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念     
观念不仅约束着一个人,同样也可以约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少人奇怪,德国人制造出的机械怎么会那么结实耐用?德国加入了欧共体后,大家才猛然发现,原来是在观念上德国人与别国根本不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欧共体成员在一起研制大型客机。试飞阶段,一些国家的工作人员照例将“精心保  相似文献   

2.
试析影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农业政策(CAP)是欧共体最早制定的共同政策之一。它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欧共体农业乃至共同体内部各项经济的发展。但是为了维护欧共体农业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CAP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以适应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本文主要探讨影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1985年,欧共体十二国首脑决定加速一体化进程,目标是在1992年底把欧共体建成一个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通的统一大市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消除现存的有形壁垒(主要是各成员国的边境关卡)、技术壁垒(主要是各成员国不同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和财政壁垒(主要是各成员国不同的税率),欧共体1986年的白皮书规定了282项消除壁垒必须采取的措施。目前,欧共体委员会已提出了全部  相似文献   

4.
欧共体的农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欧共体何以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从世界头号谷物进口方发展到世界第二大谷物出口方?纵观欧共体农业政策轨迹,分析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三。第一、认识明确。农业是许多经济行业中的一个,但它不是普通的经济行业;农产品是商品,但它也不是...  相似文献   

5.
欧盟(EU)的前身是欧共体(EC)。欧共体是成立最早、起点最高、范围最广、收益最大的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它是从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欧洲经济欧同体(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AEC)发展而来。因为1991年底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德签订了《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条约》(又称《马约》),所以现在欧共体改称为欧盟,目的是最  相似文献   

6.
德国是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但是在对待水的态度上,却显得极“抠门儿”。许多初来德国的人都说.他们认识德国就是从认识德国人用水开始的。几年前,一位中国的博士到德国汉诺威进修,刚开始时住在德国人家里,为感谢房东对她的热情关照,饭后总抢着去洗碗,没想到房东却很不高兴。原来,中国人洗碗的时候喜欢用长流水冲碗。这在许多德国人眼中是不能容忍的事:“这样洗碗,全汉诺威的水都被你一人用光了!”接着房东又亲自示范,结果用她教的方法确实节省水。  相似文献   

7.
正德国人对"德国制造"充满了自豪,对德国产品的高品质充满了自信。可是谁能想到,一百多年前,"德国制造"曾是假冒伪劣的标志。 18世纪,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科技的排头兵。而与此同时,德国却还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其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能力与英国相比,相差至少半个世纪。德国人为了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积极向英国学习。但德国人采取的"学习方式",却让英国人恼怒不已,甚至痛骂德国人是"无耻之尤"。原来,德国人的"学习方式"就是剽窃技术、假  相似文献   

8.
德国的富有是世界公认的。但是,不少中国人到德国学习或观光之后,却得出了德国人抠门儿的印象。听听这些抠门儿的故事,也许可以悟出一点德国人致富的门路,不妨学习一二。  相似文献   

9.
尹立 《发展论坛》2002,(8):67-69
一、案情介绍1998年6月4日,欧共体依据WTO争议解决规则和程序谅解第4条,GATT1994第23条以及关于执行GATT第6条的协议(WTO反倾销协议)第17条的规定,提出与美国进行磋商。欧共体指责美国未能废除美国1916年税收法中第8款项的反倾销规定而违反了其WTO成员国义务①。1998年7月29日欧、美在日内瓦举行了磋商,但磋商结果并未令双方满意。于是欧共体于1998年11月11日正式向WTO争议解决机构提出申请,要求成立专家组对该案进行调查和审理。欧共体坚持认为:美国1916年反倾销法违反了“成立W…  相似文献   

10.
成败与国籍     
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是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相似文献   

11.
余平 《党员文摘》2006,(9):30-30
前两年我到德国去打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感觉他们单纯善良,对人的信任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相似文献   

12.
何农 《理论导报》2012,(8):45-45
对某些欧洲国家的人来说,比如,对一个德国人来说,在本职工作之外,偷偷地再做一份不向政府报税的工作,并且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以致形成习惯,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特别是,如果周围的人都这样,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也绝不会有人向税务执法部门检举你。——对严守纪律、集体主义、遵纪守法的德国人而言,这一幕更是天方夜谭。当然,什么事情都有例外。德国不可能一个逃税、偷税的人都没有。只是,德国远没有这种文化。——在他们看来,希腊就有这种文化。甚至,  相似文献   

13.
德国式呆板     
张勇 《学习导报》2014,(14):59-59
我们常说德国人做事严谨得有些呆板,在墙上砸个钉子都要思量半天,但正是在这非同一般的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下,细节的魅力才得以最充分的显现。德国人喜欢买德国制造的产品,表现出一种对自己国家生产制品的自信和对“德国制造”质量的信赖。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一种能治疗恶性肿瘤的大型医疗设备在重庆诞生。2000年,该设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医疗器械所获得的最高发明奖。2002年,该设备出口英国、日本等国,改写了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2005年6月23日,德国向该设备颁发欧共体市场准入许可证——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惟一获得该项认证的超声治疗设备。这种神秘的医疗设备,就是由重庆医科大学自主研发的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  相似文献   

15.
未曾到德国,就听说德国人在为人处世上遵循着铁一般的原则,循规蹈矩,不懂变通,甚至是跟自己过不去。而今在德国生活快5年了,对德国人的处世方式也有些了解,我觉得还值得向我们的同胞推介一下。某月初,乘公共汽车,正逢孩子们放学时间。车还没到站时,远远就可以看到十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16.
青木 《党建文汇》2014,(9):40-40
德国是个热爱文身的国家。据称.几乎1/6的德国人身上有过文身。如今,德国人又开始兴起给墙壁“文身”——在墙上贴上名人名言.既美化生活又激励家人。 其实,给墙壁“文身”几乎与德国建筑历史相同,不过古时都“文”在外墙。特别是18世纪,当时德国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给壁画注入新的灵感。目前,德国城乡仍能见到这种景观。  相似文献   

17.
我很想坐在机床边或者流水线前,听德国工人兄弟讲讲过去的故事。从德国媒体的集体回忆看,那可真是一部心酸屈辱的历史。最近,有中国媒体转引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厚颜无耻,这是125年前英国人给德国造产品扣上的帽子。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世界市场不易进入,在夹缝中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不得不"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廉价销售冲击市场。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制造厂商……德国产品因此被扣上一顶不  相似文献   

18.
一、欧盟电信业的反垄断法在欧盟的网络经济部门中,电信业是一个自由化程度最高并在成员国间基本实现了协调的部门。欧盟电信政策的核心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为欧盟实现信息化创造条件。在欧盟电信业自由化的过程中,欧共体委员会根据欧共体条约的授权,发布了一系列指令。这些指令的主要内容是:1.保障进入电信市场的权利。根据指令,成员国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使任何  相似文献   

19.
成败与国籍     
李晖 《学习导报》2011,(10):24-24
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是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相似文献   

20.
苏联、东欧剧变以后,德国新纳粹迅速崛起。这股反动势力在反对犹太人和外国人的暴行中发展壮大。新纳粹分子肆无忌惮,打砸抢烧,无恶不作,无所不为。新纳粹威胁着德国犹太人和外国人的生命财产,也使广大德国人惶恐不安。新纳粹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在德国,在欧洲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