实现我国确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保证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计划生育作为一种社会规律产生并发生作用的条件是社会生产,即“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的比例。恩格斯指出:“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60周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40周年。5月初,全国80余位学者聚集在古城南京,就“两论”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限于篇幅,本文仅将有关“两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讨论的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两论”的历史地位 有的同志认为,“两论”是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理论表现,是奠定我党正确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特殊的人口规律。但是在过去,除依据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外,对其它社会的特殊人口规律则很少研究,本文试图对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人口发展概况,并就经济、政治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关系作一探讨。 本文所叙述的范围,是民主改革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觉、美姑、布拖、喜德、普格、甘洛、金阳、越西、雷波等九县的人口问题。这些地区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奴隶社会形态,它以昭觉为中心,习惯上(除雷波外)被称为大凉山,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据1982年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人口?建国以来我国出现过哪三次人口生育高峰?1.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居住在一定地区内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是有生命的肉体组织,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两性关系,并且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人口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产和再生产是通过一定的历史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实现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决定人口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有两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认识阶段问题,学术界有三阶段说与两阶段说之争,两说内部意见也有分歧。我认为,科学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阶段理论必须搞清楚:认识过程和阶段的社会性和具体性。关于认识过程和阶段的社会性对于认识阶段的划分,有的同志主张从认识活动的方式上划分;有的同志则主张单纯从认识对象或认识内容上来划分。我认为,这两种划分法都忽视了马克思认识阶段理论的这样一个要点:认识过程和阶段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一定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一定的交换关系和一定产品的分配关系。正如斯大林所说:生产关系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在《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简称《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中央的指示,抓住了政治课教学问题的要害。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我们党讲了几十年,时至今日,为什么这个问题还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因在哪里?有的同志说是由于十年动乱,有的说是教材不好,有的说是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还有的说是缺乏一支合格的政治教师队伍等。上述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还有一部分领导不重视政治课教学,不重视政治课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政治课视为普通文化课,升学的拿分课。有的甚至认为不如文化课那样重要,没有什么“尖端的知识”,“谁都可以讲几句”。正如教师所反映的:政治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人口问题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人口问题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考察与处理,他的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两种生产”理论,成为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的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并使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广西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改革开放20年来,在人口与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国内哲学界以“改革的哲学思考”为题,发表了不少文章,进行了瞩目的讨论。现就其中部分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改革的哲学基础什么是改革的哲学基础?主要有四种不同见解: 第一种意见认为,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是进行改革的哲学基础。理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1)指明了社会主义时期不断改革的必然性。(2)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断改革的最终动因。(3)指  相似文献   

18.
<正> 若首先撇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差别,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看,现代商品生产中的各种经济体制,都是一定的“科层制”(纵向的经济管理组织)与市场的联接或组合方式。联接或组合方式不同,经济体制亦不同。所以,关于体制的讨论,从最一般的角度讲,就是对科层与市场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形式的组合方式的权衡,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组合以求得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与快速发展。一、两种极端的经济体制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地区除外),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大模式”和“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宗教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江泽民同志关于宗教问题的“四句话” ,是我国宗教工作的指导方针。其中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例如 ,伊斯兰教 ,从它的创立看、从它在中国的传播看、从它的内容看 ,都是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当然 ,这种适应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与过去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0.
徐孙铭  陈芷烨 《求索》2007,(10):139-141
赵朴初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宗教长期性的论述的,其特色是长期相适应,圆融互动。企图超越阶段建立“没有宗教现象存在的”那种社会主义社会是不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宗教界发扬其优良传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也为自身的稳定与更高程度的和谐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