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五个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十五”前三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894元增加到7042元,年均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915元增加到2230元,年均增长5.2%。其年均增长率相差近1个百分点,相对增长速度相差近20%。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3.08上升为1:3.16,并呈继续拉大之势。如果我省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和扭转,我省就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突出地位纠正偏…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结合贵州省情,全面建设贵州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关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尽快缩小贵州较为突出的城乡差距。贵州78%的人口生活在农村,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40元,为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59.60元的34.5%;而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411.73元,仅为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51.91元的25.9%。悬殊过大的城乡差距,不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资中县努力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扩权强县等重大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97亿元.总量在全省68个丘区县中排第1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7元。未来五年,我县将深入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建设百亿工业园区、四川水泥生产基地、四川新型建材生产基地、成渝经济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川食用酒精生产基地等“一园区四基地”、打造“三城两区”5个城市功能组团为抓手.以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四城同创”为载体,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力争到2016年建成四川丘区经济大县和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韶山围绕“率先发展、率先富裕”的总体目标,紧紧依托中央“一号工程”和省“五个示范工程”,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强省”战略,坚持“文化立市、产业强市、生态靓市”的基本思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为抓手,扎实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2010年,韶山经济增长16.9%,财政收入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9%,今日韶山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多种重大关系,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摆上重要位置,这在以往阐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之外,还特别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相似文献   

6.
《中共甲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6,(17):7-8
一、要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刘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城乡差距在逐步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拉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城乡之间更形成了先进和落后的鲜明对照。城乡差距的拉大,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为了缓解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2011,(9):19-21
近年来,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武山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做强农业产业,壮大工业经济,激发商贸活力,培育旅游优势,提升科教水平,推进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分别达到9768元和2797元。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11,(12):F0002-F0002
近年来,垫江县紧紧围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和坚持走好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0年,全县实现GDPI13.9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0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821元和5662元,同比增长11.5%、18.8%。  相似文献   

10.
解读"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指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建立“五个统筹”的有效体制机制。文章分别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作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微,以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郭庆海 《新长征》2014,(2):12-13
中共吉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系统地提出了四个统筹发展,即统筹“四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多种所  相似文献   

12.
卢启伦 《当代贵州》2012,(31):40-41
只有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2号)明确贵州省在13个方面开展试点、在17个方面开展示范,为贵州通过先行先试,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有效路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3.
段建新  杨丹 《实践》2012,(8):18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腹地,辖地面积16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2万亩,总人口31万人,辖8个镇,107个行政村,12个社区。2012年,一季度全旗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7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完成3.03亿元,同比增加4652万元,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6亿元,同比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4元,同比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19%。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杭锦后旗立足于传统农业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坚持以"打造坚强堡垒、争当先锋模范、实现城乡统筹、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引领全旗上下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形成了齐争共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铁岭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在实现“四个跨越”、建设新铁岭大铁岭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调兵山市确立了2009年打基础,2010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五年实现“三个率先”,即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率先实现新型城市化建成中等发达城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新发展目标。2013年,全市GDP实现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00元,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60名。  相似文献   

15.
邓维龙 《求是》2005,(14):22-23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湛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本市实际,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湛江是一个农业大市,在广东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市总人口715.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1.9%,2004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964元,有80万农民的年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全市有572个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的贫困村。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多予…  相似文献   

16.
刘东辉 《奋斗》2004,(5):4-5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按既定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要发生深刻变化的阶段。适应这一变化,党和国家提出“坚持以为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图片报道     
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党和国家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的一脉相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学发展观与包容性增长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城乡发展不平衡是突出表现。找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对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想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发展观,是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五个“统筹”进一步强调要全面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各方面的统筹协调。这可以说是这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分别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